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1 5 1 9 3 1 1 一 9 4果 蝇 伴 性 隐 性 致 死 试 验S e x-l i n ke d r e c e s s i v e l e t h a l t e s t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果蝇伴性隐性致死实验的基本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检测有害物质的遗传毒性。2 原理2.1 主要依据2.1.1 隐性基因在伴性遗传中的交叉遗传特征,即雄蝇的X染色体传给F,代雌蝇,又通过F,代传给F 2 代雄蝇。2.1.2 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能在半合型情况下于雄蝇中表现出来。据此,利用眼色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并与X染色体的
2、遗传相关联的特征来作为观察在X染色体上基因突变的标记,故以野生型雄蝇(红色圆眼,正常蝇)染毒,与B 4 s c(M u l l e i-5)雌蝇(淡杏色棒眼,在两个X染色体上各带一个倒位以防止F,代把处理过的父系X染色体和母系X染色体互换)交配,如雄蝇经受试物处理后,在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隐性致死,则可通过上述两点遗传规则于F:代的雄蝇中表现出来,并籍眼色性状为标记来判断试验的结果 即根据孟德尔分类反应产生四种不同表型的F,代,有隐性致死时在F:代中没有红色圆眼的雄蝇。3 试荆与仪器3 门试剂 乙醚,7 5%乙醇、丙酸。3.2 培养基的制备 大小试管和海绵塞洗净后于1 2 0 0C 2 h 干
3、燥消毒后备用。3-2-1 蔗糖2 6 g、琼脂3 g,加水2 0 0 m L,3.2.2 玉米粉3 4 g,酵母粉4 g,加水1 5 0 m L,3.2.3 步骤:按 3.2.1 煮沸溶解后再按 3.2.2 倒入混匀、煮沸,然后加丙酸 2 m L,搅匀,分装于试管内,备用。33 处女蝇的收集 开始羽化后,清除管内所有成蝇,然后在6 1 2 h内收集的雌蝇即为处女蝇。将处女蝇放入新试管,一管中不超过2 5 只,以免过分拥挤。3.4 仪器和器材设备 电热恒温干燥箱、生化培养箱、立体解剖显微镜、放大镜、空调机、麻醉瓶、牛奶瓶、大、小玻璃试管(3 c mX 8 c m,2 c mX 9 c m)、试管
4、盘及架、白瓷板、海绵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 9 9 4 一 0 8 一,0 批准、毛笔、海绵塞。1 9 9 4 一 0 8 一 1 0 实施G B 1 5 1 9 3 1 1 一 9 44 操作步骤4.1 果蝇 雄蝇用 3-4 d龄的野生型黑腹果蝇,雌蝇用B a s c(M u l l e r-5)品系3-5 d 龄的处女蝇。4-2 接触受试物 受试物接触方法常用溶液饲养。受试物溶解后用1 0 0 5%的蔗糖水稀释成不同浓度,试管内放入一团手纸,加入 1 m L受试液使纸充分湿透,放入经饥饿 4 h的雄蝇进行喂饲,新配制的培养基冷却到5 5 时,倒入受试物,快速磁搅拌2 m i n。接触受试
5、物时间1-3 d e4.3 剂量及分组 按常规方法求出L C,或L D”值,然后按1/2 L C,o 或L D,。为大剂量,1/5-1/T O L D,。为小剂量,另设阴性(或溶剂)及阳性(2 m m o l/L MMS)对照组。4.4 交配程序及方法 为检测受试物对哪一期生殖细胞最敏感,将雄蝇在接触受试物后按2-3-3 d 间隔(分别表示对精子、精细胞和精母细胞的效应)与处女蝇交配。即每一试管以一只 经处理过的雄蝇按上述程序顺次与2只处女蝇交配,再以所产F,代按雌与雄(1,1 或1,2)进行F I-F 2 交配。1 2 1 4 d 后观察F 2 代,孵育温度为2 5。每一个实验组至少应有3
6、0 0 0 个样本数。5 结果的判断与统计5.1 结果的判断标准 对F:代结果的判断标准如下:5.1,1 每一试管在多于2 0 个仔代(雌及雄)中没有红色圆眼的野生型雄蝇为阳性,属致死突变。如有2只以上的红色圆眼的野生型雄蝇者为阴性。5.1.2 每一试管如确少于2 0 个仔代或只有一只野生型雄蝇的可疑管,需进行F。代的观察。5.1.3 不育:仅存雄、雌亲本而无仔蝇者。5.2 统计 根据受试染色体数(即F,代交配的雌蝇数减去不育数和废管数)与致死阳性管数求出致死率。,二*。,、_致死管数r x Y r,i k/c o 少 一 C 藻本 致八 上 u u U以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致死率按K a s t e n b a u m a n d B o w m a n 方法进行统计。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本标准由浙江医科大学、上海铁道医学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惟安、叶恩赐、祝慧娟、历曙光。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 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