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学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案27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教版).doc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3553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案27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学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案27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学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案27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学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案27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学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案27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3学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案27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练案27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023年广东七校模拟)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如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和2023年23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图”。读图回答12题。1与2000年相比,2023年23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A)A1 300 m以下地带 B1 3001 900 m地带C2 500 m以上地带D1 9002 500 m地带2与2000年相比,2023年23年该地区1 900 m以上地带人地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B)A人地关系趋于缓和,大量开垦耕地B人地关系趋于缓和,人口迁出C人地关系

2、趋于紧张,大量退耕还林D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人口迁入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人口耕地弹性系数耕地面积百分比/人口百分比。与2000年相比,2023年23年1 300 m以下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下降,故人地关系趋于紧张,故A项正确;1 3001 900 m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不大,故B项错误;1 900 m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人地关系趋于缓和,故C、D项错误。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1 900 m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人地关系趋于缓和,排除C、D项;该地区地形为山地,海拔高,开垦耕地的条件不足,所以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应该是人口外迁的结果,故B项正确。(2023年

3、福建省泉州市第二次质量检查)河湖中的沉积物是水体中磷的重要源头和汇集的场所。进入水体各种形态的磷沉淀进入水体沉积物,通过再悬浮和分解等过程,释放到上覆水体。细粒径沉积物与吸附磷(吸附在沉积物矿物表面的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坦噶尼喀湖是世界上最狭长和最深的湖泊之一,注入坦噶尼喀湖的甲河,河口湿地面积较大。下图示意坦噶尼喀湖流域。据此回答35题。3甲河河口湿地的沉积物中矿物表面吸附磷含量较其上游河段大的主要原因是(D)A. 地表径汇流量大B 湿地降解作用强C. 工农业污水量大D 河口淤泥沉积多4坦噶尼喀湖表层59月磷的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B)A. 农业生产化肥农药残留量大B. 偏南风使深水层营养

4、盐上涌C. 河流进入汛期带来营养盐多D. 雨季大气沉降带来营养盐多5据调查世界上80%的淡水鱼类都曾在坦噶尼喀湖中被发现,其主要原因是(C)A. 湖泊磷等盐类含量很高B 人迹罕至人类破坏较小C. 湖泊深长水体容量较大D 纬度低气温高生长较快解析第3题,甲河河口湿地的沉积物中矿物表面吸附磷含量较其上游河段大的主要原因是河口淤泥沉积多,细粒径沉积物多。第4题,河湖中的沉积物是水体中磷的重要源头和汇集的场所,农业生产化肥农药残留、雨季大气沉降带来营养盐,不是水体中磷的重要源头;坦噶尼喀湖表层59月磷的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偏南风使深水层营养盐上涌,释放到水体中的磷增多;图示位于南半球,59月是枯水期。

5、第5题,据调查世界上80%的淡水鱼类都曾在坦噶尼喀湖中被发现,其主要原因是湖泊深长水体容量较大,多种鱼类能找到适宜的生存空间。(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模拟)水质污染指数用来衡量水污染程度,数值越大说明水污染越重。珠江口海域一直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其水质与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读“珠江口7月海域水质污染指数的平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67题。6据7月海域水质污染图推测珠江口海域1月污染等值线空间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C)A由珠江口向外海等值线数值变大B等值线由珠江口向外海弯曲C相比7月,1月相同等值线离珠江口的距离变小D相比7月,1月在等值距相同的情况下,等值线的密度变小7有关珠

6、江口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D)A冬季海水倒灌处污染更严重B夏季水量大,从陆地带来的污染物多,污染比冬季严重C河口海流的运动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D离陆地越近,受陆地影响越大,污染越严重解析第6题,据图可知,珠江口污染物主要是陆地及河流带来的,由珠江口向外海,等值线数值变小;1月河流流量减少,污染加重,越往陆地方向污染越重,等值线向河口方向弯曲;相比7月,相同等值线离珠江口的距离变小;由珠江口往外,污染变化越大,等值线变密集。第7题,珠江口污染主要来自陆地生产与生活排污,因此离陆地越近,受陆地影响越大,污染越严重;外海污染少,因此海水倒灌处污染减轻;夏季水量大,稀释了污染物浓度,污染较轻;河口处的河

7、流运动,加快了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利于污染物的扩散。(2023年重庆模拟)下图为某地区夏季生态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该地可能位于(C)A黄土高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东北地区D四川盆地9图中字母P、Q代表的内容分别是(A)A大豆和豆制品加工B棉花和纺织工业C水稻和米皮加工D油菜和油料加工解析第8题,根据图中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判断该地位于温带地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亚热带,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谷子。只有东北地区符合。第9题,根据图中P作物有固氮作用,分析P作物是大豆,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主要产区。大豆加工成豆制品Q,进入市场,获得资金,渣作为饲料。所以图中字母

8、P、Q代表的内容分别是大豆和豆制品加工。(2023年安徽蚌埠质检)贝丁顿社区位于伦敦西南。为减少建筑热损失,建筑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太阳能装置等,使这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社区。下图示意贝丁顿社区能源循环模式。据此完成1011题。10推测当地气候(A)A冬季阴冷潮湿B夏季寒凉干燥C气温年较差大D降水年际变化显著11符合社区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有效措施是(D)A屋顶种植景观植物B建筑设置隔热层C控制居民生活用电D社区栽种速生林解析第10题,贝丁顿社区位于伦敦西南,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年际变化小。第11题,根据图中信息,图中建设生物燃

9、料热电连产厂,为生活提供电力和热水,为此需要生物燃料,所以需要在社区栽种速生林。1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4年10月25日,严重的雾霾天气袭击吉林省长春市。当地实时空气质量指数曾一度逼近“爆表”,“烧荒”不断使空气质量下降,秋收接近尾声,农民焚烧秸秆与严重雾霾有着直接关系。据统计,吉林全省玉米秸秆量大约4 000万吨,其中约25%将被焚烧,烧荒对于吉林省的黑土地来说是一种有机质浪费,不利于黑土保护。材料二:从2014年10月20日26日全国秸秆焚烧火点分布情况看,火点数排前7位的省区如下表所示。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南新疆火点数29220811042401513(1)简述

10、焚烧秸秆对雾霾天气的影响。(2)说明表格中秸秆焚烧火点分布特征及其原因。(3)除焚烧以外,秸秆的利用方式还有哪些?解析第(1)题,雾霾是由细小的水滴和细小的污染物颗粒组成的,大量地焚烧秸秆能产生烟和粉尘等颗粒物,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第(2)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焚烧火点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因为此时正值10月份,是东北地区秋收之后,农民焚烧秸秆是传统的处理方式。第(3)题,秸秆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每年中国产生的秸秆量很大,有效地处理秸秆可以减轻大气环境问题,将秸秆资源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如做饲料、制沼气、制乙醇等。答案(1)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和粉尘等细小颗粒,进而形成雾霾。

11、(2)主要分布在东北三个省份;10月20日26日是东北秋收之后,农田产生大量的秸秆,受利用技术等影响,秸秆大量地被焚烧。(3)做饲料、制沼气、制乙醇等。13(2023年重庆二诊)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距今5.6亿年前,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浅海环境,此后,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海水消退,柴达木盆地隆起为陆地。受海陆变迁和气候变干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多种矿床(化石燃料、金属矿、盐湖及盐类矿床),且储量丰富。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活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资源丰富、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试验区”重点构建了盐

12、湖化工、油气化工、有色金属、煤化工等七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根据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到2023年年,“试验区”将发展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下甲图为柴达木盆地资源分布图,下乙图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耦合发展模式图。(1)简析柴达木盆地矿产类型众多的形成条件。(2)说明图中干盐湖开发利用盐类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3)简要评价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4)根据材料判断,制约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解析第(1)题,据材料“距今5.6亿年前,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浅海环境,此后,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海水消退,柴达木盆地隆起为陆地。受海陆变迁和气候变干的

13、影响,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多种矿床(化石燃料、金属矿、盐湖及盐类矿床),且储量丰富。”可知,海陆变迁导致森林、海洋生物被掩埋,形成石油、天然气和煤;地壳运动造就了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从岩石风化侵蚀和气候变干等方面分析盐湖和盐类矿床的成因。第(2)题,食盐、钾盐等易溶于水,气候干燥利于加工盐产品。本题应从资源分布状况和气候等角度去思考。第(3)题,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作答。第(4)题,本题主要从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等角度综合考虑。答案(1)条件:随海陆变迁,大量掩埋在地下的海洋生物遗体、森林,逐渐转化为石油、天然气和煤;地壳运动造就了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岩石风化后,经过长期的流水作用,在盆地低洼处,大量盐类物质汇集,随着气候变干,湖水蒸发,浓度变大,在内陆湖盆形成盐湖和盐类矿床。(2)条件:盐湖资源裸露地表,便于开采和加工;盆地气候干燥,可通过自然日晒工艺加工盐产品。(3)环境效益: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经济效益:实现盐湖资源、油气资源等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经济效益。(答2点即可)社会效益: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4)制约条件:生态环境脆弱(或植被稀少,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众多。-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知识点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