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当代建筑创新范式转型的五种现象_林娜.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54734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建筑创新范式转型的五种现象_林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当代建筑创新范式转型的五种现象_林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当代建筑创新范式转型的五种现象_林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CHAPTER III观点论文建筑学科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科,包含了情感、生活、技术等不同层面的内容,对建筑创新系统的研究需要形成一个脱离狭义理解的更加广义的理解,创新的“范式”研究恰恰与这一广义的理解非常契合。近年来,中国建筑创作发展不断深化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对于建筑创新的本质与认知也在不断进化。国际学界对创新的认识及相关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很大程度地弥补了建筑创新理论框架的不足,为技术创新研究与制度创新研究理论集成提供了多元化的可能性,也逐步具备了将创新实践与创新理论一体化理论整合的机会。在这种语境下,中国建筑创新的核心价值观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转变,从原来的单纯

2、的传统形式、元素、意境的延续,逐步走向中国特色文化价值当代转译的思维方式探索。建筑创新是受到创新环境、技术变革、审美变迁、文化进步影响的一种思维方式,这里的“新”不一定是“新事物”,更多的是侧重“新方式”的探索。对于建筑创新范式转型现象的研究,事实上是对建筑创新本身更加深层次内核的挖掘,将研究从创新的表面意义剥离出来,审视创新范式转型现象背后不同层次呈现出的发展趋势,对过去建筑创新范式发展是一个批判性总结,对未来建筑创新发展是一个前瞻性的预判。1 建筑创新范式的概念“范式”这个概念是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amuel 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英文是当代建筑创新范式

3、转型的五种现象Five Phenomena of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Paradigm林娜 张向炜LIN Na ZHANG Xiangwei作者信息:林娜,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张向炜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摘要:本文基于对范式概念的内在前提和基本内涵的考察,指出当代建筑创新范式是既具有鲜明的创新识别性,又能在科学共同体内部交流并被认同的建筑实践的创新符号概括、价值体系结构模型和建造规则。通过对近十年来创新范式转型的五个想象的梳理,旨在促进最具有强烈的自我文化识别性的建筑创新范式建构,也为下一个十年建筑创新范式所

4、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奠定基础。关键词:创新实践;群体价值观;特色表达;范式转型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nal premise and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aradigm,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paradigm is an innovative symbol summary,value system structure model and construct

5、ion rules of architectural practice that not only has distinct innovation identification,but also can be communicated and recognized with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Through sorting out the five phenomena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novation paradigm in the past decade,the aim is to promote the constr

6、uc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paradigm with the strongest self-cultural identification,and als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paradigm in the next decade.KEYWORDS:innovative practice;group values;characteristic expression;P

7、aradigm Transformation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537(2022)03-0199-09200-201Paradigm,有“范例”“典范”“模式”等意义(图1)。多年以来,不同学科学者在不同层次上运用范式的概念作为分析自身学科发展的工具。“范式”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规范”,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库恩对范式有二十多种用法为了将其更加具体化,库恩在再论范式一文中将范式分为广义范式和狭义范式,前者主要包括符号概括(以符号表示的方程式)、模型(将分散的经验材料与理论加以系统化、整体化的结构或框架)和事例(具体的解题)在社会文化、政策导向、审美变迁及技

8、术变革等影响下,结合建筑的形式、结构、功能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性活动,参照库恩的“广义范式理论”,可以将“建筑创新范式”定义为:受到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影响,既具有鲜明的创新识别性,又能在科学共同体内部交流并被认同的建筑实践的创新符号概括、价值体系结构模型和建造规则(图2)。基于以上对于建筑创新范式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决定某种创新能否成为一个共同体建筑范式的关键要素有二:一是区隔于共同体外部其他范式的“识别性”;二是针对共同体内部成员的集体“认同度”,且二者缺一不可,必须兼备1。基于这两点关键要素,在建筑创新发展语境中,能够更加清晰的审视中国建筑创新范式转型面临的真正困境:既要兼顾自身范式在众多

9、外部其他范式之中的“识别性”,又要在时间的积累中得到自身内部成员的集体认同。在这种集合了“识别性”和“认同度”的范式形成的过程中,范式的发展经历了不断自省的转型,随着时间的沉淀,新的范式出现,旧的范式被取代。此外,建筑创新范式的转型来源于时代的变迁和外部条件的变化,除了重大建筑事件或重大技术突破性创新之外,与许多其他领域的创新发展相比,建筑领域的创新范式转型过程其实是相对稳定而又缓慢的。这种发展状态主要有几个层面的原因:一是人们对于建筑基本功能的需求并未发生突破性的变革,始终停留在一个基本框架内,因此创新范式的转型也很难跳脱出基本需求而形成突破性的创新;二是建筑的建造技术、工艺与材料选择的局限

10、性,对于如此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产品,建筑功能需求的空间营造事实上很难有太多形式上的突破;三是创新本身就是一次尝试性的探险,很难保证最终结果一定是对建筑创新发展起到正面的影响,从建筑本体的全生命周期角度看,试错的风险与引发的一系列代价要高于常规创新产品无数倍。当建筑内在需求不足以使其出现突破性的变革时,那么从外部刺激的角度看待建筑创新范式的转型,成为了一个比较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因此,在建筑创新的范式转型上,想得到突破性的飞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当然,在库恩的“范式观”下,新范式图 2 创新范式形成过程图(作者自绘)图1 科学革命的结构 封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CHAPTER III

11、观点论文图4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入口(陈列馆官网)图3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全景(陈列馆官网)代替旧范式并不表示新范式比旧范式更接近真理,只是更加适应当时、当地的问题需求,新旧范式的转型也并非一定是整体性的转换2。因此,我们更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建筑创新范式转型出现的一系列建筑现象,并不是每一次转型都是向更加接近真理迈出一步,而是在语境的进化中,受到来自各方面影响因素的促进与制约,逐渐形成的一个区别于以往的外来范式和自身范式的,被建筑创新的共同体成员认可的新范式。这种转换带来的是进步,亦或是停滞,都不是一个绝对值,需要从多层次客观审视,且经历一段漫长的时间进行检验。总而言之

12、,建筑创新范式是一种知觉的框架,是一种发展中的叙事方式,看似呈现出一种无意识的、精神发展的状态,实则还体现出一定的集体性与规则性,不仅仅是创新实践成果的集合,也是时代语境下群体价值观的一种输出。2 建筑创新范式转型的五种现象改革开放使中国建筑创新多是关于“文化”的发散性表述,20世纪90年代建筑创新受到西方建筑理论的影响现象较为突出,但到了2000年以后,建筑师们在建筑创新中逐渐开始融入自身特色的思考。尤其是近十年,建筑创新脱离了盲目的抄袭和模仿,整体创新水平大幅度提升,逐渐进入基于群体价值观输出的创新范式转型。基于对建筑创新范式转型的研究,有五个发展层面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建筑需要整体观和可持

13、续发展观,具体存在于某一特定环境中,反映了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融合,逐渐形成了更为宽容、多元的建筑创新观;二是什么是中国建筑?什么是中国建筑特色的创新性?创新出发点的差异与转变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建筑师的成长,他们不再拘泥于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地而是在中国现有条件下,探索更加适合的创新实践3;三是“文化断层文化焦虑文化断层”的恶性循环导致符号化地呈现中国,成为无法舍弃的表达方式4,逐渐脱离符号堆砌的束缚,从本土文化出发,形成从自身价值观出发的创新评价标准;四是城市超高层地标建筑蓬勃发展,作为时代与文化的标志,地标性建筑承载了城市中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评论的核心,自然也引发不少争论;五是非线性建筑的

14、现象,并未完全取代既有建筑的形态,为城市增添了别样的风景的同时,并未成为创新发展的主流。因此,基于这五个发展层面的考量,建筑创新范式的转型可以总结出五种发展现象:一是从以单纯的某种传统或现代的形式语言为依据,到更注重思想层面自身特色的创新性表达,脱离了符号创新焦虑,更注重建筑本体的审美创新意识趣味性与创新的实际意义;二是深刻理解中国当代的条件与局限性,202图5 洛阳博物馆新馆(在库言库网)-203客观看待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对现阶段自身创新发展是否具备使用条件,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和创新意识去做设计,正视自身力量与局限,寻求建筑创新与现实状态之间的平衡5;三是探索建筑与使用者之间信息传递的通路

15、,运用设计语言以更加靠近使用者的方式与之沟通,传递建筑的信息;四是数字技术的发展,非线性建筑为建筑创新范式的转型增添了一种可能性6;五是超高层建筑的“失语”,激励了中国建筑师在超高层建筑创新性方面的思考,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是将重点放在如何建构城市真正的文化地标建筑。2.1 从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思考到自身特色创新性表达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关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一直困扰着建筑的创新发展,一开始是在传统建筑形式的移植上做文章,改革开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创新成为了发展的主旋律。杨永生先生的中国四代建筑师书中,以何镜堂、程泰宁、张锦秋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建筑师(20世纪30年代、40

16、年代出生),以崔愷、张永和、王澍、刘家琨为代表的第四代建筑师(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出生)7,基于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思考,从思想层面对中国文化精神进行挖掘,在他们的创新实践中,看到了一种对地域、场所文化精神的创新立场。第三代建筑师何镜堂的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图3、图4),把建筑体块斜插入基地之中,建筑以消隐、低调而有力的方式介入到场地之中,最终与场所及周边城市形成一个新的整体氛围,试图用一种平静的态度表达对这段反人类历史的反思。同时,第五代年轻建筑师在近十年也展露头脚,他们的作品中更注重在现有条件下,实现自身特色创新性表达。他们的教育背景使他们的创新立场中西方与东方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创新实践中可能会体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但根本原因也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传统建筑观,而是根据实际现状而提出的一种解决办法,例如李立的洛阳博物馆新馆与费孝通江村纪念馆。洛图6 费孝通江村纪念馆(在库言库网)CHAPTER III观点论文图7 嘉德艺术中心主入口立面(在库言库网)图8 嘉德艺术中心侧立面(在库言库网)阳博物馆新馆(图5)将场地特质与建筑概念融为一体,设计探索了不对称空间的营造方法,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