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学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中国古代史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练习.doc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3594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中国古代史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学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中国古代史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学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中国古代史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学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中国古代史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学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中国古代史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3学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中国古代史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练习.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3年河北唐山二模)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人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其全盛时期容纳了当时几乎各个学派贤士近千人,如孟子、申不害、淳于髡、荀子等。稷下学宫()A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平台B繁荣了春秋时期的文化教育C成为当时战乱动荡的一个缩影D成为荀子法家思想的发源地解析:选A根据材料“其全盛时期容纳了当时几乎各个学派贤士近千人,如孟子、申不害、淳于髡、荀子等”可知稷下学宫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平台,故选A项;稷下学宫繁荣了战国时期的文化教育,排除B项;根据材料“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

2、举办、私人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可知其成为当时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是百家争鸣的平台,排除C、D两项。2(2023年河南郑州二模)韩非子一方面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另一方面又主张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这反映出,韩非子()A深受荀子人性论的影响B主张统治阶级实施“仁政”C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意在加强和维护君主权力解析:选D据材料“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可知韩非子主张恩威并施以加强对民众的统治,故选D项;材料“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并不等同于荀子的“人之性恶”,排除A项;材料主张“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而非“仁政”,排

3、除B项;材料“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是加强统治之术,与小农经济发展无关,另外据材料“主张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可知,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但不能得出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3(2023年四川双流中学月考)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对此恰当的评价是二者都是进步思想。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历史评价都是主观评说B二者思想主张作用相同C二者都是地主阶级士人D评价置于具体历史时期解析:选D历史评价是建立在史实基础上的,并不全是主观评说,故A项错误;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是为了建立新的社会统治,维护中央统治,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是封建社会后期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作用并

4、不相同,故B项错误;不能因为二人的阶级属性相同而说明其思想都是进步的,故C项错误;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适应了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顺应了明清时期封建统治日益衰落的趋势,因此应该将其放在具体的历史时期内进行评价,故D项正确。4(2023年安徽黄山二模)春秋时期的四民体系中,士阶层代表两层含义:一种是指贵族体系中最低一级,另一种是指贵族麾下的武士。在汉武帝后,“士”主要指代经过考试被选拔成官员的知识分子。“士”的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化反映了()A汉朝贵族制度逐渐消失B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C“重文轻武”成为传统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解析:选B“士”由春秋时期的两层含义到汉武帝后专指经

5、过考试被选拔成官员的知识分子,这说明汉武帝尊儒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儒学正统思想地位得以确立,故选B项;汉朝贵族制度逐渐消失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宋代“重文轻武”,材料看出汉武帝“重文”,没涉及“轻武或重武”,排除C项;秦朝时国家已经统一了,“士”概念的变化不能说明这个意思,排除D项。5(2023年天津一模)古代某位思想家曾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这段话主要阐明的是()A政治统一需要思想统一B法度严明利于统一C维护儒家思想正统地位D大一统是历史规律解析:选A据材料“春秋

6、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可知该思想家主张国家统一需要思想统一,用思想的一统维护政治的一统,故选A项;法度严明是思想统一的结果,强调的是思想统一,排除B项;这有助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而不是维护儒家思想正统地位,排除C项;大一统是大家认可的准则而不是历史规律,排除D项。6(2023年四川内江二模)宋代,由理学家撰写的乡约是很多士人用儒家思想教化乡民的重要工具。明清时期,地方官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宣讲皇帝的“圣谕”成为乡约的重要内容。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皇权借助儒学进一步扩张B国家权力全面深入了基层

7、社会C理学逐渐成为官方哲学D儒学丧失了社会道德教化功能解析:选A据材料“宋代,由理学家撰写的乡约是很多士人用儒家思想教化乡民的重要工具。明清时期,地方官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宣讲皇帝的圣谕成为乡约的重要内容”得出皇权借助儒学进一步扩张,故选A项;材料说明儒学的社会道德教化功能加强,皇帝利用儒学进一步扩张,而不是国家权力全面深入了基层社会,排除B项;理学逐渐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南宋以后,排除C项;材料说明儒学的社会道德教化功能加强了,排除D项。7(2023年山西百日冲刺考试)“节妇”是宋代理学家们为妇女树立的道德楷模,但宋代法律不曾笼统禁止过妇女改嫁,宋刑统禁止的只是居丧改嫁、强迫改嫁、背夫改嫁和嫁娶有

8、夫之妇,而且这些条文全部抄自唐律疏议,无一字增损,无一字改动。这表明当时()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贞节观B延续了唐朝以来的男女平等观念C理学贞节观尚未成为官方主流意识D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且依附于夫权解析:选CC项表述与题干中“但宋代法律不曾笼统禁止过妇女改嫁,宋刑统禁止的只是居丧改嫁、强迫改嫁、背夫改嫁和嫁娶有夫之妇”相符,故选C项;题干中并未牵涉商品经济的发展问题,排除A项;B项表述与题干中“节妇是宋代理学家们为妇女树立的道德楷模”不相符,排除B项;D项表述与题干中“宋刑统禁止的只是居丧改嫁、强迫改嫁、背夫改嫁和嫁娶有夫之妇”不符,排除D项。8(2023年山东济宁期末)明代中叶的思想家李贽

9、认为:“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这表明其思想的突出特点是()A离经叛道B追求真理C反对理学 D强调民本解析:选A材料中强调的是李贽的主张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对盲从孔子的观点,这对几千年来把孔子奉为至圣先师的传统儒学来说是离经叛道的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讲的是一个人一定会有过错,这跟追求真理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了李贽反对盲从孔子,但是不能说明他反对理学,故C项错误;材料讲的是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与民本观点无关,故D项错误。9(2023年河北保定一模)汉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

10、历”“农历”。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中国古代历法()A服务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B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C违背了“天人感应”学说D未受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解析:选A根据材料“农历”“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结合所学可知,二十四节气都与农业相关,服务农业生产,故A项正确;材料论述了中国传统历法,但并未涉及外来历法问题,故B项错误;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人类顺应节气变化,故C项错误;传统历法服务农业,与国家重农政策有一定关联,故D项错误。10(2023年安徽黄山二模)如今国家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

11、,建设学习型社会。有学者在对中国传统社会思想进行总结时提出:“要想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读小说比读古书更直截了当读小说,不仅当文学读,还当思想读。”这是因为明清小说()A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B反映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C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通俗易懂D符合统治者的政治文化需求解析:选B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明清小说兴起,明清小说是市民精神生活需求在文学上的反映,故选B项;据材料“读小说,不仅当文学读,还当思想读”可知明清小说主要反映了市民精神生活需求,并且“人民群众”的概念扩大了,排除A项;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通俗易懂是明清小说兴起的表面原因,排除C项;明清小说是文人创作的而不是统

12、治者,并且很多都批判现实,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排除D项。11(2023年云南昆明测试)元代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成熟文学剧本。与传统诗词歌赋相比,元杂剧的突出特点是()A流传范围广 B反映社会生活C富于观赏性 D体现文化融合解析:选C材料体现元杂剧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成,没有体现其流传范围,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元杂剧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成,没有体现是否反映社会生活,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元杂剧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可知元杂剧富于观赏性,故

13、C项正确;传统诗词歌赋同样具有文化融合性,文化融合并非元杂剧的突出特点,故D项错误。12(2023年山东青岛调研)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一字体在史记中有过详实记载B图二字体是研究先秦历史的珍贵资料C图三字体整齐稳定,平衡对称D图四、五字体唐朝才开始出现解析:选B图一字体是甲骨文,史记无法得知,故A项错误;图二字体是金文,是先秦时期青铜器物的一种文字,对于研究先秦时期的社会有重要的价值,故B项正确;图三字体是小篆,是秦朝统一后使用的文字,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属于图案美,因为其书写不容易,在民间很快被结构平衡对称,整齐稳定的隶书所取代,故C项错误;图四、五字体属于楷体,形成于汉末,故D项错误

14、。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3年广东百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就古代思想家对近代思想界的直接影响而言,首推王夫之(王船山)是不过分的。材料一明末社会内有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外有清军虎视眈眈,明王朝处于两害相侵的困境,许多人仍处于“釜水将沸而游鱼不知”的境况。王船山(王夫之)在焦虑中产生对王(阳明)学和禅学的怀疑,并试图以修正程朱理学、恢复传统经学来匡扶大厦之将倾,与顾炎武等人开讲求经世致用之新风。清朝入关后,王船山曾举兵抗清,事败后誓不降清。他指责李自成起义犯上作乱成为清朝帮凶。然而,他始终把清兵入关看作明亡的主要原因,把“尊王攘夷”摆

15、在首位。其思想充满了对清朝入主中原的愤激之情,船山还是“西学中源”说的始作俑者,他指出:“西夷之可取者,唯远近测法一术,其他则皆剽袭中国之绪余。”摘编自周辉湘船山学复苏与近代思想界的嬗变材料二在与太平天国殊死搏斗的戎马疆场,曾国藩即令收集、整理、刊刻船山遗书。1862年,由曾国荃策划重刻。曾国藩校阅了1/3以上的篇幅,“订正讹脱百七十余事”,重刻船山遗书于1865年正式出版。曾国藩不可能同船山一样把尊王攘夷的目标对准清王朝,却又接过攘夷的口号,把它转换为御外侮的“制夷”。据曾国藩全集等整理材料三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推崇王夫之,并将其视为“恢复中华”的思想先驱。革命者印发王夫之黄书等“明于华夷之辨”的书籍,“排满革命”“光复旧物”便迅速成为国人的共识。据王泽应冲破鸿蒙别有天夫之出船山记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夫之思想的特征,并说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曾国藩重刻船山遗书的原因。(9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革命派对王夫之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知识点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