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都 体育学院学报 年(第卷)第期:从“体育是什么?”到“体育 哲学 是什么?”始于“电子竞技是否体育”争议的思考高强徐凡汪维季浏摘要:“电子竞技是否是体育”的争议不仅仅是在体育概念层面上的是与否之争,而牵 涉了如何在哲学层面上规整人对体育进行思考的思维方式问题。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与存在主义理论的创见将体育哲学中的概念之争转向了体育哲学 的科学合法性思考,具体展现对“体育哲学何以可能”的讨论。它一方面形成了“体育与哲学结合何以可能”的讨论,导向了体育哲学思维方式批判与转向;一方面形成了“体育与哲学应当如何结合”讨论,导向了体育哲学思维方式的内在辩证逻辑和历史逻辑的分析与展开。对思维方式的重建,
2、使“电子竞技是否是体育”的问题得到了疏解,也使体育哲学 的思维方式从“对体育 的”思考跃升为“在体育中”的思考。关键词:电子竞技;体育;思维方式;体育哲学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自从体育哲学创生以来,几代中西体育哲学学者均沉浸在“体育是什么?”或“什么是体育?”的基本问题讨论中。旧问题尚未得解,新问题却层出不穷。与其说体育哲学研究致力于解决问题,不如说在不停地提出问题,促发新旧问题的交替。这不由使人疑窦“体育是什么?”是否是体育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否能够真正引导体育哲学的发展。时至今日“电子竞技是否是体育”的争议又一次搅动了体育哲学论域,对其进行解析一则能进一步反思“体育是什么?”是
3、否真正是基本问题,二则 可进一步反思基于“体育是什么?”而构建的体育哲学体系 的自身学科问题。显而易见,电子竞技()在国家和体育的相关机构文件与竞赛活 动中已经被“定义”为一种体育项目了。如 年月日,杭州亚组委对外公布了 年杭州亚运会个电子竞技小项目上的正式比赛项目。但在体育哲学领域,基 金项目:国家 社 科基金重大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体 育治理的中 国智 慧 和方案”();年 度 本 科生创新创业培育项目()第作者简 介:高强,教授,博士 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哲学;:,通信作者:季浏,教授,博士 生导师,研究 方向:学 校体 育学;: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体 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4、;华东师范大学中法体 育科学研究中心,上海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国内外学者在“电子竞技是否是体育”问题上却莫衷一是,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相互批驳。提出,电子竞技满足了和 对体育的定义“体育意味着所有那些 通过偶发的或组织性的参与,旨向于表达身体与心灵的康健,形成所有层面上社会关系和结果的身体活 动”,“而电子竞技最终能合法地进入体育领域就正说明了它具备了体育可能需要的那些特征”。则批评道,“电子竞技不是体育,因为它的属人性不充分,它们 缺乏直接的身体性,不能在特定的时刻催动 与控制整个身体的运作与技巧的发生”,所以“电子竞技不过是电脑的游 戏罢了”。双方均是引经据典,言之凿凿,也基本上代表了对“电
5、子竞技是否是体育”问题的主流观点。前者多依据语词的逻辑,而后者则更多地考量运动形成的身体经验。但无论是国家和体育机构的政策性“定义”,还是基于语言逻辑或者身体经验的体育概念,归根结底都是“属人的”。若要在这三者间论个是非曲直却忘记了为它 们 作出最初和最终规定的主体人,无异于缘 木求鱼。哲学,追问的是属人意义上的普遍性。在此意义上,体育哲学所要做的是在哲学思维方式下 重 整人对体育作出的“属人的”普遍性思维。由此面对“电子竞技是否是体育”这个 新问题,如何在更宽的思维平台上对体育哲学进行思想方法与分析理论的重整,呈 现出更为深层次的思想 矛盾与理论扬弃,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年(第卷)第期形成真正
6、意义上的基本问题与更为宽厚的理论导向则是本文神思所在。从体育概念之争到体育哲学的学科合法性思考从“体育是什么”到“体育哲学何以可能?”:“辩无胜”学说与存在主义理论的疏解究其根源,“电子竞技是否是体育”的争议在很大程度上并未脱离一直以来体育哲学界执着的“体育是什么?”问题,并据此引发了诸多悬而未决的争议。如世纪年代开始的“大体育观”和“真义体育观”的大讨论,近年来的体育概念的“日常语言”和“人工语言”之争,学者们虽各执一词,但仍然在“体育是什么?”的基本问题框架下。借助中 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辩无胜”学说则能跳出论辩双方的观点的 纠缠转而从论辩的状态出发进行分析。庄子云“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
7、,我不若胜,若 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 或是也,其 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 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 乎 我与若者正之?既异 乎 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 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可见庄子发现,论辩甲乙双方站在自己的观念上争论不休,难分对错,即便找来了第三方丙,他或者同意甲方,或者同意乙方,或者不同意甲乙双方,这样就 形成了第三个观点,依然难分对错。针对“辩无胜”,庄子则取径于中 国古代哲学的辩证智慧所谓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
8、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化声之相持,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 年也”。简言之,庄子认为以“是便是不是”,“然便是不然”,就能任其游衍变化,就 能进入无物无是非的境界。按照现代哲学话语来说,庄子体现出了早期的辩证思想。由此为处于“辩无胜”状态的“体育是什么?”争议给出了一条迂回道路即在“体育是这”或者“体育是那”的思维方式下争论“体育是什么”是无意义的,而抛却纠缠于就是“这”还是“那”的偏执,才能 实现庄子所说的“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辩证统一思维。海德格尔 则跨越时空,对 庄子“辩无胜”进行了存在主义的回应。由于“是
9、”与“在”有一定的同构性,都是作为系词,“它们总是起着联结主词和谓词的作用,而主词和谓词又往往分别关涉个体和一般属性,从而上述连接本身又折射了个体与一般属性的关系”,所以体现了“融合特殊和普遍、个别与一般,从而呈 现具体的形态;与人化世界的形成展开为一个历史过程相应,存在本质也具有了历史的品格”。受中 国传统哲学的“辩无胜”学说与现当代的存在主义理论启发,首先破解了非此即彼式的问题解决途径而转向质询问题本身的发展过程。关于“体育是什么?”的争议只有在体育哲学的论域中才有 意义。在 具体的竞技比赛项目设置中,对于“体育是什么”问题所需要考虑的并不是内在语义与逻辑自洽,而需要更契合现实经济与政治条
10、件。可见只有回归到作为学科的“体育哲学”论域 本身探讨学科合法性才 能疏解由于“体育是什么”的悬而未决所带来的思维混沌,进一步打通体育现实与体育概念之间的隔阂。体育哲学的学科合法性重思:“体育一哲学”间的概念张力体育哲学之名,体育与哲学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的结合是体育哲学是否具备学科合法性的基础。同为部门哲学,在中 国当代哲学研究中已对学科自身进行反思。学者们 首先 将中 国哲学的学科合法性问题进行了阐释,指出“在根本上,这个问题既取决于对中 国传 统的思想的理解与谋划,也取决于如何看待哲学自身。在某种处境下,后一方面也许更为重 要”,然“看待哲学自身”并非简单地“拿来”“哲学”的概念
11、定义如此这般,而是要重新追溯哲学思想史及其西方哲学的概念框架问题,及在更大的“现代性”问题上思考中 国哲学的合法性。引申至体育哲学,它与中 国哲学有较 大的同构性,它合法性源于受制于“现代性”,更多体现为西方传统哲学某种标准和尺度。由此看出,在“现代性”意义上重新思考体育哲学学科 合法性 是必取之道。学科“合法性”问题同时展现为一种概念张力,吴晓明以中 国哲学为例指出,“中 国哲学”的“中 国”与“哲学”间存在着“高度紧张并且彼此搅 扰的张力,这种 张力在整个过程中既支配着对外来哲学的渐次消化,也支配着对中 国传 统思想 文化的重新阐高强,徐凡,汪维,等:从“体育是 什么?”到“体育哲学是什么
12、?释”,同时由于西方哲学意义上的“现代性在特定阶段上的绝对权力”。一般抽象意义上的“普遍哲学”并不会引起真正的烦难,问题在于西方哲学 在特定阶段获得了“普遍哲学”的外观。”中 国哲学中存在的“学徒状态”,即要“开展出现代化进程并取得巨大成果一样,中 国学术的学徒状态在世界历史的处境中不仅是必然的和必要的,而且是积极的和成果丰硕的”。“近代以来中 国学术的发展也必然要经历一种学徒状态,然后才可能在特定的阶段上通过其自我 主张来达成它的历史性成 熟。”。借鉴中 国哲学的合法性思考,体育哲学虽然同样展开为“体育哲学”两个先天矛盾的概念,此消彼长的概念张力以“现代性”为导向,体育哲学研究同样存在着“学
13、徒状态”。体育哲学创生时追求将人们对体育思考归于“哲学序列”。而由于当时 主流哲学的特征,这个“哲学序列”打上了浓厚的分析哲学传统特色。也正是因为张力的存在和现代性 对张力的导向作用,解开体育哲学的学科合法性的疏解之途才得以逐渐澄明。随着“体育是什么?”问题向“体育哲学 是什么?”问题的转向,学科合法性的思考进一步展开了“体育哲学是什么?”问题,“体育哲学”两个概念间张力导向 了“体育与哲学的结合何以可能”问题,而体育哲学“学徒状态”的存在与超越,以及实现“自我 主张”则更趋向于讨论“体育与哲学的结合应当如何?”的问题。“电子竞技是否是体育?”的争议则被进一步 融入了学科视域的标尺下进行思考。
14、体育哲学下对电子竞技是否是体育的问题是 需要在体育与哲学相互结 合的过程中被重新考量,而电子竞技是否契合体育朝向现代性的发展是重建该问题的一个途径。“体育与哲学的结合何以可能?”:体育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与重建体育哲学思维方式转换:从“身心关系”到“天人关系”在体育哲学的学科 合法性思考下,“体育哲学何以可能?”问题体现为对“体育哲学”间概念张力的此消彼长。但作为两门学科的结 合,体育与哲学之间横亘身心之别:前者是“某种身体努力行为()的纯粹形式”,而后者则是“对人类思想的思考”。若要在体育哲学 学科中打通两者,须先有身心一体的本体论承诺,即人类思想与人类体育行为之间必然 发生着可被 感知到 的
15、关联。正如我们不可能将没有任 何人参与的自然现象称为体育,而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接 受完全是由人下意识、无意识情况 下完成的身体行为是一种体育行为,人类“有 意识”的经验在其中扮演了重 要角色。所以,我们固然不能否认人类体育行为有 着人类思想的作用。但同时哲学的理论往往是“对思考的思考”的反思性知识,换言之我们也可以否认在人类正在进行体育行为 时会形成哲学理论并进行“反思”。所谓用哲学理论解释体育,必然 是当我们 完成体育行为后,气定神闲时以哲学的思维方式去回忆彼时进行体育行为 时的心灵与思考,并最终形成反思的过程。如果拘于“身心之别”,“体育哲学”的内在概念张力是有 张而无弛或者趋向于身体
16、经验强调体育中身体性,或者重于分析概念的内涵 外延而强调逻辑性。特纳对西方 哲学传统中“身心二分”所进行“哲学实践化”解读 打破了这一局面,他 将“身心关系”转化为“天人关系”(特纳使用的是?和,较为接近中 国传统哲学中的“化天之天为人之天”的提法,故在此采用“天人关系”),具体体现在“身体从作为 活着的器官向人类的文化产物的转化”,自然身体与具身化后的身体之间的张力。由此身心的对立关系转化为人“既成”的自然身体向“未成”的社会身体逐步转化,逐渐灌注了现代性的过程。体育哲学思维方式重建:“在 体育中”的人类系统性思维方式现代性的理性思维方式 在作为社会行为的体育中较为普遍,但它进入体育哲学理论并非坦途。当代体育哲学研究业已具备了较成型的学派传承与理论争议,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身心关系”向“天人关系”的转化。早期体育哲学的形成与分析哲学传统有关联,也坚持贯彻了现代性为 主导的科学思维方式,而后的学术发展却 有所偏离,如等认为影响当代体育哲学 发生的分析哲学传统以及之后的引发了“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均认为“哲学是导向于精确科学的”,它们与 身体经验无涉,从而使体育哲学中后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