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定时检测(十五)12.答案:1.C2.D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反向沙丘是指与主导风向相反的方向风作用下形成的沙丘”可知,我国西北地区沙丘形成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所以反向沙丘形成时为东南风,在夏季;之后的大半年,风向是由东南风逐步转变为主导风向西北风,在东南风的作用下,西北坡为背风坡风沙堆积,坡度变缓,东南坡为迎风坡,风把沙粒吹走,坡度变陡,C正确。故选C。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沙丘总体移动方向与主导风向相同,该地区主导风向是西北风,所以总体移动方向是东南方向,D正确。故选D。34.答案:3.C4.B解析:第3题,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水资源少,图中植被较多的类型泥沙含量较少
2、,因此植被具有的生态功能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正确。图中数据不能反映净化水体、调节气候功能,错误。故选C。第4题,图中坡耕地地表径流多,泥沙含量大,为改善生态,应该退耕还林,发挥植被保持水土的作用,减轻地表径流的侵蚀,B是生态效益最好的,B正确。退耕还草效果不如退耕还林,种植油松地表径流仍然较大、泥沙含量较多,混交林地效果较好,A、C错误。开辟梯田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D错误。故选B。57.答案:5.A6.B7.C解析:第5题,如图可知,曲线越往右,平均土壤含水率越多,所以平均土壤含水率由多到少依次是草甸、沙丘、结合部,故A正确。第6题,由材料可知,草甸地势最低,A错误;结合部盐碱活动较为
3、剧烈,土壤紧实,孔隙小,水分不易下渗,C错误;根据材料该地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因此土壤含水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的强弱,两者上层土壤(010 cm)有植被生长,因此植被对含水率的影响最大,结合部主要植被为羊草,草甸地区主要植被为盐地碱蓬,因为草甸盐碱化严重,因此相比之下,结合部植被的覆盖度比草甸高,对蒸发的减弱能力更强,与盐地碱蓬相比,羊草对地表的保护更深,更能减弱蒸发,从而使结合部上层土壤含水率高于草甸地区,D错误、B正确。故选B。第7题,部分草甸开垦成农田,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供应,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由草甸盐碱化严重,主要植被为盐
4、地碱蓬可知,草甸区域曾经为荒地,部分草甸开垦成农田,充分利用了原来的荒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本题中强调对区域发展的生态效益,A、B错误;草甸盐碱化严重,农作物的种植增加了地表植被的覆盖度,减弱了蒸发,有利于盐碱地的改善和治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C正确;加剧盐碱化不属于生态效益,D错误。故选C。89.答案:8.B9.A解析:第8题,根据题中“两翼(丘臂)向上风向延伸,迎风坡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峭而凸出”分析,剖面图中西北坡平缓为迎风坡,两翼向西北方伸展,东南坡坡陡为背风坡,向下风向东南方凸出,根据选项中指向标,A、C错误,B正确。D图中沙脊线靠近迎风坡,迎风坡坡度陡,与实际不符,D错误。故选
5、B。第9题,由上题分析,该沙丘受西北风影响,丘顶可能向下风向东南方移动,A正确。落沙坡为背风坡,风力较小,堆积颗粒物较小,迎风坡风力大,堆积颗粒物较大,B错误。该沙丘位于(4435N,8313E),处于我国西北内陆,不是位于东南沿海,C错误。两臂植被覆盖率高,风力小,沙尘堆积形成丘臂,臂间平地植被稀少,风力强,沙尘不易堆积,形成臂间平地,D错误。故选A。1012.答案:10.A11.B12.D解析:第10题,杏仁桉主要生长在澳大利亚草原上,地处热带地区,降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蒸发旺盛,由材料“只有顶端才生长出枝叶且叶片侧面朝上与阳光投射方向平行”可知,叶片少且叶片与阳光投射方向平行,是为了减少
6、阳光照射,从而减少水分蒸发,A正确、C错误;叶片侧面朝上不利于滞留更多雨水,B错误;叶片侧面朝上对减少地面投影面积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第11题,由材料可知,杏仁桉吸水能力强,生长快,能快速消耗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降低土壤肥力,A错误;吸水能力强,会降低地下水位,B正确;沼泽泥沙淤积,地势较低,不利于营造绿化景观,C错误;热带地区植被种类众多,杏仁桉不是唯一的建筑原料,因此在热带沼泽地区颇受当地民众喜欢与提供建筑原料无关,D错误。故选B。第12题,杏仁桉使沼泽地变干,使蚊虫失去了滋生的环境,有效地防止了疟疾的传播,D正确;从杏仁桉中不能够提取出可治疗疟疾的物质,A错误;杏仁桉对当地温度的调
7、节能力有限,无法通过降低温度抑制蚊虫繁殖,B错误;杏仁桉对人体抵抗力没有影响,C错误。故选D。1315.答案:13.B14.C15.C解析:第13题,结合材料“抚仙湖是我国最大蓄水量湖泊,第二深淡水湖泊(最大水深约158.9米),湖水一旦污染,极难恢复”可知,抚仙湖位于云贵髙原滇中盆地中心,水深、面积大,湖水循环周期过长,导致生态环境脆弱,B正确。动物种类少和湖水流速慢不是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A、C错误;属于南盘江流域西江水系,接纳河流不少,D错误。故选B。第14题,抚仙、星云二湖位于云贵高原滇中盆地中心,流域坝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乡村聚落密集,农田面积大,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是坝区的主要污
8、染源,C正确。抚仙、星云二湖流域没有大的工业企业和城镇分布,湖周边分布有山地,交通运输线路少,都不是流域坝区的主要污染源,A、B、D错误。故选C。第15题,抚仙、星云二湖水污染过滤区位于湖滨地带,结合湿地的生态功能判断,抚仙、星云二湖水污染过滤区重点恢复的是沼泽湿地,可以降解污染,净化水质,保证入湖水质,C正确。湖泊堤坝和防护林都位于污染过滤区的外围,排水管道需要拆除,因此A、B、D错误。故选C。1617.答案:16.D17.C解析:第16题,红碱淖由沼泽地变为淡水湖后,湖区汇水面积没有发生变化,水量增多,蒸发量增大,降水量增加,下渗量增加。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所以选D。第17题
9、,应对红碱淖面积急剧萎缩的正确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草,合理利用水资源,正确。该地区位于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植树造林会加大用水量,错误;建坝蓄水会加剧红碱淖面积萎缩,错误。故C正确,A、B、D选项错误。所以选C。1820.答案:18.B19.C20.D解析:第18题,该区域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表径流减少,雨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补给,径流量大减,故A错、B正确;流域内河流径流量变率大,不是因为降水变率增大,和河流短小也没有关系,故C、D错。第19题,森林植被恢复后,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强,坡面侵蚀减弱,故
10、A错;植被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使白天增温慢,晚上降温也慢,日温差减小,故B错;植被覆盖率增大,植物蒸腾量变大,故C正确;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下渗和地下径流增加,河流的径流量稳定,河灌溉水源稳定,故D错。故选C。第20题,根据图示区域的经纬度可知,该流域为亚热带,对应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林,故恢复该地区植被应为常绿林,本题选D,A、B、C错。21答案:(1)(与灌丛间空旷地带相比,)灌丛截留降水,(冠下遮阴)减少蒸发,(冠下)土壤水分含量高于周边;降风滞尘,截获沙尘;灌丛凋落物(及冠下动物排泄物)补给表层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周边。(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
11、体。受气候和水源的影响,灌丛化阶段,地下水位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减少,根系更深的灌丛较(根系浅的)草甸能获取更多的水分,植被由草甸退化为灌丛;沙漠化阶段,灌丛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进一步减少,灌丛死亡,植被由灌丛退化为荒漠。(3)增加水量补给;适时适量引水灌溉灌丛;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生态用水。(二选一)减少水量支出:修剪灌丛,缩小冠面(减少蒸腾量);削减灌丛植株(减少生长用水量),控制灌丛生长数量;(灌丛冠下及灌丛间)铺设草方格,增加截水面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三选二)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肥岛效应”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肥岛效应强度
12、与灌丛生长状况密切相关。灌丛的冠面越大,蒸腾量越大,灌丛的植株越大,生长所需水量越多。灌丛可以截留降水,冠下遮阴,可以减少蒸发,因此冠下土壤水分含量高于周边;降风滞尘,截获沙尘;灌丛凋落物及冠下动物排泄物补给表层土壤有机质,因此灌丛冠下水、土、肥数量均高于灌丛间空旷地带。第(2)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即自然环境各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整体。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由于灌丛根系较深,草甸根系较浅,在灌丛化阶段,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位均下降,草甸因缺水逐渐消失,植被由草甸退化为灌丛,后灌丛进一步吸收消耗地下水,土壤含水量进一步减少,灌丛因缺水逐渐死亡,最终演变
13、为荒漠。第(3)题,退化初始阶段的灌丛提出合理保护措施应从增加水量补给或减少水量消耗等角度分析。例如适时适量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灌丛;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保证生态用水。据材料可知,灌丛的冠面越大,蒸腾量越大,灌丛的植株越大,生长所需水量越多。因此可以修剪灌丛,缩小冠面,从而减少蒸腾量,削减灌丛植株,从而减少生长用水量,控制灌丛生长数量;还可以在灌丛冠下及灌丛间铺设草方格,改善地表性状,增加截水面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22答案:(1)深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燥;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干旱地区,沙源丰富;植被稀少。(2)政府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探索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开发
14、资源,培育支柱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样化;种植与加工、经营相结合,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农牧民收入;发展生态旅游;治沙与扶贫、就业等民生相结合,提高农牧民积极性;农业科技创新,提高植物成活率;引入适宜沙漠环境的耐旱植物,恢复地表植被。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库布齐沙漠位于黄河上游,我国西北地区,深处内陆,加上周围地形阻挡,降水少,气候干燥;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干旱地区,沙源丰富;干旱气候,降水少,植被稀少。是形成了库布齐沙漠的自然原因。第(2)题,由材料“库布齐沙漠的治理并不限于防风固沙,还探索出了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说明政府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企业产业化投资”说明企业加大资金投
15、入;“科技持续化创新”说明不断探索科技创新;利用当地的沙柳、胡杨林、甘草、丛蓉等的种植,发展了生物制油和生物制药产业,“当地在生态改善的基础上,培育了生态修复、生态农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大产业”,说明治沙要因地制宜开发资源,培育支柱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样化,种植与加工、经营相结合,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农牧民收入;“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被巴黎气候大会标举为中国样本”,发展生态旅游;治沙与扶贫、就业等民生相结合,提高农牧民积极性;农业科技创新,提高植物成活率;引入适宜沙漠环境的耐旱植物,恢复地表植被。23答案:(1)降水差异:地降水多于地。原因:地处于西风的背风坡,
16、降水少;西风经过湖泊增湿,增湿的西风在地遇到地形阻挡,地形雨较多。(2)分布区域:咸水虾主要分布于湖泊的东部、东南部沿岸。原因:湖泊东部、东南部沿岸淡水河流汇入多,盐度较低,有利于咸水虾的生存;东部、东南部河流流域面积广,降水较多,流量较大,入湖口泥沙沉积多,营养盐多,饵料丰富。(3)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水资源消耗量;流域内产业发展推广应用节水技术;植树种草,恢复流域内植被;跨流域调水;人工增雨。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中纬度地区,受到盛行西风带控制,地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并且盛行西风经过湖泊,水汽较多,所以地降水较多。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
17、:湖泊东部、东南部沿岸淡水河流汇入多,盐度较低,有利于咸水虾的生存;东部、东南部河流流域面积广,降水较多,流量较大,入湖口泥沙沉积多,营养盐多,饵料丰富。由此可知,咸水虾主要分布于湖泊的东部、东南部沿岸。第(3)题,湿地的保护措施主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材料可知:流域内产业发展推广应用节水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水资源消耗量;植树种草,恢复流域内植被,利于涵养水源;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人工增雨,增加降水来源。24答案:(1)海水侵蚀作用增强,海岸线后退,河口三角洲萎缩;土壤盐渍化加剧;抵抗台风能力减弱,台风灾害加剧;净化海水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固“碳”能力减弱,加速气候变暖
18、。(2)完善对红树林的保护机制;严禁过度开垦;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育林等。解析:第(1)题,影响:红树林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提供生物栖息地、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红树林面积减少,对海浪的削弱减弱,海水侵蚀加剧,河口三角洲萎缩,会导致海岸线后退。同时,受海水的影响增加,土地盐渍化加剧;其次,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有防风消浪的作用,红树林面积萎缩,抵抗台风能力减弱;再次,红树林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红树林面积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固“碳”能力减弱,加速全球气候变暖;最后,作为重要的滨海湿地,对海水具有净化作用,红树林面积萎缩,净化海水能力减弱。第(2)题,措施:首先,需要从法律层面加以解决,需要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对红树林保护机制,加大肆意破坏红树林行为的处罚,严禁在红树林分布区以海水养殖为目的的过度开垦,建立相应的红树林保护区;其次,加强人工育林,提高红树林比重;最后,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红树林环境价值的认知,从民众层面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