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 B 1 7 9 7-2 0 0 1 前 刁牙 劝 本标准的第5.2.1.4 条、第6.1 条、第6.2条、第6.3 条是推荐性的,其余是强制性的。本标准是对G B 1 7 9 7-1 9 8 6 生丝分级规定,G B 1 7 9 9-1 9 8 6 生丝包装标志 的修订,并将其合并为一个标准。本标准对G B 1 7 9 7-1 9 8 6 生丝分级规定,G B 1 7 9 9-1 9 8 6 生丝包装标志 的主要修改内 容如下:适用范围调整为适用于6 9 D及以下规格生丝。生丝的等级调整为6 A-C级。3 3 D及以下生丝纤度最大偏差由补助检验项目改为主要检验项目,均匀一度变化由补助检验项
2、目改为委托检验项目;切断检验项目的附级划分进行调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增加等速伸长试验仪(C R E)的分级指标c 清洁、均匀三度变化等项目的技术指标水平进行适当提高。本标准自实施之日 起,代替G B 1 7 9 7-1 9 8 6,G B 1 7 9 9-1 9 8 6,本标准由原国家纺织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丝绸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省丝绸联合公司、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浙江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米赛丝绸集团公司、湖州凯喜雅制丝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象礼、卞幸儿、范维薇、陆军、朱松英、韦君玲、徐勤、孙锦华、周颖。中 华
3、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1 7 9 7 一 2 0 0 1 生丝代 替 G B 1 7 9 7-1 9 8 6 GB 1 7 9 9-1 9 8 6 Ra w s i l k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纹装和筒装生丝的要求、检验规则、包装、标志。本标准适用于 6 9 D及 以下规格的生丝。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 条文。本标准出 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T 1 7 9 8-2 0 0 1 生丝试验方法3 生丝规格的标示 生丝规格以“纤度下限 纤度上限”标
4、示,其纤度中心值为名义纤度。示例:a)2 0/2 2 D:表示生丝的名义纤度为2 1 D,生丝规格的纤度下限为2 0 D,纤度上限为2 2 D,b)4 0/4 4 D:表示生丝的名义纤度为4 2 D,生丝规格的 纤度下限为4 0 D,纤度上限为4 4 D,4 要求4.1 生丝的品质,根据受检生丝的品质技术指标和外观质量的综合成绩,分为6 A,5 A,4 A,3 A,2 A,A,B,C级和级外品。4.2 生丝的品质技术指标规定见表 1,表 1 生丝品质技术指标规定IN&D牛4A 3A 2A A B C1.15 1.30 1.45 1.65 1.90 2.151.25 1.40 1.55 1.75
5、 1.95 2.201.35 1.55 1.80 2.05 2.35 2.70.5 0 1.70 I 1.95 I 2.20 I 2.45 I 2.80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质,监怪检验检度总 局2 0 0 1 一 0 9-2 6 批准2 0 0 2-0 5-0 1 实施 G B 1 7 9 7 一 2 0 0 1 表 1(续)G B 1 7 9 7 一 2 0 0 1 表 1(完)牛4.3 生丝的外观疵点分类及批注规定纹装丝见表2,筒装丝见表3。表 2 纹装丝的疵点分类及批注规定!拼州 G B 1 7 9 7 一 2 0 0 1 表 2(完)一*At#a A a 9s1-xnwawft,#10
6、 5#e,v SvzniTMIF VAROAA.At n.-ftfA omp-gica$-d$x to七 表 3 筒装丝的疵点分类及批注规定,it($,fJ1EA,Z6 a A ids q d1 isf-vii$4 tAAM3-R,AtPI1$*,2tRXtA$*t,M*A 10 bl-tft&MJi,20 ba-tPRS#1C(CC)ll,I 1 mmAVlIilk 20 Gilt.($A)40#XA,ftAt;h*rrWHAfWnM/J,M$A,$r5 o-A 9AW90i80a 151.i1-ffSao R-#tirk0A;TRasM$xo 1AM Tot 1 f1 T,AAA 3 mm
7、 ,af$e:*ftpe 20 Vilt I f JF J.1J 5J1 hl t,f c 1 p$J e 10 Li+TJr()RtAJ1 1 ,1-9.1 JJ t c.I$Ae 20 V;A-Lftal$AM#15%bilt*,OA:*Xl$-dSX$0 0 20 6iI-L-R*A T Xmas x100/015/0R 1#RI t;-aCla,-rcf 3 m 4i11*.1V#-F JJ1垜慗J G B 1 7 9 7 一 2 0 0 14.4 生丝的公定 回潮率为 1 1.0 0 0;生丝的实测 回潮率不得低于 8.0 写,不得超过 1 3.0 0 0,4.5 分级规定4.5.1
8、 基本级的评定4.5.1.1 根据纤度偏差、纤度最大偏差、均匀二度变化、清沽及洁净五项主要检验项 目中的最低一项成绩确定基本级。4.5.1.2 主要检验项 目中任何一项低于最低级时,作级外品。4.5.1.3 在黑板卷绕过程中,出现有 1 0只及以上丝锭不能正常卷取者,一律定为最低级,并在检验证书的备注栏上注明“丝条脆弱”。4.5.2 补助检验的降级规定4.5.2.1 补助检验项 目中任何一项低于基本级所属的附级允许范围者,应予降级。4.5.2.2 按各项补助检验成绩的附级低于基本级所属附级的级差数降级附级相差一级者,则基本级降一级;相差二级者,降二级;以此类推。4.5.2.3 补助检验项 目中
9、有二项 以上低于基本级者,以最低一项降级。4.5.2.4 切断次数超过表 4 规定,一律降为最低级。表 4 切断次数的降级规定卜 黄攀-Ae.tl60504020州4.5.3 外观检验的评等及降级规定4.5-3.1 外观评等 外观评等分为良、普通、稍劣和级外品。4.5.3.2 外观的降级规定 a)外观检验评为“稍劣”者,按 4.5.1,4.5.2 评定的等级再 降一级;如 4.5.1,4.5.2已定为最低级 时,则作级外品。b)外观检验评为“级外品”者,一律作级外品。4.6 生丝的实测平均公量纤度超 出该批生丝报验规格的纤度上限或下限时,在检验证书的备注栏上注明“纤度规格不符”。5 检验规则5
10、.1 组批与抽样 组批与抽样按 G B/T 1 7 9 8-2 0 0 1 中第 3 章规定进行。5.2 检验项 目5.2.1 品质检验5.2-1.1 主要检验项 目:纤度偏差、纤度最大偏差、均匀二度变化、清洁、洁净。5.2.12 补助检验项 目:均匀三度变化、切断、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抱合 5.2.1.3 外观检验项 目:疵点和性状。5.2.1.4 委托检验项 目:均匀一度变化、茸毛、单根生丝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5.2.2 重量检验 毛重、净重、回潮率、公量5.3 检验分类 G B 1 7 9 7 一 2 0 0 1 生丝检验分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产品交收或型式检验时,按本标准及G B/
11、T 1 7 9 8 进行品质和重量检验。5 4 复验5.4.1 在交收检验中,若有一方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时,可以申请复验。5.4.2 复验以一次为限。复验项目 按本标准规定或双方协议进行,并以复验结果作为最后评等的依据6 包装、标志6.1 纹装生丝的包装6.1.1 绞装生丝的整理和重量规定见表 5,表 5 纹装生丝的整理和重量规定一二6.1.2 编丝留绪线用 1 4 号((4 2 支)双股白色棉纱线,松紧要适当,以能插人二指为宜,留绪结端约1 c m,6.1.3 每把生丝外层用5 0 根 5 8 号((1 0 支)或用 1 0 0 根2 8 号((2 1 支)棉纱绳扎五道,并包以衬纸、牛皮纸,
12、再用 9 根三股 2 8 号(2 1 支)纱绳捆扎三道。衬纸的质量为2 8 g/m 2,牛皮纸的质量为8 0 g/m,6.1.4 纹装生丝的纸箱质量和装箱规定见表 6 0 表 6 纹装生丝的纸箱质量和装箱规定卜 火一 G s 1 7 9 7 一 2 0 0 16.1.5 布袋包装时,每件丝布袋需用棉纱绳扎 口或缝 口,布袋外用粗绳或塑料带紧缚。6.2 筒装生丝的包装6.2.1 筒装生丝的整理和重量规定见表 7,表 7 筒装生丝的整理和重量规定一 M Hfa ir-A d,9fJ-fJ,mm,lflm,mm 1751:9MARMft*-T4N,mm 1151:0AAZ*IzMAXI11il,ft
13、 T)Cd.-3L-!m M.?,kgt#tti,s#!r:fi c,任6.2.2 筒装生丝的纸箱质量和装箱规定见表 8 0 表 s 筒装生丝的纸箱质量和装箱规定分It M _l 4PRQ91*AE%l *&TN690 725445 630790 720rQ,ntaOF#1i -i ZEP 9A&IFin0MIR4lp-,J1 -AI slfr.itit090419V0ra,4m9WR0AAit Xe6.3 生丝每批净重为5 7 0 -6 3 0 k g,箱与箱(件与件)之间重量差异不超过6 k g,6.q 包装应牢固,便于仓贮及运输;包装用的纸箱、布袋、纸绳等必须清洁、坚韧、整齐一致。6.5 标志6.5.1 标志应明确、清楚、便于识别。6.5.2 每箱(件)生丝内应附商标和相应的检验对照表。每箱(件)生丝外包装上应标明商标、规格、包件号、企业代号和净重。6.5.3 每批生丝应附有品质和重量检验证 书。G s 1 7 9 7 一2 0 0 17 其他 对生丝的规格、品质、包装、标志有特殊要求者,供需双方可另订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