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34T 1591-2012 茶树冻害气象指标.pdf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2697348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5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T 1591-2012 茶树冻害气象指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34T 1591-2012 茶树冻害气象指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34T 1591-2012 茶树冻害气象指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34T 1591-2012 茶树冻害气象指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34T 1591-2012 茶树冻害气象指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DB34T 1591-2012 茶树冻害气象指标.pdf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07.060 A 47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5912012 茶树冻害气象指标 Grade of freeze injury for tea tree 文稿版次选择 2012-02-23 发布 2012-03-23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1591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和归口。本标准的起草单位: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黄山市气象局。本标准的起草人:姚筠、金飞胜、吴谨平、张建军。DB34/T 15912012 II 引 言 茶树冻害是安徽省茶叶生产中主

2、要农业气象灾害,茶树遭受冻害后不仅会造成当年春茶减产,甚至绝收,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以后 12 年的生产效益。因此,茶树冻害的监测、预警、防御、损失评估等工作是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茶树冻害的监测、预警、防御和评估以及相关的农业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等工作,都要涉及到冻害指标问题,但目前尚未有茶叶冻害方面的气象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因此有必要制定标准,供大家统一使用。DB34/T 15912012 1 茶树冻害气象指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境内茶树冻害气象指标,界定了安徽省茶树冻害的相关术语。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境内茶树冻害的监测、预警和评估。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2.1 日最低气温 daily lowest air temperature 气象观测中,百叶箱内一天的最低空气温度。2.2 冻害 freeze injury 0或 0以下的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2.3 气温直减率 temperature lapse rate 气温随垂直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变化率。注:本标准中气温直减率单位为 1hm,取 2 位小数。3 茶树冻害等级农学指标 3.1 一级冻害 茶树树冠枝梢或叶片尖端、边缘受冻后茶呈黄褐色或红色,略有损伤,受害植株占 20以下。3.2 二级冻害 茶树树冠枝梢大部分遭受冻害,成叶受害变成赭色,顶芽和上部腋芽变成暗褐色,受害植株 2050。3.3

4、三级冻害 茶树秋梢受冻变色,出现干枯现象,部分叶片呈水渍状,枯绿无泽;天气放晴后,叶片卷缩干枯,相继脱落,上部枝梢逐步向下枯死,受害植株 5175。3.4 四级冻害 DB34/T 15912012 2 茶树当年新梢全部受冻,失水干枯,生产枝基部冻裂,受害植株 7690。3.5 五级冻害 茶树骨干枝冻裂,形成层遭受破坏,树液外流,叶片全部受冻脱落,根系变黑、裂皮、腐烂,受害植株 90以上。4 茶树冻害等级气象指标 茶树冻害气象等级指标由表 1 给出:日最低气温为茶园的日最低气温,可利用气温直减率(附录 A)由气象台站观测值推算出。表1 茶树冻害气象等级指标(日最低气温)单位为 冻害等级 日最低气

5、温 一级冻害 5.08.0 二级冻害 8.010.0 三级冻害 10.012.0 四级冻害 12.015.0 五级冻害 15.0 DB34/T 15912012 3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茶园气温的估算方法 A.1 茶园气温的估算方法 实际应用中,由于茶园所在位置一般没有气象观测站,其气温可以由(A.1)式估算:100ZZTT茶茶.(A.1)式中:茶T 茶园的气温();T 茶园所在地气象台站观测的气温();Z茶 茶园海拔高度(m);Z 茶园所在地气象台站观测的海拔高度(m);茶园所在地区气温直减率(1hm),由表A.1 给出。A.2 黄山和大别山区不同坡向气温直减率 表A.1 黄山和

6、大别山区不同坡向气温直减率 单位为1hm 山名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黄山 南坡 0.41 0.43 0.47 0.490.550.560.590.600.560.50 0.45 0.390.50黄山 北坡 0.36 0.38 0.43 0.470.520.560.610.580.510.45 0.41 0.350.47大别山 南坡 0.36 0.50 0.45 0.380.510.510.540.590.510.46 0.38 0.370.46大别山 北坡 0.24 0.42 0.30 0.350.410.420.390.420.360.33 0.2

7、0 0.270.35 DB34/T 15912012 4 参 考 文 献 1 大气科学辞典编委会.大气科学辞典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6 2 骆耀平.茶树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 郑大玮,郑大琼,刘虎城.农业减灾实用技术手册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 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气象局.农业灾害应急技术手册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 5 许昌焱.农业气象指标大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1 6 李倬,贺龄萱.茶与气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4 7 黄寿波.果树气象与茶树气象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4 8 翁笃鸣,孙治安.我国山地气温直减率的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84,3(2):24-34 9 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农业气象服务手册.1989.12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