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十生物的进化含解析.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3612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十生物的进化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十生物的进化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十生物的进化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十生物的进化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十生物的进化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3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十生物的进化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强化练(十)生物的进化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23四川青羊区模拟)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能定向地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C.在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D.无子西瓜是经过长期地理隔离形成生殖隔离的新物种答案D解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其直接作用于表现型,从根本上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捕食者的存在可以控制被捕食者的数量,从而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资源和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无子西瓜不可育,不是新物种。2.(2023上海奉贤二模)某

2、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中曲线(纵坐标为翅的长度,横坐标为个体数)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风导致昆虫发生了变异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C.只有长翅个体能适应该海岛的环境D.大风对昆虫翅的性状进行了选择答案D解析该昆虫的不同翅型的变异是基因突变结果,不是大风导致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由曲线可知,长翅和短翅个体较多,中翅个体较少,说明长翅和短翅个体能适应该海岛的环境;大风对昆虫翅的性状进行了自然选择。3.(2023湖南常德一模)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长期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越来越强,从而引起人们的

3、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青霉素使用之前,所有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是相同的B.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从而产生抗药性变异个体C.青霉素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从而决定了其进化方向D.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答案D解析在青霉素使用之前,由于变异存在,所有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是不同的;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抗药性变异个体;抗药性变异在青霉素使用之前就已经存在,青霉素的选择决定了其进化方向;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4.(2023福建福州模拟)海豚与鲨鱼分别属

4、于哺乳纲和鱼纲,二者体型和运动器官的外观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使海豚和鲨鱼适应水生环境的基因频率定向提高B.海豚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库差异小于海豚与鱼类基因库的差异C.海豚具有与鲨鱼外观相似的体型和运动器官,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D.相同的环境因素诱导两者控制体型和运动器官的基因发生定向突变答案D解析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海豚是哺乳动物,与其他哺乳动物的亲缘关系近于海豚与鱼类的亲缘关系,故海豚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库差异小于海豚与鱼类基因库的差异;海豚具有与鲨鱼外观相似的体型和运动器官,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环境因素不能诱导基因朝

5、某一方向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5.(2023天津一模)某非常大的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性状没有作用。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有A1、A2和A3,它们互为等位基因,且A1对A2和A3为完全显性,A2对A3为完全显性,若三个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则在群体中表现出A3所控制的性状的比例为()A.1/3B.1/9C.4/9D.5/9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A3的显性最小,表现为A3性状的个体的基因型只能是A3A3,由题意知,A1=A2=A3=1/3,又由遗传平衡公式可推出A3A3=1/9。6.(2023广东肇庆二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突变与重组属于可遗传变异,

6、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自然选择只能决定进化的方向,而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C.基因重组加快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物种多样性D.共同进化既可以发生在不同生物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答案C解析突变与重组属于可遗传变异,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只能决定进化的方向,而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基因重组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共同进化既可以发生在不同生物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间。7.(2023上海崇明一模)西班牙研究统计了110种海岛鸟类以及1 821种大陆鸟类的脑部大小样本的数据集,发现生活在海岛上的鸟类比它们的大陆近缘种的脑部

7、更大,说明()A.海岛环境引发了鸟类脑部的定向变异B.海岛环境的不可预测性导致了对更大脑容量的自然选择C.大陆环境引发了鸟类脑部向更小的方向变异D.海岛鸟类和大陆鸟类有共同的祖先答案B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可遗传的变异只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海岛鸟类和大陆鸟类有共同的祖先,但不符合题意。8.下图为太平洋岛屿鸟类的分布情况,甲岛分布着S、L两种鸟,乙岛的鸟类是S鸟的迁移后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岛所有的鸟类称为一个种群B.可遗传变异为乙岛鸟类进化提供了可能C.乙岛的鸟类与S鸟可能具有生殖隔离D.甲、乙岛的自然条件决定了鸟类的进化方向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8、甲岛分布着S、L两种鸟,因此甲岛上有甲、乙两种鸟的种群;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乙岛的鸟类是S鸟的迁移后代,由于两个岛的环境不同,乙岛的鸟类可能与甲岛的S鸟产生生殖隔离;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9.(2023山东泰安一模)某植物的抗性(R)对敏感(r)为显性,如图表示甲、乙两个地区在T1和T2时间点,RR、Rr和rr的基因型频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基因型频率变化更大,T2时刻产生了新的物种B.T2时刻,乙地区该植物种群中R基因的频率约为20%C.突变率不同是导致甲、乙地区基因型频率不同的主要原因D.据图可知,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

9、频率的改变答案B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甲地区T2时间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乙地区T2时刻,RR约为0.1,rr约为0.7,Rr约是0.2,因此R的基因频率是(0.1+0.2/2)100%=20%;甲、乙地区基因型频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选择;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10.(2023安徽淮北一模)许多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表示地理隔离,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B.b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c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D.渐变式和爆发式的物种

10、形成方式,不一定都经过d答案D解析a表示地理隔离,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b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是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d是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因此渐变式和爆发式的物种形成方式,都要经过d。二、非选择题11.螺旋蛆蝇是家畜的毁灭性寄生物种。在实验室里对两种数量相同的螺旋蛆蝇进行不同的处理: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实验结果如图一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图一中杀虫剂处理后群体中的个体数逐渐增加的原因:螺旋蛆蝇中存在,杀虫剂起到了选择作用,通过选

11、择使增大,逐渐形成了抗药的新类型。(2)在电离辐射后,会产生图二所示的基因突变。请阐述你从图二获得的基因突变的有关信息:。(3)用电离辐射促使螺旋蛆蝇雄性不育的方法最终能消灭螺旋蛆蝇,但所需时间较长,原因是,所以需要右边处理较长时间后才能达到目的。(4)在对螺旋蛆蝇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理由是。答案(1)抗药性基因突变抗药性基因频率(2)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产生等位基因、基因

12、突变是可逆的、基因突变可产生复等位基因(3)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4)没有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解析(1)螺旋蛆蝇中存在抗药性基因突变,图一中杀虫剂处理后,具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增大,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逐渐形成抗药性新类型,因此群体中的个体数逐渐上升。(2)由图二可知,A可突变成a1、a2、a3,说明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与a1、a2、a3互为等位基因,它们为复等位基因;A可突变成a1,a1也可突变成A,说明突变具有可逆性等。(3)由于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需要在几代中反复进行,才能使突变个体(即雄性不育个体)的数量逐渐增多,所以采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

13、消灭螺旋蛆蝇,所需时间较长。(4)根据题意分析,第一年,AA、Aa、aa分别占10%、20%、70%,则A的基因频率=10%+1/220%=20%,a的基因频率为80%;第二年,AA、Aa、aa分别占4%、32%、64%,则A的基因频率=4%+1/232%=20%,a的基因频率为80%。可见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说明生物没有进化。1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把家蝇分成多组,每组再分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不接触DDT。处理后选死亡率最低的那一组的B部分饲养繁殖,再把后代分成许多组,每组分成A、B两部分,重复上述实验。这样一代一代选

14、择下去,就可以从B部分选出强抗药性的家蝇。材料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在幼年时期会夭折,但在疟疾流行的地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携带者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现对A、B两地区进行调查,其中B地区流行疟疾。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的实验说明:抗药性的出现是的结果,决定了进化的方向;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材料一中,若家蝇的长翅(T)对残翅(t)为显性,长肢(R)对短肢(r)为显性,在随机交配后,表现型比例为长翅长肢63%,长翅短肢21%,残翅长肢12%,残翅短肢为4%,则基因型为TT_ _和TT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材料二中A地区人群中各种基因型比例

15、如图:计算A地区中A的基因频率为。画出B地区人群中各种基因的大致比例图。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出现反映了基因对性状控制的途径是。通过上述材料充分说明了生物进化的实质为。答案(1)基因突变自然选择种群(2)36%9%(3)94%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性状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解析(1)由于每组中的B部分以及重复多次后,它自始至终没有接触过DDT,而其中有较多的抗药性个体,说明抗药性的出现不是来自DDT的诱导,而是来自基因突变,DDT对其有选择作用。对于强抗药性的家蝇的出现,是由于DDT对家蝇起了选择作用的结果。其中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由题干知,残翅长肢12%+残翅短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知识点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