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公开选拔中层干部情况的调查报告2023年以来,全市系统共提拔任用正科级干部13名、副科级干部28人。现在全区在职副科级干部11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95人,占86.4;有初级以上职称的66人,占60;35岁以下11人,占31.8;36-45岁之间72人,占65.5;46岁以上27人,占24.5,全区在职干部平均年龄为42.13岁。 采取“公开选拔的方法选人用人,在系统还是首次。究竟方法与步骤是否科学公平?这种方法选人效果如何?今后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最近,我采用走访、座谈、侧面了解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使我对公开选人用人问题进一步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受到了启示。 一、主要做法
2、 一是公开竞争程序。先后出台了关于公开竞争县级局副局级干部工作方案、关于公开选拔县级局一把手工作方案,严格按照自愿报名、资格审查、能力测试、民主测评、演讲辩论、组织考察、公示等十二道关口和程序,坚持公开选拔,引入竞争机制,不断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化、透明化程度,使得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 二是加强监督管理,把好干部选拔“四关。一是把好考察关。提高考察标准,包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把德、廉放在首要位置;拓宽考察领域,对考察对象的工作圈、生活圈、交友圈进行全面考察,不仅注重8小时之内,更注重8小时之外的考察;广泛征求意见,包括单位领导班子意见、群众意见和纪检监察部
3、门意见。二是把好廉洁关。纪检部门在参与全面考察的根底上,重把廉洁关,认真填写廉洁鉴定,对人才提拔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三是把好公示关。各类人才提拔任用前,实行公示制度,扩大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四是把好试用关。对提拔对象实行任职试用制度,经考察不胜任或违反廉洁规定者,取消其提拔资格。 三是建立配套的制度。建立完善干部选拔制度的同时,逐步建立了一些配套制度,包括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票决制、干部推荐责任制、考察责任制、公示制等制度,成为选拔优秀的有机补充。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促进了用人上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有力地冲击了用人上的各种保守观念,打破了员工队伍中存在
4、的“才不外露,静候“伯乐的保守心态。在我国传统文化里,人才就是谦谦君子,不能轻易地显山露水,社会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对擅自冒尖的人和事,持嘲弄和轻蔑的态度。公开选拔,鼓励自我表现,倡导公开竞争,今年我局进行了3次公选,个人自荐83人。公开选拔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原那么,除了必要的根本资格条件限制,不管资排辈,更不迁就照顾,营造一种选好人、真选人、都要选的浓厚气氛,顺应了广阔干部群众的呼声,适应了员工价值和企业价值的统一取向。 二是形成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公开推荐,表达的是民主机制、民众参与、民意公认;公开选拔,表达的是竞争机制,在竞争中比较,在
5、竞争中鉴别,在竞争中取舍。公选作为一种干部选拔方式,从过去的“暗箱操作走向了“阳光操作,从过去的“官场选人走向了“战场选人。这种方式,注重人才的自选性,让人才所在单位部门推荐、发动群众民主推荐、鼓励人才自我推荐,从而给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时机。通过这种方式,“推出的是干部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考出的是干工作的真本领,“测出的是群众公认度,使选出来的人选既有较好的群众根底,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竞争力。 三是在干部评判主体上有了新突破。常言说,兼听那么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公推公选,把评判干部的权力由组织部门单一行使变为组织部门和广阔干部群众共同行使,组织部门由选拔干部的评判者,变为评
6、判规那么的制定者和规那么执行的组织者、监督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干部群众在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评鉴中的主体作用。干部评判主体的转变,使选出来的结果更能表达民意,更为公平公正。 四是产生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净化了选人用人的环境。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实行的是平等竞争,择优选用,重视真才实学,坚持以能力取人,以实绩取人,表达了良好的用人导向,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干部工作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落实。公选使广阔中青年干部的求知欲望大大激发,许多有大专文凭的进修本科,有本科学历的进修研究生课程。同时,过去那种凭资历、熬年头或拉关系、走后门,甚至于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不良风气已越来越没有市场。而踏实工作,勇创业绩,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已成为许多中青年干部的共识。就像不少职工反映的,通过这种方式,破了熬官的梦,断了跑官的路,堵了买官的门。用这种决策机制选人,对干部任用的议论少了,对人事调整的误解和偏见少了,形成了良好的用人导向和舆论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