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政策背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文化体制改革聚焦四梁八柱、锐意攻坚克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显著成效,社会主义文化不断繁荣发展。紧紧围绕“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多项指导性建议意见,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其中,指导性意见包括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效益定位、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
2、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革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加强文物工作等诸多方面;政策措施涉及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文化企业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融合发展、戏曲传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革文化体制”重要意义: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取得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
3、果。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文化产业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文化市场空前繁荣,精品力作大量涌现,文化走出去日益拓展,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实践充分证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文化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既拓展了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空间,为文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
4、时也更加凸显了原有文化体制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基础和体制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文化产业加快自身体制的改革,使文化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文化发展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文化工作者各尽其才、各得其所,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涌现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激励广大文化工作者创作和生产更
5、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促进文化自身繁荣,使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维护国家安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政治保障。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哺育和传承民族生命力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国际环境,面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进行文化渗透的形势,面对我国文化市场资本和投入日益多元的复杂局面,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促进文化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阵地,增强国有文化资本的市场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关系到民族精神与文化力量的丰富和增强,有效抵御外来不良文化冲击,
6、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文化安全。“改革文化体制存在问题:一、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由于文化建设补助资金较少,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工作站等文化单位工作经费、设施购置费以及相应的管理、维修资金不足,许多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理想,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难度较大。县域优势文化不明显,特色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文化产品开发不够,文化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强。政府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侧重于对经济指标的强调,政府在文化体制建设中往往从自身的政策偏好与供给能力出发,政府本位观念还容易使得政府在文化体系中长期占据垄断地位,承担了过多的公共文化事务,同时也压抑了社会层面的内在活力。二、文化管理体制存在体制机制性
7、障碍。文化管理的模式比较单一,文化体制中自上而下组织层级过多,不仅容易导致管理的越位与错位,而且管理权限上的职责交叉。管理机构内部干部人事制度僵化,官本位思想普遍存在,工作中缺乏激励与创新。我国用于指导文化管理的规范性制度主要表现为各种行政管理条例,而专门对文化事业发展与改革予以调整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或尚未出台。三、国家文化宏观管理和监管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涉及到党政关系、政企关系、政事关系等诸多方面,又与政治体制改革密切相关。所以,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对文化市场微观主体经营活动干预过多,政府职能方面的缺位和“越位并存,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职能交叉、行政管理成本过高。从而,
8、导致了市场微观主体的交易成本过高,导致了依靠以专项资金为主要手段和行政推进为主要方式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配置资源的传统体制,存在着管办不分、资助覆盖面窄、监管缺失等弊端,抑制了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市场微观主体的内生增长动力,影响我国文化竞争力的提高。四、文化人才流失制约文化产业发展。为了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对经营性文化事业转企改制单位出台了“达到30年工龄以上的人员以及从事舞蹈、武功、杂技、高空舞美等特殊艺术专业25年以上的人员提前退休政策。这些政策在保护和照顾文化人才的同时,也使得一批正处于事业巅峰、经验丰富、艺术精湛的文化人才大量流失:五、文化体制改革政策
9、保障不健全。在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数十年历程中,我国初步形成了相对系统化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但是相应的文化产业政策还不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领域存在明显的政策空白。部分玫策的针对性不强、权威性不足。虽然现有的政策制定给予文化体制建设一定的优惠条件与政策倾斜,但对文化产业中弱质产业的政策扶持有限。“改革文化体制”具体对策:一、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把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城乡规划,根据城镇化发展趋势和城乡常住人口变化,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资金保障,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实现
10、跨越式发展,与国家扶贫开发攻坚战略结合,编制老少边穷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的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服务、演展和科技普及活动。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围绕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供给能力,明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种类、数量和水平,以及应具备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条件和各级政府的保障责任,确立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明确政府保障底线
11、,做到保障基本、统一规范,二、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统筹考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样化文化需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领域。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意见和目录,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培育和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加强对文化类行业协会、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引导、扶持和管理,促进规范有序发展。制定完善关于文化类社会组织的规章,明确功能定位。鼓励各类公
12、共文化服务机构成立行业协会,发挥其在行业自律、行业管理、行业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奉献社会与自我发展相统一,社会倡导和自愿参与相结合,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三、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免费开放工作,逐步将民族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纳入免费开放范围。推动科技馆、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丰富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进一步发挥国家级评奖和艺术、出版等基金的引导
13、带动作用,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文化产品。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进家庭、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全民健身、全民科普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实施基层特色文化品牌建设项目,以富有时代感的内容形式,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引导广场文化活动健康、规范、有序开展。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加大文化科技创新力度,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结合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要求,将公共文化科技
14、创新纳入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深入实施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科技标准规范。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结合“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等国家重大信息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建设。统筹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建设、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数字农家书屋、城乡电子阅报屏建设等项目,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在基层实现共建共享。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能力,着眼于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称的传播能力,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保障信息传播的高效快捷和安全有序。灵活运用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卫星网
15、络等手段,拓宽公共文化资源传输渠道。大力推进“三网融合”,促进高清电视、互动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PV)、手机电视等新业务发展,推广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五、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立足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际,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部门协同、权责明确、统筹推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制度。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力度,按照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理顺政府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形式。进一步落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发挥公共文化服务骨干作用
16、。创新基层公共文化管理机制,发挥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推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式管理,推广居民、村民评议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健全民意表达和监督机制,引导城市社区居民和村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维护群众的文化选择权、参与权和自主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工作机制,以效能为导向,制定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纳入科学发展考核体系。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度。结合“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尽快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明确责任,统筹建设,协同推进,很抓落实。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支出责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
17、务财政保障机制,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落实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必需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创新意识的公共文化管理者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得到有效落实。加快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支撑。加强公共文化立法与文化体制改革重大政策的衔接,加快制定地方性公共文化服务法律规范,提高公共文化
18、服务领域法治化水平。“改革文化体制典型事例:1、2017年10月20日,十九大新闻中心在北京举行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健设情况记者会,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表示,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发展更加注重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突出制度创新,文化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形成。2、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公共文化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逐步形成,人民
19、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改革文化体制”名言佳句:1、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出台了两效统一、媒体融合发展、高端智库建设、文艺评奖改革、扶持戏曲和影视业发展等70余个文件和有关政策,理顺了内外宣体制、互联网管理体制,积极推动建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开展了文化领域一系列重大改革试点,搭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梁和柱”。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干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4、坚持正确导向,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巩固基层文化阵地,促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