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促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五维融合_周海涛.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46779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五维融合_周海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促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五维融合_周海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促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五维融合_周海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促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五维融合促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五维融合周周海海涛涛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周海涛(),男,陕西汉中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模式与平台构建研究。融合成为时间空间、生产生活、行业产业、科技教育的时代特性之一,交叉学科是这种特性在学科领域融合的具体体现。发展交叉学科的根本是依靠人才,需顺势而为,在目标融合、内容融合、方式融合、条件融合、主体融合中培养高质量人才。一、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结构性融合 回顾现代学科的发展轨迹,协调并进的深度融合属性凸显。伴随着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进、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孕

2、育萌发,许多学科领域跨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一大批新兴学科门类破土而出。当时的科技成就所形成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以及科技探究经济社会的新属性、新特点、新功能,分化衍生出分门别类、相互平行的学科“大家族”。自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第四次科技革命酝酿以来,信息科技声震寰宇,正快速从初级阶段的微电子和互联网,迈向高级阶段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同时,由基因工程带动的生物科技不甘下风,推进社会从信息科技时代走向信息科技、生物科技双雄并起的学科融合时代。以往平行的学科布局,其相对独特的思维范式与独立的知识体系,常常在学科人才培养上有领域认知排他性;相辅相成的交叉学科人才,恰恰追求突破学科界限、贯通学科内涵、

3、融汇学科特长,有效支撑协同创新需求。在个体目标的内部结构上,学习者应有关注世界的广阔眼界和心系国家的赤子情怀,扎稳跨学科的复合知识根基,培养精深的专业核心能力,形成致用求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即达成开阔而爱国、广博又专精、理智且勇敢的融合素养。在群体目标的外部结构上,应能够超前预测交叉学科各领域的人才需求,跟踪交叉学科发展实践各岗位胜任力规格,合理定位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的人才类型目标。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内容的有机性融合探寻交叉学科发展的内在机理可以发现,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技集成化的多重动力特征明显,已超越了以往的科学研究、技术创造、管理促进的平行模式。各学科领域的科学研

4、究越来越离不开先进技术研发及其成果支撑,实验技术进展水平深度影响着新原理的发现效率。同时,高精尖技术研发前沿领域的许多新规律、新关系探究,促生了技术性科学。此外,诸多学科要素的有效集成,不断推进学科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效能,如国家安全学北京社会科学 年第 期科的安全环境领域,安全环境技术试验既检验安全环境技术原理与设计方案,又发现着安全环境科学事实、实证着安全环境科学,还积淀着安全环境管理协同机制,推动着安全环境技术、安全环境科学与安全环境管理学科内容之间的“破防”融合。与平行的传统科学相比,交叉科学不仅仅是说明和解释现存的研究对象“是其所是”,也不仅是运用技术创造“行其所是”,或不仅仅是聚力集成

5、“促其所是”,而是系统展示当前最新的认知水平,深刻诠释学科领域所创造新形态、新物态、新业态的属性、结构、流程和约束条件,形成“所是”“所行”“所促”融通一体的学科内涵链条,开拓科学、技术、管理相互支撑的“创其所是”新局面。对于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需统筹交叉学科的内涵特性和学习者的成长规律,统筹安排基础知识的“器”、关键能力的“术”和核心素养的“道”,加快构建专业适切、课程完整、教材适恰的培养框架。不但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强化培养内容的交叉融合,还要统筹交叉学科的二级专业认证,推动课程、教材、资源的系列革新。尤其是要研制纵向贯通、横向破壁、逐层进阶的课程教学方案,探索开发跨学科跨院系课程串,

6、开展交叉实验班试点,夯实课程教学基础条件保障和关键环节建设,丰富充实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内涵。三、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方式的复合性融合 当代学科知识快速更迭变迁,领域交叉、方法集成是显而易见的。从学科知识生产方式的演进历程看,最早是知识生产模式,其以满足“闲逸”的好奇、强化心智训练为目标,常被看作“纯科学”的方式。随之而来的是知识生产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回应工业化要求,使知识生产适应外部多元需求、符合产业化专门化规格,成就专业化人才。学科专业划分细致,强调区别于其他的专门的属性、结构、机理和方法。最新的是知识生产模式,与数据化、信息化、网络化浪潮同步,知识生产呈现出多域跨界、方式贯通的增长态势。新模式

7、下的学科知识生产,不再仅仅是自我认同的取向、自我延长线式的视域、自我固守的边界,而是越来越依赖于多边化、多方向、多界面的协同,更强调集群异质化发展。知识生产三种模式交相辉映,呈现“三马齐驱、融合当先”的格局。不同于以往平行的学科范式,新的学科范式须遵循交叉学科知识生产方式的融合逻辑,梳理多方法的综合支撑、连接节点、领域生态,寻求在多方交流、合作、融合、共享中创造多样共生、彼此增益的发展方式。顺应交叉学科知识生产的新方式、新特征,已有的理工科培养方式、人文社科育人方式受到冲击,缘于研究范式的属性边界难以区分,培养方法的独立性不再显著。需持续改进和整合创新培养方式,加快推动不同学科场域的跨界耦合、

8、学习者思维的视域融合,创新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应以项目促培养,鼓励尝试多学科方法、理性思辨与实证探索相结合,理工与人文社科方法相借鉴,以提升项目研究范式的融通性、多科性、支撑性。要全面推进学科、项目、育人一体化建设,实施课程、方法、资源优化同步共进的培养创新方式。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条件的配套性融合 目前,学科建设与发展告别了以个体性、自发性、好奇性驱动为特征的阶段,正进入以创新平台为载体、依靠机制力量双重驱动的阶段。创新平台就是在宏观战略目标和学科规划引领下科教领域各单位、各部门相互协作而结成的新型网络,既是学科知识生产、交流、应用、传播过程的链条化,也是高等院校、科研促进

9、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五维融合院所和行业企业资源配置的机制化。在学科发展史上,学科背后的特性、规律及潜在的运行机制与外部功能,均通过不断探索的协同配套得以发展。在学科与科学、技术、生产发展的一体化进程中,物质资源、知识产权、学术生态、学风氛围等诸要素之间的多重耦合从未停滞。基于此,既要尊重学科发展规律,制订学科建设规划,有重点、分步骤地推动学科创新,又要积极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优势,也要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平台机制等条件。交叉学科建设发展理念的历史性变革,呼唤着符合自身属性特点、经济社会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定位,引领着平台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面赋能性、智能化的技术革新,亟须发挥数字技

10、术、共享平台对人才 成 长、教 育 学 习 全 覆 盖 性 的 支 撑 作用。因此,需以共建共享的数字技术,支撑育人方式全面变革;推广交流互动的交互技术,以自适应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以区块链等技术提升学生评价要素选取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全面性,赋能教育学习模式变革;强化学科与技术融合,打造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优化学习沉浸的场景体验。要建设国家级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数字资源覆盖面,提高线上技术的实践应用效率,有力支撑课堂教学改革、产学研用融合等多维度育人方式变革。不仅如此,还要健全完善跨学科育人平台的协作制度,加强育人资源跨界渗透,助推政产学研跨学科协作培养人才工作的长效化。五、交叉学科人才培

11、养主体的共育性融合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不是一家的“独角戏”,而是大家参与的集体行动。呼应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目标融合、内涵融合、方式融合、条件融合的变革特性和时代诉求,显然越来越无法由学校、教师、学生某一方单独完成;所有主体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更需拓展边界、同心协力,持续优化国家统筹、高校负责、社会协同、多方共育的现代学科主体支持网络。不同于以往的学科人才培养,作为新生事物,交叉学科以融合、协同为特征,强调各方达成育人共识、汇聚育人合力,不断调整优化参与主体的结构,完善多主体协同工作机制,共担人才培养职责任务。为此,就要拓展育人宽度,以提升人才培养的根本质量。这就要求,既要细化政府指导推动、高校

12、担当主体责任、产业社会积极参与的共育细则,研制改进交叉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适时指导高校调整优化,也要加大科教协同和校企合作深度,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联建合作式实验室项目、联合创新中心,邀请企业家担任共享型实习基地的实践指导师,组建由高校教师、研究者、企业家及技术人员组成的高质量师资队伍,汇聚育人合力。同时,还要强化人才培养创新机制,以一系列教育创新带动人才培养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开创科研试验创新、教师实验研究、学生素养提升、企业技术研发的多方共育格局。参考文献:王伯鲁 科技观的历史演进与时代意蕴 光明日报,陈亮 高校学科集群发展的冲突样态与合作路向 基于冲突理论的视角 南京社会科学,():周海涛,郑淑超“四新”学科建设的优化路径中国电化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