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长办公室范文之老师工作量核算暨课时津贴发放方法 为了更加全面、精确地衡量老师的教学工作量,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治理,调动广阔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依照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法。一、工作量核算的根本原那么(一)教学工作1、教学工作量是老师教学工作的量化核算,是学校正老师进展各项教学奖励评比的主要依照。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贯彻科学、合理、公平、民主的原那么。2、老师教学工作量包括课内教学工作量和课外教学工作量两局部,均按照规定的核算方法用标准学时的方式表达。3、标准课时工作量。一般地,给1个标准规模的班级讲授1课时标准类型的课程计为1个标准课时工作量。4、额定教学工作量。依照我校在岗在职人员统计核算
2、,每位老师每周额定教学工作量为16标准课时。实际承担工作分为欠负荷、满负荷、超负荷三种。5、超(欠)工作量。课内外教学工作量总和大(小)于校平均工作量称为超(欠)工作量(即超负荷),超出局部按照标准发放超课时津贴。(二)其他岗位及后勤工作1、其他岗位及后勤工作,均按规定要求折合成标准课时计算。实际承担工作也分为欠负荷、满负荷、超负荷三种。2、课外活动、班团活动等组织和活动,不计算标准课时。3、凡男年满57周岁、女年满53周岁的,按各级政策适当安排工作的,按实际工作核算标准课时。4、因特别缘故或学校工作需要安排工作,按实际工作核算标准课时。二、工作量核算方法1、教学岗老师在计算标准课时,依照以下
3、学科系数计算,即语数英三科一个课时为1.2个标准课时,政史地生理化各科一个课时为1.1个标准课时,其他各科一个课时为1个标准课时。2、其他岗位及后勤工作,按以下要求和标准折算标准课时:(1)校长按满负荷工作量核算,即每周计16个标准课时。(2)校委会成员及中层领导按1/2负荷工作量核算,即每周计8个标准课时。(3)其他岗位工作,普九专干、远程治理、一卡通上卡治理按1/2负荷工作量核算,即每周计8个标准课时;其他工作治理按1/3负荷工作量核算,即每周计5个标准课时。(4)后勤治理及工作人员视为满负荷工作量,即每周计16个标准课时。3、老师个体工作量核算方法为:工作总量=主教学科工作量+兼教学科工
4、作量+其他岗位工作量4、个人超(欠)工作量=工作总量-校平均工作量三、工作量的统计、审核与课时津贴发放1、老师个人工作总量由教务处在每学期开学一月内进展统计、审核,在老师会上宣读或公示。2、老师个人工作总量按周统计,并以此为发放依照。全学期按16周计算。3、凡在职在岗老师均享受课时津贴。老师个人的课时津贴依照个人每周规定的标准工作量,换算成课时津贴,学期完毕一次性发放。发放金额依照学校财务情况确定。4、老师个人超负荷工作即超负荷工作量的,学期完毕时一次性发放超课时津贴。发放标准即超课时津贴为每标准课时2元。5、凡经批准请假的老师个人按实际工作日发放课时津贴。6、老师个人欠欠负荷工作即欠负荷工作量的不扣发课时津贴。7、校委会成员及中层领导实行职务津贴,不享受超课时津贴。8、原那么上,在教学岗的老师个人减轻了教学工作量承担了其他岗位工作的,视为满负荷工作,超标准课时的不发放超课时津贴。在教学岗的老师个人没有减轻教学工作量承担了其他岗位工作的,超标准课时的按要求发放超课时津贴。不在教学岗的老师个人工作总量,缺乏工作量的,视为满负荷工作;超工作量的不发放超课时津贴。四、本方法由校长室负责解释,本方法自2022年9月1日起试行,本方法中的未尽事宜,由校会办会讨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