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基于学生认知调查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探讨.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508946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基于学生认知调查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基于学生认知调查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基于学生认知调查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基于学生认知调查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基于学生认知调查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于学生认知调查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探讨:以喜爱度、对专业的奉献度、重要度为指标,调查不同年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对各类课程的认知程度,从学生视角分析不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结果说明:学生对不同课程的兴趣爱好差异较大,而兴趣与课程对专业的奉献度有相关性,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增强操作性较强、实用性的课程和实践环节,将公共课程与专业紧密结合等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急需改革的重点。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学生;问卷调查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317-0076-04一、引言中国的高等教育目前已由精英教

2、育进入到群众化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开展,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而决定该核心的是教与学的交融与课程体系,作为“授体的教师和作为“受体的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在不少高校,针对教师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制度、监督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但忽略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我们强调的“以学生为本只是单一地强调学生的地位,并未将学生完全融入教学体系中。即使再优秀的老师,再好的教学手段,学生不愿学、不努力学,也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高校的课程设置是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特色、知识体系等诸多要素的系统工程,但我们却无视了作为课程“受体的大学生,“授与“受的有机融合才能确保优良的教学和人才

3、培养质量。2023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3年中将原地理科学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调整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070503两个新专业,调整后的新专业与地理科学的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二级学科保持了一致性,但如何使两个新专业及能延续“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又符合社会需求和形成特色是许多高校面临的难题。特别是始于1998年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思路、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与强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已形成了具有各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教学体系及培养方向。2023年,

4、第一批新专业学生已进入大三,很多高校已在新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如赵映慧等对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完善,强化了实践课程,杨立国等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模式三方面探讨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專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李春妍等和宋红梅就“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课程优化改革进行了探讨。这些成果对于新专业课程优化有很好的借鉴,但局部高校新专业课程体系大多仍以原专业为根底,强调各校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忽略了学生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对教学中出现的局部学生对一些课程无兴趣、不主动、应付考试的现象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

5、养。鉴于此,本文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通过量化指标了解学生对不同课程的喜爱程度,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的需求,从学生的角度探讨课程体系的合理性,探讨课程建设中“授与“受的平衡与和谐。二、研究方法采样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23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和2023级、2023级、2023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所有开设课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喜爱度、对专业学习的奉献度等指标选择。选取奉献度、重要度、喜爱度三种指标,奉献度大与小、重要度重要与不重要、喜爱度喜欢与不喜欢=各指标选择人数/调查问卷总

6、人数100,通过选取比例排序反映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态度。三、调查结果与讨论参与调查的学生141人2023级49人,2023级35人,2023级28人,2023级29人,收回有效问卷141份。1.对公共根底课程的看法。各高校对公共课程设置根本相似,通常包含外语、数学、思想政治、法律根底、计算机根底、军事、体育等必修课程。在调查的12门公共根底必修课中,个人喜爱度和对专业能力培养的奉献度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排序差异较大外,其他课程差异均小于3表1,说明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课程对专业能力的培养作用有很好的相关性。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根底和大学英语在两项指标中排前三,但次序不同,大学体育和大学计算机根底分列

7、喜爱度和奉献度的第一位。不同年级学生对同一课程的态度也不同,大一和大四之间变化较大,大四学生对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根底的喜爱程度远高于大一,而大一学生对大学英语的喜爱度又高于大四学生。高等数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别排在喜爱度的第四、五、六位,而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分别排在专业奉献度的第四、五、六位。这一调查结果比拟客观地反映了高校学生对公共根底课的态度,也反映了公共课程对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程度。公共根底课有近50个学分,700多个学时,占总学分的1/4,12年级,学生主要和公共课老师接触,公共课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和方法的培

8、养。但多数公共课老师忽略了自己教授的课程与学生专业的联系与交融,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奉献不大,一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能吸引学生,很可能使有限的教学资源浪费,甚至造成学生厌学或形成其他不良习惯。排在喜爱度后三位的思政课需要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寻求最正确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2.对专业根底课的看法。地理学、测量学、环境科学、管理学等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主要根底性课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根底课根本涵盖了这些课程。在调查的20门专业根底课中表2,计算机制图技术在两项指标中均排首位,计算机制图技术是规划专业的技术根底,与工科的城乡规划专业比拟,由于缺少素描、平面设计等专业训

9、练课程,绘图是本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为弥补这一短板,在新专业中,我们将计算机制图技术课时由56学时增加到120学时,分计算机制图技术、,将原来分散的专业实验中与制图相关的课程都并入计算机制图技术,保持教学内容、教学时间上递进和延续,使计算机制图技术的CAD、PHOTOSHOP等制图技术与计算机制图技术课程专业训练有机结合。调查结果证明了这一改革有助于学生的兴趣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喜爱度列25位的地理科学导论、气象与气候学、地质学、土壤与植被系统;奉献度排25位的气象与气候学、测量学、GIS运用、地理科学导论中气象与气候学和地理科学导论与喜爱度排名接近,测量学和GIS运用在喜爱度方面分别排9和10

10、位,这两门课都是实用技术性强的课程,学生认为它们对专业知识掌握很有帮助,但理论学习的难度会降低他们的兴趣。喜爱度排后五位的遥感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经济地理学、资源评价与管理、专业英语均是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根底课程,调查结果显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课程的冷淡。奉献度排名后五位的是专业英语、环境科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生态学根底,除人文地理学与生态学根底在喜爱度指标中分别排12、13位外,其他课程与喜爱度排名根本一致,反映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专业能力培养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对于喜爱度及奉献度排名较后的课程是下一步课程改革的重点,通过科学评价它们的作用调整教学课时及内容,如专业英语可以和大学英语

11、结合。3.对专业课的看法。在调查的10门必修与选修专业课中,居住区规划和计算机制图技术分别排喜爱度第一、第二和奉献度第二、第一,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和土地利用规划分别排喜爱度和奉献度指标第三位表3。计算机制图技术与计算机制图技术排在首位说明学生对实用性技术非常重视,也证明我们对这一课程改革有成效,是顺应学生需求的;学生对居住区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兴趣反映了学生对专业课的爱好与社会需求和行业热点密切相关,房地产行业的兴旺及就业前景对学生专业知识兴趣有极大吸引力,土地利用规划课在专业奉献度排第三也是房地产行业兴旺引发的对土地资源的重视程度,这一结果说明我们在课程设置时,不仅要考虑学科背景,更要密切

12、联系社会需求与就业倾向。城市规划原理是本专业主要的规划理论根底,而城市景观设计人才的社会需求前景很好,这两门课排在两项指标的45位证明它们符合学生需求。生态环境规划、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均排在两项指标的89位,区域规划和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分别排在喜爱度和奉献度的最后一位,生态环境规划、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均是理论性强的课程,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如果教师缺少好的教学方法,难免造成教学效果的低下。区域规划与居住区规划比較,规划的技术性、指标等比拟宏观,学生的理解力有限,不如居住区规划实在。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对于缺少工科根底的理科学生难度大,不好讲授,过于理论与过于技术都会影响学生兴趣,这门课程的教课

13、内容、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四、结论与建议1.高校教学体系中,“教与“学相辅相成,教学内容与方法至关重要,但学生是最终决定教学质量的主体,了解学生对课程体系的认知程度,掌握他们的关注方向,强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爱好是教学改革的关键。2.公共课老师在教学中要有专业意识,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专业,尽早使学生了解并培养对专业的兴趣。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局部课程需优化:公共课的内容尽可能与专业结合,如高等数学根据专业特点,主要讲述统计学、回归分析、概率论等内容,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结合,计算机根底突出Excel等内容,思政课程适当合并等;专业根底课应强化专业技术课程建设,特别是操

14、作性较强、实用性的课程,如计算机制图技术、GIS运用、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适当减少专业根底理论课课时,如经济地理学、环境科学、人文地理学、生态学根底等;根据社会开展与热点,增加专业方向,如土地管理方向、房地产管理方向等。4.增强学生实践能力,除增加相应的实验、实习环节外,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场所和条件,如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参加老师的各类科研工程、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并设置相应的学分。参考文献:1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2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宋戈,袁兆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2:81-82.4吴云清,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主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22,6:73-74.5郭文炯,王玉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设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02:77-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资料 > 非统考专业课真题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