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1011-2018环境空气和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组分便携式傅里叶红外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AmbientAmbientAmbientAmbient airairairair andandandand stationarystationarystationarystationary sourcesourcesourcesource emissionemissionemissionemissionSpecificationsSpecificationsSpecificationsSpecifications andandandand
2、t t t testestestestp p p proceduresroceduresroceduresrocedures forforforfor v v v volatileolatileolatileolatile o o o organicrganicrganicrganic c c c compoundsompoundsompoundsompounds componentscomponentscomponentscomponents p p p portableortableortableortablemmmmonitoringonitoringonitoringonitoring
3、 i i i instrumentnstrumentnstrumentnstrument basedbasedbasedbased onononon FTIRFTIRFTIRFTIR methodmethodmethodmethod(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8-12-29 发布2019-07-01 实施发 布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i目次前言.ii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仪器的结构组成.25技术要求.36性能指标.57检测方法.68质量保证.129检测项目.12i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
4、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和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组分便携式傅里叶红外监测仪的性能、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挥发性有机物组分便携式傅里叶红外监测仪的主要技术要求、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18年12月29日批准。本标准自2019年7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1环境空气和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组分便携式傅里叶红外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挥发性有机物组分便携式傅里叶红外监测仪的组成结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
5、。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和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组分便携式傅里叶红外监测仪(以下简称“仪器”)的设计、生产和检测。针对应用于不同场合的仪器,规定了相应仪器的检测范围。用于环境空气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仪器本标准称为型仪器,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的仪器本标准称为型仪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T 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HJ 168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仪器检出限instrument d
6、etection limit仪器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定性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3.2定量测量重复性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repeatability在一组重复性测量条件下,基于待测组分仪器示值的测量精密度,用仪器连续多次测量同一标准物质时基于某一或多个待测组分仪器示值的相对标准偏差表示。3.3仪器间平行性instruments parallelism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两套同型号系统对同一被测物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23.4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从采样探头通入标准气体的时刻起,到分析仪示值达到标准气体标称值 90%的时刻止,中间的时间间隔。包括管
7、线传输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4仪器的结构组成4.1仪器整体结构组成仪器结构主要包括样品采集和传输单元、样品预处理单元、分析单元、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辅助设备等。依据仪器测量方式的不同,仪器可能具备上述全部或部分结构组成。4.2样品采集和传输单元主要包括采样探头、样品传输管线、流量控制设备和采样泵等,其具体技术要求见 5.1.4和 5.2.4.1。4.3样品预处理单元主要包括样品过滤设备等;预处理设备的材料和安装应不影响仪器测量,其具体技术要求见 5.2.4.2。4.4分析单元用于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测量分析,其具体技术要求见 5.2.4.3。注:仪器能分析的物质种类取决于该仪器的监测物质数据库。4.
8、5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用于采集、处理和存储监测数据,并能按中心计算机指令传输监测数据和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的具体技术要求见 5.2.4.5。4.6辅助设备采用抽取测量方式的便携式仪器,其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尾气排放装置、吹扫净化及其控制装置以及凝液排放装置等。5技术要求5.1型仪器技术要求5.1.1一般要求同 5.2.1。35.1.2工作条件同 5.2.2。5.1.3安全要求同 5.2.3。5.1.4功能要求除样品采集和传输单元加热、保温和过滤功能以及采样泵克服负压的功能不做必须要求外,其余要求同 5.2.4。样品采集和传输单元具备加热功能的仪器,其加热温度一般不低于120,且高于采
9、样压力条件下气体样品的水露点值或烃露点值(以最大值为准)20以上,实际温度值应能够在仪器中显示。5.2型仪器技术要求5.2.1外观要求5.2.1.1仪器应具有铭牌,铭牌上应标有名称、型号、生产单位、出厂编号、制造日期等信息。5.2.1.2仪器表面应完好无损,无明显缺陷,各零、部件连接可靠,各操作键、按钮使用灵活,定位准确。5.2.1.3仪器主机面板显示清晰,涂色牢固,字符、标识易于识别,不应有影响读数的缺陷。5.2.1.4仪器外壳或外罩应耐腐蚀、密封性能良好、防尘、防雨,仪器应至少达到 GB/T 4208中 IP55 防护等级要求。5.2.1.5仪器应具备较好的便携及移动性,仪器总质量(含采样
10、和预处理设备)应不超过30 kg。5.2.2工作条件a)环境温度:(040);b)相对湿度:85%;c)大气压:(80106)kPa;d)供电电压:AC(22022)V,(501)Hz。注:特殊环境条件下,仪器设备的配置应满足当地环境条件的使用要求。5.2.3安全要求5.2.3.1绝缘电阻在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85%条件下,仪器电源端子对地或机壳的绝缘电阻不小于 20 M。45.2.3.2绝缘强度在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85%条件下,仪器在 1500 V(有效值)、50 Hz正弦波试验电压下持续 1 min,不应出现击穿或飞弧现象。仪器应具有漏电保护装置,具备良好的接地措
11、施。5.2.4功能要求5.2.4.1样品采集和传输单元要求5.2.4.1.1样品采集部件须具备加热、保温和反吹净化功能。其加热温度一般不低于 120,且高于烟气温度 20以上,实际温度值应能够在仪器中显示。样品采集部件还应具备颗粒物过滤功能。其采样设备的前端或后端应具备便于更换或清洗的颗粒物过滤器,过滤器滤料的材质应不吸附和不与气态污染物发生反应,过滤器应至少能过滤 5 m 粒径的颗粒物。采样泵应具备克服烟道负压的足够抽气能力,仪器应保障采样流量准确可靠、相对稳定。5.2.4.1.2样品采集部件的材质应选用耐高温、防腐蚀和不吸附、不与气态污染物发生反应的材料,应不影响待测污染物的正常测量。5.
12、2.4.1.3样品传输管线应长度适中。当使用伴热管线时应具备稳定、均匀加热和保温的功能;其加热温度一般不低于 120,且高于烟气温度 20以上,实际温度值应能够在仪器中显示。5.2.4.1.4样品采集和传输部件应具备完成全系统校准的功能要求。5.2.4.1.5样品传输管线应使用不吸附和不与气态污染物发生反应的材料。5.2.4.2样品预处理单元要求5.2.4.2.1设备及其部件应方便清理和更换。5.2.4.2.2若设置除湿功能,应保证在样品除湿过程不会引起气态污染物的损失。5.2.4.2.3预处理设备的材质应使用不吸附和不与气态污染物发生反应的材料。55.2.4.2.4为防止颗粒物污染分析仪,在
13、气体样品进入分析仪之前宜设置精细过滤器;过滤器滤料的材质应不吸附并不与气态污染物发生反应,过滤器应至少能过滤(0.51)m粒径的颗粒物。5.2.4.3分析单元要求5.2.4.3.1分析单元测量池温度控制在 120以上。5.2.4.3.2应具备利用高纯氮气对分析仪进行吹扫的功能。5.2.4.4校准功能要求5.2.4.4.1具备手动和/或自动校准功能。5.2.4.4.2具备外标法校准功能。5.2.4.4.3采用单点校准的仪器,采用组分浓度约等于(10%以内)污染物排放限值或仪器检测范围 50%的标准物质;采用多点校准的仪器,至少采用一种组分浓度约等于(10%以内)污染物排放限值或仪器检测范围 50
14、%的标准物质。5.2.4.5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要求5.2.4.5.1应可以显示、存储、输出监测数据和报表。5.2.4.5.2应显示和记录超出其零点以下和量程以上至少 10%的数据值。5.2.4.5.3具备显示、设置系统时间和时间标签功能,数据为设置时段的平均值。5.2.4.5.4具备显示实时数据、查询历史数据功能,并能以报表或报告形式输出。5.2.4.5.5具备数字信号输出功能及数据有线/无线网络传输功能。5.2.4.5.6具有中文数据采集、记录、处理和控制软件。6性能指标6.1型仪器性能指标6.1.1方法性能指标6.1.1.1仪器检出限仪器检出限:0.5 mol/mol。6.1.1.2样品空
15、白样品空白应小于仪器检出限。6.1.1.3定量测量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5.0%。66.1.1.4线性误差线性误差:不超过5.0%满量程。6.1.1.5加标回收率苯及甲苯的加标回收率应在 70%130%之间。6.1.2仪器性能指标6.1.2.1环境温度变化影响环境温度在(040)范围内变化,仪器所有测量组分示值的变化:不超过5.0%满量程。6.1.2.2供电电压变化的影响供电电压变化10%,仪器所有测量组分示值的变化:不超过2.0%满量程。6.1.2.3水分、二氧化碳的影响水分、二氧化碳的影响:不超过4.0%满量程。6.1.2.4仪器间平行性两台(套)仪器测量同一标准样品示值的相对标准偏差:5.
16、0%。6.1.2.5响应时间响应时间:120 s。6.2型仪器性能指标6.2.1方法性能指标6.2.1.1仪器检出限仪器检出限:0.5 mol/mol。6.2.1.2样品空白样品空白应小于仪器检出限。6.2.1.3定量测量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5.0%。6.2.1.4线性误差线性误差:不超过5.0%满量程。76.2.1.5加标回收率苯及甲苯的加标回收率应在 70%130%之间。6.2.2仪器性能指标6.2.2.1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环境温度在(040)范围内变化,仪器所有测量组分示值的变化:不超过5.0%满量程。6.2.2.2进样流量变化的影响进样流量变化10%,仪器所有测量组分示值的变化:不超过2.0%满量程。6.2.2.3供电电压变化的影响供电电压变化10%,仪器所有测量组分示值的变化:不超过2.0%满量程。6.2.2.4振动的影响按照规定的振动条件和频率进行振动实验后,仪器所有测量组分示值的变化:不超过2.0%满量程。6.2.2.5水分、二氧化碳的影响水分、二氧化碳的影响:不超过4.0%满量程。6.2.2.6仪器间平行性两台(套)仪器测量同一标准样品示值的相对标准偏差: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