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3205T 106-2006 稻麦二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2697057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205T 106-2006 稻麦二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3205T 106-2006 稻麦二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3205T 106-2006 稻麦二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3205T 106-2006 稻麦二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3205T 106-2006 稻麦二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DB3205T 106-2006 稻麦二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pdf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B 05 苏农 业标苏农 业标州 市地 方准州 市地 方准 DB3205 DB3205/T 106-2006稻麦二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 20070301 发布 20070301 实施 江苏省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江苏省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发布 食品伙伴网http:/ 106-2006 I 前 言 为提高土壤质量,防止土壤侵蚀,有效利用秸秆资源,减少土壤耕作强度,努力推进粮食生产向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态化方向发展,根据苏州市稻麦生产的实际情况,编制了稻麦二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本标准由苏州市农林局提出。本标准由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明星、姚月明、陆长

2、婴、吴彤东、刘凤军、王海候、沈晓萍。食品伙伴网http:/ 106-2006 1 稻麦二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季保护性耕作技术、麦季保护性耕作技术、稻麦二熟制耕翻周期。本标准适用于水稻、套播小麦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401.1-1996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NY/T 496-2002 肥料使用准则 通则

3、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3.1 保护性耕作 指在不影响作物产量的前提下,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根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3.2 稻麦复种连作 指在同一块地上连续 2 年或以上进行稻麦复种方式的种植体系。3.3 秸秆全量还田 指除了稻麦籽粒外的 100%植株部分直接归还于农田的秸秆利用方式。3.4 泡田 指耕作前灌水浸没田面 2d 以上的土壤处理方式。4 稻季保护性耕作技术 4.1 麦草全量还田 小麦成熟期,采用稻麦联合收割机,离地 5cm10cm 处收割小麦,机械切碎麦草,90%的麦秸长度食品伙伴

4、网http:/ 106-2006 2 小于 10cm,当麦田湿度大、泥脚深时,不宜采用轮式联合收割机。4.2 土壤耕作 4.2.1 泡田 泡田前,人工将麦草均匀挑撒于田面,每 667m2撒施 8kg10kg 的尿素。灌水(以麦埨脊露出水面为宜),连续浸泡 2d3d。4.2.2 耕作 还秸水旋时,水深以 3cm5cm 为宜,选用中型拖拉机或改进型手扶拖拉机旋耕作业,宜采用水田耕整埋草(茬)机。手扶拖拉机旋耕作业,先竖旋耕一次,再横旋耕一次。旋耕深度 10cm12cm,耕深稳定性90%,耕后田面平整度5cm。4.2.3 水稻播栽 平田后,水稻可实行水直播、机插、抛栽、手插等,秧田期、本田期管理应按

5、照不同播栽方式的水稻栽培技术要求进行。5 麦季保护性耕作技术 5.1 稻田开沟 从水稻搁田控苗始,开出围田沟和中心沟,待稻板较硬时,加深中心沟,沟深15cm。5.2 小麦播种 5.2.1 播前准备 5.2.1.1 清沟灌溉 在套施肥料和套播小麦前,清理好沟系。结合养老稻,灌好跑马水。5.2.1.2 肥料套施 在最后一次灌水后,每 667m2套施复混肥 25kg30kg 加尿素 5kg(每 667m2纯氮量 6kg7kg)。5.2.1.3 种子处理 精选种子、晒种,并浸种 24h,种子符合 GB 4401.1-1996 要求。5.2.2 播种 5.2.2.1 茬口选择 套播应选晚茬稻茬口(水稻成

6、熟期在 10 月 25 日后)。5.2.2.2 套播期与共生期 播种期一般在 10 月 20d 以后,稻麦共生期一般控制在 6d8d,要求收稻时麦苗达 1 叶至 1 叶 1 心状态。高温潮湿年,套播期宜略迟,共生期应缩短;低温干燥年,套播期宜略早,共生期应延长。5.2.2.3 套播量 每 667m2套播种子 7.0kg8.0kg。5.2.2.4 套播方法 在套播前将田块插竿分段,麦种分成若干小份逐段人工撤播。或采用弥雾机喷种,确保播匀。5.2.3 稻草全量还田 食品伙伴网http:/ 106-2006 3 水稻成熟期,采用履带式稻麦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留茬 15cm 以下,机械切碎稻草,90%

7、的稻草长度小于 10cm,并将稻草均匀挑撒于田面。5.2.4 麦田开沟 收稻后应及时清理稻田沟系,12 月中下旬,麦苗 4 叶5 叶时,采用机开沟或人工开沟。5.2.5 麦田管理 采用套播麦高产栽培技术要求进行。6 稻麦二熟制耕翻周期 稻麦二熟以麦季免耕、稻季还秸水旋为基本土壤耕作模式,当 7cm14 cm 土层的土壤自然容重超过 1.4g/cm3时,稻季实行耕翻。在二季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结合增施有机肥,每 2 年3 年稻季耕翻1 次。食品伙伴网http:/ 106-2006 4 稻麦二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目前国内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区域和作物种类逐年扩大,南方各省水田地区尤以秸

8、秆还田和免耕、少耕、深耕相结合的轮耕技术的应用为甚,有效制止了农田秸秆焚烧污染环境问题的发生,减少了肥土随水流失总量,为控制农田面源污染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和土壤质量的提高,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经过 20 多年的土壤耕作、秸秆还田、稻麦栽培等试验,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数据,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日趋成熟,并在生产上进行了示范推广。另外,在编制过程中,实地调查了昆山市淀山湖镇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和减少土壤耕作次数的丰产方,并征求了昆山市农林局技术人员的意见,积累了较为翔实的调查数据。这些,对编制和完成本标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食品伙伴网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