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CS 6 5.0 6 0.3 5B 9 1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T 1 9 7 9 7-2 0 0 5/I S O 1 1 5 4 5:2 0 0 1 农业灌溉设备中心支轴式和平移式喷灌机 水量分布均匀度的测定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i r r i g a t i o n e q u i p m e n t-C e n t r e-p i v o t a n d m o v i n g l a t e r a li r r i g a t i o n ma c h i n e s-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2、 u n i f o r mi t y o f w a t e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S O 1 1 5 4 5:2 0 0 1,A g r i c u l t u r a l i r r i g a t i o n e q u i p me n t-C e n t r e-p i v o t a n dm o v i n g l a t e r a l i r r i g a t i o n ma c h i n e s w i t h s p r a y e r o r s p r i n k l e r n o z z l e s-D e t e r m
3、 i n a t i o n o f u n i f o r m i t y o f wa t e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D T)2 0 0 5-0 6-0 8发布2 0 0 5-1 2-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GB/T 1 9 7 9 7-2 0 0 5/I S O 1 1 5 4 5:2 0 0 1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 I S O 1 1 5 4 5:2 0 0 1 农业灌溉设备配置旋转式或非旋转式喷头的中心支轴式和平移式喷灌机水量分布均匀度的测定)(英文版)。本标准等同翻译 I
4、 S O 1 1 5 4 5:2 0 0 1,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对 I S O 1 1 5 4 5:2 0 0 1 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删除 I S O 1 1 5 4 5:2 0 0 1的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宏智、兰才有。GB/T 1 9 7 9 7-2 0 0 5/I S O 1 1 5 4 5:2 0 01 农业灌溉设备中心支轴式和平移式喷灌机 水t分布均匀度的测定
5、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配置旋转式或非旋转式喷头的中心支轴式(圆形)和平移式喷灌机的田间水量分布均匀度测定方法和水量分布均匀系数的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灌水装置连续喷洒、产生重叠水量分布的中心支轴式和平移式喷灌机.本标准不适用于装有地角臂的中心支轴式喷灌机。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中心 支轴式喷灌机 c e n t r e-p i v o t i r r ig a t i o n m a c h i n e 回形喷灌机 由多个 自 走式塔架车支承着管道,绕中心支轴旋转的自动化喷灌机。水经中心支轴进人喷灌机,沿径向流动,由安装在管道上的旋转式或非旋转式喷头喷洒到田间。2.2 平
6、 移式喷灌机 m o v i n g l a t e r a l i r r i g a t i o n m a c h i n e 由多个 自走式塔架车支承着管道,管道基本上成一条直线,在田间的行走轨迹也是直线,灌溉矩形面积的自动化喷灌机。水可经管道上的任一点进人喷灌机,由安装在管道上的旋转式或非旋转式喷头喷洒到田间。2.3 喷头组件 s p r i n k l e r p a c k a g e 安装在中心支轴式或平移式喷灌机管道出水口上的一组装置。该装置可由旋转式或非旋转式喷头组成,也可包括为满足某种特殊喷灌机需要或达到一组特殊运行参数所需的管子、管件和压力(或流量)调节装置。2.4 末
7、端喷枪 e n d g u n 安装在中心支轴式或平移式喷灌机末端,用以增加灌溉面积的一个或多个旋转式或非旋转式喷头。末端喷枪通常只在一个时段内运行,以使喷灌机产生某种喷洒边界。2.5 试验压力 t e s t p r e s s u r e 在中心支轴式或平移式喷灌机进水口机架顶部的第一个弯头或三通下游测出的压力。2.6 有效半径e f f e c t i v e r a d i u s 中心支轴式喷灌机所灌溉的圆形面积的半径。常规计算方法是用中心支轴距末端旋转式或非旋转式喷头的距离,加上末端喷头射程的7 5%,tGB/T 1 9 7 9 7-2 0 0 5/I S O 1 1 5 4 5:
8、2 0 012.7 有效长度 e f f e c t i v e l e n g t h 平移式喷灌机所灌溉的面积上,与管道平行方向的尺寸。常规计算方法是用管道上两个相距最远的旋转式或非旋转式喷头之间的距离,加上这两个喷头射程之和的7 5。如果管道下面的一部分面积被供水系统占用,并且该面积不种植作物,则有效长度不包括这段距离。2.e 射程w e t t e d r a d i u s 在无风条件下,通过试验得出的从旋转式或非旋转式喷头中心线到最远处灌水强度为 l m m/h那一点的距离。2.9 灌7k深度 a p p l i e d d e p t h d,一排雨量筒中,每个雨量筒内集存的水量
9、与雨量筒内被蒸发掉的平均水量之和,除以雨量筒的开口面积。2.1 0 雨f筒c o l l e c t o r 在单个灌水装置射程试验或多个灌水装置水量分布均匀性试验中,用于接收灌水装置喷出的水的容器。2.1 1 委托方c l i e n t 受其委托进行试验的个人或组织。2.1 2 试验方t e s t e r 实施试验的个人或组织。3 试验条件和试验设备3.1 雨f筒3.1.1 确保试验用的所有雨量筒相同,并且其形状能防止外面的水溅到筒内或筒内的水溅到外面。确保雨量筒的开口边缘均匀无缺陷。确保雨量筒的高度至少为1 2 0 mm。确保雨量筒的开口直径为其高度的。.5 倍1 倍,且不小于 6 0
10、 mm。为了把测量误差限制到最小,鼓励试验方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采用尽可能大的雨量筒。3.1.2 将雨量筒均匀地布置在与喷灌机行走方向垂直的两条或多条直线上。对非旋转式喷头,确保各条直线上的雨量筒间距不大于 3 m;对旋转式喷头,确保间距不大于 5 m。为了将系统误差降低到最小,相邻雨量筒排上的雨量筒位置应互相错开。错开的距离应是雨量筒间距的 1/二,n 是雨量筒的排数(雨量筒的布置方式详见图 1 和图 2)。确保雨量筒间距不是旋转式或非旋转式喷头间距的整倍数。雨量筒不应放置在喷灌机的轮辙上。记录雨量筒的安放位置。3.1.3 放置雨量筒,使雨量筒排之间的距离符合下述要求。对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将
11、雨量筒布置在以中心支轴为圆心的两条或多条半径上。确保两条相邻半径上末端雨量筒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 0 m。绘出布置图(图 1),对平移式喷灌机,将雨量筒布置在与管道平行的两条或多条直线上。确保雨量筒排的长度大于喷灌机的有效长度,雨量筒排的间距不大于5 0 m。绘出布置图(图 2).GB/T 1 9 7 9 7-2 0 0 5 八S O 1 1 5 4 5:2 0 0 11轮 辙;2 中心支轴式喷灌机管道;3 中心支轴;4 错开的距离;5 第J 排的第!个雨量筒(与另一排错开);6 雨量筒间距。注:错开的距离等于雨量筒间距的 1/n,n 是雨量筒的排数“5【的基准点b 非旋转式喷头最大间 距;3
12、m;旋转式喷头最大间距:5 m e 图 1 测定中心支轴式喷灌机水f分布特性的雨f筒布置方式 1轮 辙;2 平移式喷灌机管道;3-随意确定的距离基准点;4 错开的距离;5 第i排的第葱 个雨量筒(与另一排错开);6 雨量筒间距。注:错开的距离等于雨量筒间距的1/n,n是雨量筒的排数。”非旋转式喷头最大间距:3m;旋转式喷头最大间距:5 m,图 2 测定平移式喷灌机水f分布特性的雨f筒布置方式3.1.4 雨量筒的安放位置应避免作物冠等障碍物对测量水量分布产生影响。当障碍物高于雨量筒开口,但低于喷头喷嘴时,保持雨量筒排两侧无障碍物的水平距离至少是障碍物高度的 2倍 图 3中的a)。对喷灌机运行时喷
13、头喷嘴低于作物冠的情况,保持雨量筒两侧的无障碍物水平距离至少是喷头射程 的 1.2 5倍 图 3中的 6)eGB/T 1 9 7 9 7-2 0 0 5/I S O 1 1 5 4 5:2 0 01 a)喷嘴高于作物冠层(L-2 h)b)喷嘴低于作物冠层(L妻1.2 5)1 管 道;2喷 嘴;3障碍物(作物);4 雨量筒;、喷头射程;h-障碍物高度。图 3 试验场地有阵碍物(例如作物)的雨t筒安放指南3.1.5 确保雨量筒开口保持水平。当预计试验中的风速大于 2 m/s 时,雨量筒开口相对于地面或作物冠的高度应不大于0.3 m。确保旋转式或非旋转式喷头的喷嘴高度至少比雨量筒开口高I m。记录旋
14、转式或非旋转式喷头喷嘴的高度和雨量筒开口高度。3.2 风速风向3.2.1 采用旋杯式风速风向仪或其他等效装置测量试验期间的风速。3.2.2 采用至少显示 8 个方位的风向标测定相对于雨量筒排的风向。3.2.3 将风速测量装置安放在距试验场不超过 2 0 0 m、距地面高度为2 m的位置。该位置应能代表试验场的风力条件。3.2.4 确保风速风向仪的风速起始测量值不大于。.3 m/s,风速测量值相对于真值的偏差不大于士1 0%.3.2.5 当风速大于 1 m/s 时,试验的准确度开始降低。如果风速大于 3 m/s,喷头组件的均匀性或性能试验不应视为有效。为了在风速大于 3 m/s 的条件下进行试验
15、,委托方和试验方必须了解试验结果的局限性。试验期间,取不大于 1 5 mi n的时间间隔测量并记录风速和主风向。3.3 蒸 发3.3.1 试验应在傍晚或早晨蒸发量最小的时段进行。于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在喷灌机上风向测量并记录干球温度以及相对湿度或露点温度。记录测量的时间。3.3.2 试验中,为了将雨量筒里蒸发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一旦雨量筒不在喷洒范围内时,立即测量并记录每个雨量筒里的水量。如果要用蒸发损失对每个雨量筒收集的水量进行校正,应对每个雨量筒的存水时间,即从该雨量筒开始进人喷洒范围内,一直到测量该雨量筒内的水量所经历的时间进行估算。3.3.3 如果要对雨量筒收集的水量数据用蒸发量进行校正,
16、事先在试验场至少安放 3 个对照雨量筒,对其进行监测,以确定蒸发量。将对照雨量筒安放在小气候基本不受喷灌机运行影响的位置。该位置通常位于试验场的上风向。记录对照雨量筒的测量时间。3.3.4 采取适当措施将蒸发量降低到最小。这些措施包括采用蒸发抑制器或设计特殊的雨量筒。如果对蒸发进行了抑制,应记录所采取的措施,例如蒸发抑制器的类型等。GB/T 1 9 7 9 7-2 0 0 5/I S O 1 1 5 4 5 1 2 0 0 13.4 离程 试验场地的高程差应在喷头组件的设计规范之内。采用测量精度为士。.2 m/5 0 m的仪器测量高程差。如果地面不是水平的,应随试验结果一起附上每排雨量筒沿线地面的纵剖面图。4试验规程4.1 对喷灌机进行试验前,试验方须核实已按设计规范安装好了喷头组件,除非委托方另有规定。4.2 试验中,将提供给喷灌机的水压调整到并一直保持在委托方和试验方商定的试验压力士5%的误差范围内。确保压力测量仪器的测量值相对于试验压力的偏差不大于士2%。记录试验压力。4.3 使喷灌机达到平均灌水深度不小于 1 5 mm的行走速度,除非委托方另有规定。4.4 测量雨量筒内收集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