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调研报告 下面是我们文秘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调研报告供大家参阅。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农村以其特殊的区位优势、特有的经济结构,在全国农村中率先到达小康水平。但同时由高速的经济开展而带来的对卫生与环境的影响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党的xxxx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开展生产、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其中“村容整洁就是对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根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建设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这个良好环境,既包括社会人文环境,也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实现中央提出的“村容整洁要求,既是建设社会
2、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开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切实保护与维持农村良好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境卫生的落后面貌,已成为建设现代文明农村的迫切问题。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我市卫生村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村容村貌整洁,居住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展现了新农村美好的生活景象。但由于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覆盖面广、动态性强、反复性大,我市农村环境卫生仍存在不少问题,不少乡(镇)的卫生脏乱差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治理。这与我市经济社会开展状况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极不适应。 xxxx9年下半年开始,我们组织调研组,用了近一年半时间,对我市x
3、xxx、xxxx、龙门、惠东四个县(区)八个乡镇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了调研,通过现场走访、座谈、查看资料等方式,着重从环境卫生组织管理情况、清扫保洁机制、经费投入情况,街镇主要街道及农贸市场卫生、公共厕所卫生、村镇垃圾收集清运及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困难等方面,了解了目前我市农村卫生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先后到我省高要、江西安远、寻乌等地学习取经,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二、我市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取得的成效 调查中我们发现,以xxxx秋长为代表的不少街镇,通过将环卫业务由街镇向农村延伸,大大改善了乡镇环境卫生面貌,使环境卫生管理和新农村建设相得益彰,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环境卫生根底设施建设得
4、到加强。围绕建设优美、舒适、协调和谐的人居环境,以提高村根底设施水平为重点,近几年来,不少村镇逐步配套完善了村里的道路、排污、公厕、垃圾清运车、垃圾池及垃圾填埋场等根底设施。仅xxxx秋长就投入250多万元,购置6辆环卫车,150辆手推垃圾车,新增350个垃圾桶,改建垃圾堆放池45个。 (二)环境卫生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大局部街镇均设立了环境卫生管理机构,有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加强了环卫队伍的建设,实现“一村一环卫队伍目标。如xxxx区自xxxx8年以来,在全区20232个行政村建立了环卫队伍,每村至少聘请2名卫生保洁员,由区财政每人每月补助50
5、0元,缺乏局部由街镇自行解决。 (三)综合整治清扫保洁措施落到实处。xxxx区以“三清三化(清污水、清淤泥、清路障,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绿化)作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综合措施,实行环境卫生分片管理,定地段、定人员、定任务、定标准,将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任务包干到人,一日两清扫,全天候保洁,确保垃圾定点堆放、定时清运、日产日清。另外还通过签订责任状,实行“门前三包,约束门店、摊点经营者的卫生行为。在坚持抓好经常性环境卫生管理的同时,该区还将每月农历初一定为“美化家园日,由村镇干部组织群众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我市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主
6、要存在两种模式。一是在乡镇中心区及周边地区,环境卫生被纳入街镇管理的范畴当中,由环卫部门负责;二是绝大多数远离中心区的行政村,环卫部门鞭长莫及,环境卫生管理处于“空白的状态,没有固定经费,没有固定人员、没有完善的制度。导致我市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卫生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很大一局部街镇没有将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与乡镇经济社会开展和城乡统筹开展相结合,只重视经济指标的开展,忽略人居环境的打造。加之街镇政府其他工作繁重,从而导致对农村环境卫生不够重视、工作力度不大,实际效果较差。 二是管理体制不完善。局部区县还没有完善自上而下的农村环境卫生三级管
7、理部门,尤其对中心街镇以外的偏远村镇缺少相应的技术指导,主要依靠村、镇自行管理,没有统一标准的技术和管理体系。以致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不标准、不到位。 三是长效机制不健全。调研中发现,大局部街镇的环境卫生管理仅建立了几项根本的清扫制度,在长效管理的机制建设上显得非常薄弱。比方对清扫保洁人员的考核、对各项环境卫生指标的检查评比、对群众反映卫生问题的处理等机制均未建立。管理时紧时松,脏乱差问题时有反弹。 (二)农村环卫资金投入缺乏,根底设施建设严重缺位 目前,我市市政建设均由区县财政投入,而街镇除了局部主要道路由区县财政拨款建设之外,其余根底设施建设绝大局部是由乡镇财政自行负担。由于乡镇财政本身较困难
8、,需要投入的根底设施建设工程多,因此对环境卫生根底设施的投入,显得力不从心,从而造成了乡镇农村环境卫生硬件投入的严重缺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表达村容镇貌的根底设施缺乏。不少乡村道路仍是泥沙路面,每逢下雨泥泞难行,下水道缺乏或不通畅,以致污水横流,影响市容卫生。 二是没有标准的垃圾收集系统,不少乡镇还没有统一布点设立集中堆放垃圾的垃圾桶或垃圾池,使生活垃圾不能做到日产日清,村镇道路两侧,公共场所等处垃圾随地堆积,有的村民将垃圾堆放在田基或房前,有的倒入河道岸边任雨水冲走。有的乡镇虽有垃圾收集点,但为敞开式设计,起风时垃圾满天飞舞,下雨时垃圾臭气熏天。尤其对死禽、死畜未经消毒集中填埋处理,
9、易引起疾病传播。 三是公厕建设缺乏,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本次调研中发现不少乡镇厕所未经无害化处理,粪便直接外排;或者虽有化粪池,但设计不合理,无法到达无害化的要求,而且粪便滤液下渗,严重污染环境。 四是大局部乡镇总体建设规划滞后,村镇新房建筑缺乏统一规划,零星分散,建房与道路、排水、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极不配套,影响后续建设与开展。 (三)农村环卫管理工作任务逐年加重,环卫工作人员严重缺乏 随着乡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各乡镇普遍存在现有环卫保洁力量和能力缺乏的困扰。尤其是经济兴旺的乡镇,环境卫生的管理压力更加突出。环卫人员任务加重,收入却无法增加,影响环卫人员的积极性。各乡
10、镇因经费限制,无法增加环卫人员。另外,环卫设施落后,清运工具破旧,使环卫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四)环境卫生管理法规宣传不到位,农村健康教育开展不够 绝大局部乡镇缺乏对卫生法规的宣传、健康教育的普及和健康促进的推广,村民自觉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不高,环境卫生意识淡薄,对垃圾的危害认识不够,乱扔杂物、乱倒垃圾、乱泼脏水、随地吐痰、成心损害环境卫生设施的现象严重,导致生活环境恶化,影响村容村貌。 (五)垃圾数量猛增,垃圾处置方法原始 调研中我们还发现,随着生产的开展,农村垃圾构成也如城市一样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丢弃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垃圾中不可降解物所占的比例迅速增加
11、。而村民处理这些新垃圾的方法一般就是深埋,或是把废品垃圾燃烧掉,或者干脆将河塘等当成“天然垃圾场不做任何处理随意堆放,这些未经任何处理的垃圾,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影响了村民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 四、我市农村环境卫生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导致当前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环境卫生根底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原因的局限和经济体制条件的制约,基层政府提供环境卫生根底设施的能力非常薄弱,缺乏资金投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现有设施条件,加之缺乏有效的公共效劳投融资机制和政策,农村环境卫生根底设施建设总体上比较落后。以致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反弹性大,形成恶性循环。
12、 二是农村与城市统筹开展脱节,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无政府状态。农村大局部地区环卫机构不健全,没有建立专门的环卫队伍,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环境卫生未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三是局部乡镇基层领导对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关系认识缺乏,他们以开展经济为首要目标,比较看重有形的经济利益,而往往忽略潜在的环境危害。在他们看来,只要经济开展了,一切问题都能解决,环境卫生好坏无关紧要。 四是农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总体较低,他们对于卫生的保护认识仅限于自家的范围,而普遍缺乏环境卫生意识,尤其缺乏公共卫生意识,没有保护和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自觉性和自律性差,加上一些不
13、卫生的传统生活习惯,使农村的环境卫生工作很难开展。 五、外地整治农村环境卫生的成功经验 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是很多地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我市xxxx秋长、肇庆高要等不少地方在这方面都有了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近年来,XX县区委、市政府为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以建立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网络系统为突破口,切实完善城乡环境卫生根底实施,大力开展以“四有一无(“四有既有一批环境卫生根底实施,有一支专业环境卫生保洁队伍,有一个科学合理的乡镇、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系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一无既街镇、农村村内和周边,辖区内国、省、县市道两侧,主要河
14、道、水体及岸边无暴露垃圾、陈旧垃圾)为内容的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把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作为事关民生的大事来抓,作为顺民意、暖民心的德政工程来抓。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四套班子成员全体参与,深入村镇,挂钩蹲点,现场调研,现场指导,抓落实,抓整治,形成了农村环境卫生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使整治工作能迅速有效地在全市得以推进。 (二)斥资千万力推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改善进程。XX县区按照“政府补助、农民自助、部门扶助、社会赞助的原那么,采取市财政补一点、村组集体收入拿一点、市场运作筹一点、社会人士出一点、工商企业捐一点的方法,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投入
15、格局,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尤其是改变以往传统做法,以奖代补,市财政安排了近千万元资金按各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考核得分情况按月分配扶持资金和兑现年终奖励,调动了乡镇的积极性。 (三)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由政府行为引导为全民行动。过去抓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往往是临时突击和被动应付的短期行为,总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卫生面貌。XX县区政府通过主动调控,以“千村万户环境卫生为切入口,狠抓农村环境卫生改善,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整治带来的成果,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明意识和环境卫生意识,提高了他们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通过舆论监督,对整治措施不落实,环境卫生状况差的村镇进行公开曝光,引起社会关注,催促相关村镇进行整改,形成了环境卫生整治人人支持、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气氛。 (四)因地制宜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根据各村镇不同的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区域环境,XX县区给予了相对灵活的处理方法,使全市形成了多元化的环境卫生整治模式。各村镇都建立了环卫队伍,配备了环卫人员,制定了环卫制度,完善了环卫设施,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了基层党委、政府落实科学开展观政绩考核内容,实现了农村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