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实验题05简单机械实验(含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2808475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2.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题05简单机械实验(含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实验题05简单机械实验(含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实验题05简单机械实验(含答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实验题05简单机械实验(含答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实验题05简单机械实验(含答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实验题05简单机械实验(含答案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题型专题复习实验题05简单机械实验(含答案详解)关键词: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探究定、动滑轮使用是的特点+测量滑轮组、斜面、杠杆的机械效率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杠杆 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_(选填“左”或“右”)调节;实验过程中,总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_;(2)如图乙所示,若每个钩码重0.5N,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_N;(3)如图丙所示,当弹簧测力计由M位置倾斜至N位置时,杠杆

2、继续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如图丁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同时各去掉一个质量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_(选填“左”或“右”)端将上翘。2在“探究轻质杠杆的动力与动力臂的关系”的实验中:(1)实验中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2)调节好的杠杆如图甲,在杠杆A点挂3个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0.5N,用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竖直向下拉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读数为_N;(3)保持A点钩码数量不变,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F1和动力臂l1的数据,绘制了F1-l1的关系图像,如图乙。请根据图

3、线推算,当l1为8cm时,F1为_N;(4)如图丙,工人在使用扳手时,在扳手手柄上加了一个长套筒,通过实验,小东明白这是通过_的办法省力,图中工人在C处沿不同方向施力均能把螺丝拧起,则Fa_Fb。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安装好杠杆,调节杠杆两端的_,使之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若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_(是/不是)处于平衡状态;(2)调节杠杆平衡后,在左侧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N,在右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已知杠杆上刻度均匀,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N;本实验中,需改变钩码位置、数量和弹簧测力计位置进行多次

4、实验,其目的与“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中的多次实验_(相同/不同)(3)如图丙所示,小明实验时所使用的杠杆上没有刻度,他在平衡好的杠杆两侧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相同硬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左侧三个硬币没有摆放整齐,小明没有在意,仍用刻度尺测出最下方硬币圆心与转轴O点的距离L1和L2,则L2_(/)3L1。4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刻度均匀的杠杆在如图甲所示位置静止,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调好后,根据图乙进行实验,在A点处悬挂三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要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则需在B点处挂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

5、,将A、B两点下方的钩码同时向支点方向移动一个小格,则杠杆向_端倾斜(选填“左”或“右”);(3)小明重用弹簧测力计代替一组钩码,重新新调整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如图丙所示,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钩码处绳子的拉力为阻力,多次改变动力作用点的位置进行实验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总是_(选填,“”“”“”或“=”)3L2;(5)探究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后,小红对天平上游码的质量进行了计算。她用刻度尺测出L1和L2(如图丁所示),则游码的质量为_g。(用含L1、L2的表达式表示)7小明用如图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安装后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6、,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和便于_;(2)在位置A挂上两个钩码,位置B用弹簧测力计拉,如图乙所示,沿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两次施加的拉力F1_F2(选填“”、“”或“”),你的依据是_;(3)为了继续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明直接将右侧的弹簧测力计移到左侧C点,竖直向上拉杠杆,使之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如图丙所示,读取弹簧测示数,请指出小明实验过程中的不足:_;(4)回到家后,小明想用探究所得的“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问题:为估算金属块的质量m和密度1,小明利用家中物品设计了如图丁所示装置。一把刻度均匀的均质刻度尺,用细线系于30cm刻度线处,恰能在水平位

7、置平衡在左侧20cm刻度线处挂上金属块,右侧挂一只质量可忽略不计的保鲜袋,袋内装有250g的矿泉水,移动保鲜袋到38cm刻度线处,刻度尺再次水平平衡。则金属块质量m_g。将金属块浸没在装有水的杯中且不触底,移动保鲜袋位置至34.8cm刻度线处,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则金属块密度金1=_g/cm3;妈妈想让小明估测一下消毒水的密度2。小明思考后,继续操作如下:将杯中的水换成消毒水,将金属块浸没在消毒水中且不触底,移动保鲜袋位置至35.2cm刻度线处,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消毒水的密度2=_g/cm3。8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若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此时杠杆是_(选填

8、“平衡”或“不平衡”)的,此时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2)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左端下倾的是_。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在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相同距离;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相同距离。ABCD(3)如图丙,在右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若左边钩码离支点20cm,右边挂钩离支点15cm,每个钩码重为0.5N,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应为_N。(4)如图丁,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此时弹簧测力

9、计对杠杆的拉力的力臂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cm。(杠杆上每小格长5cm)(5)回到家里,小明发现家里的两种墙壁开关,如图戊所示,因其按钮可绕面板内的轴转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_(选填“1”或“2” )较易损坏,这是因为按动这种开关的_较小,按动需要的力较大。9如图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表所示:钩码重G/N钩码升高高度h/m测力计示数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甲0.980.20.980.2乙0.980.21.020.2丙0.980.20.550.4请你分析:(1)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

10、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 _;(2)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 _;(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_;(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则应选择_;(5)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我们还发现一个规律,使用机械所做的功都 _(填“大于”“小于”“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10在研究动滑轮使用特点的实验中,各小组按照图(a)中所受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每个小组的实验器材都相同(摩擦力可忽略不计),甲小组按照实验要求在滑轮上挂上钩码,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乙、丙两个小组

11、的同学实验时,没有注意按照要求规范操作,他们斜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匀速提起钩码,实验情况分别如图(b)、(c)所示。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表一(甲小组)表二(乙小组)表三(丙小组)实验序号物体的重力(牛)弹簧测力的示数(牛)实验序号物体的重力(牛)弹簧测力的示数(牛)实验序号物体的重力(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11.00.641.00.771.00.822.01.152.01.382.01.633.01.663.01.893.02.4(1)甲小组同学分析比较了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得出动滑轮使用特点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重物,_;(2)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若

12、不计动滑轮自身的重力,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时,可以省一半力。由此,他们分析了表一中的实验数据,求出滑轮的重力为_牛;(3)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初步分析,当物体的重力相同时,甲小组、乙小组、丙小组的实验数据都不相同的原因是:_;(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7(或2、5、8或3、6、9)的实验数据和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11在“探究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活动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实验序号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c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cm1.0101.1202.0101.7

13、203.0102.320(1)分析表中数据发现,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拉力不等于物体重力的一半,而是大于物体重力的一半,其主要原因是_。(2)在某一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不是沿竖直向上拉,而是斜向上拉,其他条件不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小明进一步研究,测出动滑轮的质量为100g,计算出每一组总功与有用功和克服动滑轮重力的功的差值W=W总-W有-W轮,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发现重物的重力越大,差值W_(选“越大”、“越小”或“不变”),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对此作出解释_。(4)某次实验时将绳子自由端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记为F,钩码重记为G,动滑轮重记为G,

14、绳自由端移动距离记为s,钩码提升高度记为h,不计绳子重及摩擦。则下列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关系中正确的是_。(多选)ABCD 12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三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钩码重G/N钩码升高高度h/m测力计示数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测力计用力的方向甲0.980.20.980.2向上乙0.980.21.020.2向下丙0.980.20.550.4向上请你分析。(1)比较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2)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

15、比较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_。(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优点,则应选择最佳装置是_。(5)在乙实验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6)在丙实验时,若钩码上升的速度为0.05m/s,则拉力的功率为_W。静止时测力计示数_(选填“”、“”或“”)0.55N。(7)对比乙、丙两次实验中,将同一个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两装置机械效率大小不等的原因是_。13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序号钩码重力G/N钩码上升高度h/cm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cm机械效率12100.83083.3%24101

16、.53036102.23090.9%46102.24590.9%(1)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_运动;(2)如果在第一次实验时,忽略绳重和摩擦,可以计算出动滑轮的重为_N;(3)第2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4)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所受重力越_(选填“大”或“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3、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_(选填“有关”或“无关”);(5)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_。A增大绳重B减轻动滑轮重C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14

17、胶州湾大桥建筑工地上矗立的塔吊,是用电动机来带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设备。如何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节约电能呢?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探究,用到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实验次数钩码重力钩码上升高度绳端拉力绳端移动距离机械效率120.11.20.355.6%220.21.20.655.6%340.11.90.361.5%440.11.30.5机械效率(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拉动弹簧测力计;(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是用图_所示装置来完成的;(3)表格中第4次实验计算出的机械效率是_;(4)为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节约电能,根据表格中数据得到结论和生活经验

18、,你建议可采取的措施有_。A减轻动滑轮重B增加所提物体重C机械加润滑油D增加重物上升高度15如图所示,小明用几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完成“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40.12.70.274%240.11.80.374%380.13.20.383%480.12.70.4(1)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百分数保留一位小数),并在图丁中画出相应的滑轮组绕线方法;_(2)通过比较_(填实验次数的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重,滑轮组机械

19、效率越高;利用图甲的滑轮组匀速提升相同的物体时,仅增大提升物体的速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只要滑轮组的结构和绕线方式一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实验器材可以不需要_;【拓展】若实验中使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忽略绳重和摩擦,甲、乙两个滑轮组中,甲的最大机械效率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的最大机械效率。16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次数物体重量G/N物体上升高度h/cm拉力F/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机械效率14.55.001.815.083.3%28.001.724.088.2%310.00

20、1.730.0088.2%(1)实验前,要观察所用弹簧测力计的_、分度值和零刻度线;(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重力G,并记录;(3)如图所示,拉动弹簧测力计并读出拉力F的数值,用_测出物体G上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将数据填入表格。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所用的滑轮组是_(选填“甲”或“乙”);(4)仅改变重物上升的高度,重复上面的实验,记录并计算实验数据;(5)小明根据数据得到结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提升物体的高度有关。他的结论_(选填“科学”或“不科学”);(6)小红认为提升的物重会影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进一步探究,应改变_,重复实验步骤(3),计算出机械效率并进行比较分析

21、。17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次数钩码重力/N钩码上升距离/cm弹簧测力计示数/N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cm机械效率12100.83083.3%24101.53036103090.9%(1)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甲中画出绳子绕法;( )(2)在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在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N;若实验过程中在静止状态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测得的机械效率将偏_;(4)分析数据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额外功越_,原因是_;(5)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将重8N的

22、物体匀速提升10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_。A92.0%B93.0%C94.0%D95.0%18小聪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表:次数钩码总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m测力计示数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40.11.80.374.1260.12.40.3340.11.40.557.1440.21.41.057.1(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大小时,应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_状态进行读数(选填“缓慢拉动”或“静止”)。(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和第_次实验是按丙图装置测机械效率的,分析以上两组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

23、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3)请你帮助小聪计算出第2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保留1位小数),在第2次实验中,拉力F所做的额外功为_J。(4)根据实验数据推测,使用图丙滑轮组将重6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_(只填序号)。A52.2%B57.1%C64.3%D83.3%19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丽与同学们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次数钩码重/N钩码上升距离/cm弹簧测力计示数/N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cm机械效率12100.83083.3%24101.53036103090.9%(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拉动弹簧测力计;

24、(2)第二次实验克服钩码重做功_J;(3)表格中编号处数据为_,编号处数据为_;(4)第3次实验时,钩码上升的速度为0.1m/s,则拉力的功率为_W;(5)分析数据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选填“高”或“低”);(6)若将此滑轮组换种绕绳方法,不计绳重及摩擦,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_。20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次数钩码重/N钩码上升距离/cm弹簧测力计示数/N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cm机械效率/%12100.83083.324101.53036103090.9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1)实验中,应_拉动弹簧测力计;(2)在第 2 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为_(保留一位小数);(3)根照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重为 8N 的物体匀速提升 10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_;A71.6%B82.6%C92.4%D100%(4)另一实验小组改变动滑轮的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辅习题 > 4-4、物理 > 4-4-4、初二物理下册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 专项练习(029份)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