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GBT 6022-1999 工业用丁二烯液上气相中氧的测定气相色谱法.pdf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2699589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6022-1999 工业用丁二烯液上气相中氧的测定气相色谱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GBT 6022-1999 工业用丁二烯液上气相中氧的测定气相色谱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GBT 6022-1999 工业用丁二烯液上气相中氧的测定气相色谱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GBT 6022-1999 工业用丁二烯液上气相中氧的测定气相色谱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GBT 6022-1999 工业用丁二烯液上气相中氧的测定气相色谱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GBT 6022-1999 工业用丁二烯液上气相中氧的测定气相色谱法.pdf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 cs 7 1.0 8 0.1 0c 1 5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T 6 0 2 2-1 9 9 9工业用丁二烯液上气相中氧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Bu t a d i e n e f o r i n d u s t r i a l u s e-D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o x y g e n i n t h e g a s e o u s p h a s e a b o v e l i q u i d b u t a d i e n e-G a s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i c me t h o d1 9 9 9

2、 一 0 8 一 1 0 发布2 0 0 0 一 0 6 一 0 1实施国 家 质 董 靛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CB/P 6 0 2 2-1 9 9 9前言 本标准采用气相色谱法,以氢为载气,在环境温度下测定工业用丁二烯液上气相中的氧含量。本次对G B/T 6 0 2 2-1 9 8 5 工业用丁二烯液上气相中氧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进行了复审和修订,并按数理统计方法确定了9 5%置信水平条件的精密度(重复性)。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6 0 2 2-1 9 8 5 本标准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北京化工研究院归口。本标准由北京燕山石油化学工业公司胜利化工厂负责起草。本标准

3、主要起草人:李令中。本标准于1 9 8 5 年5 月2 4 日 首次发布,于1 9 9 9 年由北京燕山 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合成橡胶厂张才陆、赵晓钟进行了复审和修订。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工业用丁二烯液上气相中氧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Bu t a d i e n e f o r i n d u s t r i a l u s e-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o x y g e n i n t h e g a s e o u s p h a s e a b o v e l i q u i d b u t a d i e n e -Ga s c

4、h r o ma t o g r a p h i c me t h o dGB/P 6 0 2 2-1 9 9 9代 替 GB/T 6 0 2 2-1 9 8 51 范围 本标准规定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用丁二烯液上气相中的氧(0 z)含量,其测定范围为 1 0 0-5 0 0 0 ML/M.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 B/T 3 7 2 3-1 9 8 3 T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e q v I S O 3 1 6 5:1 9 7 6)

5、G B/T 8 1 7 0-1 9 8 7 数值修约规则3方法提要 使用具有热导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法。采用预分离柱吸附烃类组分。在环境温度下,氧与氢在分离柱上不被分离,因采用氢作载气,使样品中的氢在热导池上不产生响应。将得到的氧色谱峰与从标准样品得到的色谱峰相比较,从而测定氧含量。4材料4.1 载气 氢:纯度不小于9 9.9 9%(V/V),氧含量不大于0.0 0 2%(V/V),不含有机杂质、水及二氧化碳。4.2 制备标准样品用气体 氧:纯度不小于9 9.5%(V/V);氢:纯度不小于 9 9.9 9 0 o(V/V),氧含量不大于。.0 0 2 0 n(V/V)o4.3 色谱柱固定相 活 性

6、碳(色谱用):粒径0.1 7-0.2 5 m m(6 0-8 0目);S A分子筛(色谱用):粒径0.1 7 -0.2 5 m m(6 0-8 0 目)。5 仪器 具有气体定量进样装置、反吹装置及热导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该仪器本标准对给定的测定下限产生的峰高,至少要大于仪器噪音的两倍。5.,进样装置:六通进样阀,应配置不同容积的定量管,以满足 7.6 的要求。52 反吹装置:四通切换阀,可使分离柱和预分离柱同时反吹。5.3 预分离柱国家质且技术监督局1 9 9 9 一 0 8 一 1 0批准2 0 0 0 一 0 6 一 0 1实施G 1 s/r 6 0 2 2-1 9 9 95.3.1 固定

7、相:活性碳(4.3)05.3.2 柱管 不锈钢,长 1 m,内径 4 mm,5.4 分离柱5.4.1 固定相:5 八分子 筛(4.3)5.4.2 柱管 不锈钢,长 2m,内径 4 n i m,5.4.3 5 八分子筛的活化:将5 A分子筛用蒸馏水洗涤去尘,置人烘箱加热至 1 2 0 C,恒温 4 h,装柱。在氢气流下(约 1 0 0 m 1./m i n)将分离柱升温至 3 1 0 -3 2 0 C,恒温 1-4 h,以除去水、二氧化碳及痕量有机物。活化时间取决于分子筛吸湿量。如在层析室内不能把色谱柱加热至 3 1 0 -3 2 0 C 可用另一适用的高温炉,连接变换应尽可能快5.5 热导检测

8、器5.6 记录装置:电子积分仪或色谱数据处理机。6样品6.1 取丁二烯液上气相样品。6.2 取样器:不锈钢取样瓶,上下两侧分别设样品气进、出口,并用带孔螺帽及橡胶垫密封,容积大于5 0 0 ml 其他能满足要求的采样器也可使用。6.3 取样6.3.1 取样装置:见图t o=z I-取样钢瓶;z-贮槽气相部分取样点:3 一两通针,4,5 一取样钢瓶密封进、出口 图 1 取样装置6.3.2 取样:用两通针连接取样瓶进口及贮槽密封取样点,由贮槽内压力将样品气压人取样瓶内,旋松出口螺帽,使样品气通过并置换取样瓶,置换取样瓶的样品气量至少是取样瓶容积的 1 0 倍,流量尽可能大。置换完毕后立即旋紧出口螺

9、帽,使瓶内压力与贮槽内气体压力平衡后,迅速将两通针从取样瓶进气口及贮槽密封取样点拔下,以避免空气进人取样瓶。注意:常压下丁二烯是易燃气体,应按GB/T 3 7 2 3的有关安全要求采取样品。7测定步骤了.1 仪器准备 用不锈钢毛细管将下列部件按顺序相连:色谱仪汽化室出口、预分离柱、分离柱、色谱仪热导池人口。连接处不得漏气.连接用不锈钢毛细管应尽可能短,其外部应用保温材质保温。了2 柱温 环境温度 1 5 2 5 C,恒定在士1 C。可将柱管放人盛有水的杜瓦瓶内。GB/e 6 0 2 2-1 9 9 97.3 载气压力与流速 适当调节载气柱前压及流速,使其分析对象达到合适的分离及预期分析效果。7

10、.4 定性 氧、氮色谱峰用纯物质保留值定性。7.5定量 采用外标法定量。7.5.1 标准样品 标准系列样品浓度为 5 0 -5 0 0 0 m工/m 3。用氧(4.2)和氢(4.2)制备已知含量的氧标准样品混合物。7.5.2校正 依次进人三种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7.5.1),得到三个相应的色谱峰。7.6测定 色谱仪进样六通阀处于进样位置、并将其样品气出口与排气口相连。用两通针连接取样瓶出口及六通阀样品进口,使样品气置换六通阀样品气进出口空间存集的空气。调整进样六通阀至取样位置,再用大约是定量管容积 1 0 倍的样品气置换定量管,拔下两通针,与大气压平衡后进样。含量高于2 0 0 0 m l,/

11、m,的样品,进样量为 1 ml;含量低于2 0 0 0 mI 丫m 3 的样品,进样量为5 mI。记录色谱峰图。待测组分流出后进行反吹,反吹时间应大于待测组分的保留时间7.了 计算 样品中氧(0,)含量按下式计算,按 G B/T 8 1 7 0 修约,精确至 1 ML/m,A.E价 一c t X不 X瓦式 中:。样品 中 氧 含 量,m l,/m ;一 标 准 样品 氧 含 量,m l,/m ;样品中氧相应峰面积;标准样品中氧相应峰面积;测量时的衰减位置;校正时的衰减位置。处氏人瓦凡典型色谱图(见图 2)图 2 典型色谱图G B/r 6 0 2 2-1 9 9 9结果的表 示91 样品中的氧含

12、量,用两次重复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9.2 重复性一 同一操作者、在同 一实验室,用同一试验方法与仪器,对同 一试样相继进行两次重复测定,其结果不应超过表 1 所规定的数值(s%置信水平)。表 1样品含氧ffi,m 工 了 m,重复性,m l./m 2 0 01 02 0 0 1 0 0 02 51 0 0 0-2 0 0 04 02 0 0 0-s 0 0 08 O9.3 再现性 待测 定。1 0 报告 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a)有关样品所需的所有资料:批号、日期、时间及每次采样的持续时间等;b)每种杂质的规定含量;。)标准样品中氧的含量;d)任何选择的实验条件的报告:色谱柱或复合柱的使用说明或在本标准中规定的色谱柱或复合柱的参考资料;载气的性质;载气在柱前或柱人口处的压力,以 M P a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载气流速,以I 丫 h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每一试样的进样体积,以ml表示;记录的持续时间;e)在测定期间观察到的任何异常情况的详细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