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农业综合开发条例》必要性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57226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农业综合开发条例》必要性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农业综合开发条例》必要性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农业综合开发条例》必要性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农业综合开发条例》必要性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农业综合开发条例》必要性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3年《农业综合开发条例》必要性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农业综合开发条例必要性调研报告 XX县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情况的 调查与思考 XX县区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之一。经过20多年的开发实践,特别是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长期积累,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开展注入了大量生机与活力。在即将开始的“十二五规划建设期,如何进一步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使之为农村经济开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更大奉献,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 XX县区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省农业大县、粮食主产县之一。1988至2023年底共改造中低产田41.7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1万亩,完成投资16496万元。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9406吨,

2、新增棉花生产能力1731.5吨,新增果品生产能力600吨,新增油料生产能力160吨,新增蔬菜生产能力120吨,新增其他农产品生产能力384吨。治理后的项目区,田成方、林成网、沟渠相通、路相连,地下节水管道纵横交错,桥涵井配套完善。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有效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根本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治理模式 XX县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实1 践,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根据上级业务部门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的建设标准,结合我县实际有针对性制定治理

3、措施。 XX县区为黄泛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南部高,北部低,自南向北微倾斜。土壤质地分为砂壤、中壤、重壤三种。水资源主要由地下水、地表水、引黄客水三方面组成。地下水资源丰富,浅层地下水开采条件较好。在治理过程中,我们采取“以井保丰、引黄补源的灌溉方式,以新打机井和维修旧井为主,大力开展节水灌溉,同时搞好开挖疏浚沟渠以及道路、渠系建筑物的建设,开展方田林网,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开展棉、油、芦笋、蔬菜等高效农业种植。 三、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XX县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 时,项目实施与管理也还存在一些制约开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田间

4、道路占用矛盾大 农业综合开发强调集中开发,连片治理,使项目区建设成为 根底设施完善的高标准农田。然而,人多地少是我国的根本国情,我县作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耕地紧缺的程度就更加突出。在项目区框架建设中,由于修建田间道路有时会调整占用耕地,假设遇到顺茬地那么可能占用同一农户很多甚至是全部耕地,这种“一家受损,全村得利的情况尤其不好处理,个别行动过激的农民甚 至阻挠工程施工。根据我国农村现行土地政策,重新调整耕地的可能性不大,大局部项目村也没有机动耕地,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又不允许支付占地补偿,这种使局部农民切身利益受损的情况,不仅给项目建设带来难度,往往影响到干群关系,引起上访使农业综合开发这一惠民政

5、策在少数农民心中打了折扣。 (二)农民筹资投劳落实难 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执行“一事一议政策,但议事 容易,落实困难,特别是在经济比较落后和基层班子软弱的村更显突出。虽然土地治理项目自筹资金只占中央财政资金的20%,但我县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还不够兴旺,农民收入相对较低,自筹资金和以物折资难度非常大。此外,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力大多在外打工,在家务农的多是老弱妇孺,出义务工也很难得到响应。随着工程招标制的推行和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标准的提高,项目工程大局部由专业队伍施工,农民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的时机不多,即使参与了,效果也不佳。比方,同样是开挖地下节水管道沟,由农户自行开挖不但宽度深度难以统一,而

6、且沟的走向不直,而用专业的挖沟机施工,不但标准质量高,效率更是人工的好几倍。因此,农民筹资投劳不仅执行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还助长了弄虚作假的风气,不利于农业综合开发健康开展。 (三)工程运行管护难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成资产移交后,一些乡镇虽然也制定了管护制度,并层层签订了工程管护责任书,但管护工作不到 位,保存率和完好率偏低的状况还是存在。在局部项目区,建成3年-4年后的树木存活率不到70%,田间道路、节水管道出水口等工程的损坏程度也比较严重,并且受损工程不能得到及时维修。究其原因:一是工程产权和管护主体呈多样性,难以统一管理。有的产权归集体所有,有的归个人或法人,由于产权归属不同,造成管

7、护主体各异。例如,有些机井、田间道路、节水管道等工程为农民集体财产,由村集体进行管护,而林木大多数随地走,确认为农户所有并负责管护,管护主体分散,难以管理;二是重建轻管,管护意识差,群众对与己无关的工程不加保护,常使局部工程受损;三是管护追偿难以实现,对损坏现象的调查取证困难,对损坏行为不能实行有力的惩治;四是管护队伍和管护机制不完善。大局部项目区缺少稳定的管护队伍,管护人员的误工补贴或报酬难以落实,工程的日常维护不能正常进行,当出现较大损坏时再进行维修,必然增大费用支出。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努力化解田间道路占地矛盾 农路建设占用农民耕地的问题是比较棘手的,应从两个方面综合加以解决。一是国

8、家应逐步完善土地治理项目的相关政策,与其他行业项目接轨,制定占地补偿政策,提出具体的和适宜的补偿标准;二是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妥善解决农路占地问题,并耐心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尽最大努力取得项目区农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二)切实解决农民筹资投劳落实难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筹资投劳落实难的问题,建议国家进一 步降低土地治理项目中农民筹资投劳比例。我们在调研中感到,项目区农民对筹资投劳比例偏高的反映较为强烈,尽管目前自筹资金的比例只占中央投资的20%,但随着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标准的提高,自筹资金的绝对数量没有减少。因此,建议将自筹资金比例降到占中央财政资金的10%以下。但是,降低自筹资

9、金比例仍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彻底解决的方法是取消农民筹资投劳比例在政策上的硬性规定,我们可根据具体项目和项目区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县以下自筹或农民筹资投劳,自筹资金多少可作为项目竞争立项的条件之一,积极性高的乡镇可优先立项。 (三)完善机制切实做好工程管护工作 建立健全管护制度,是做好工程管护工作的前提与根底,而 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专业管护队伍。以项目村为单位,每个村都成立一个管护小组,负责该村所有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的管护。管护队要与乡镇或项目村签订管护责任书,明确报酬、职责和奖惩,一般工程管护期为三年,建议扩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费的开支范围,允许从中列支管护人员的报酬或误工补贴,从而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第6页 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实验报告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