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进就业、保持社会稳定5那么范文 强化职业培训,促进稳定就业 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近些年来,企业的用工、劳动者的就业更是与职业培训的开展息息相关。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成为企业生存的核心竞争力,职业培训作为促使人力资本增值的有力手段对企业的开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根本情况 长期以来,XX县区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职业培训工作,根据我市实际和开展需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技持职业培训、开展职业培训、推动职业培训,取得了一定成效。劳动者技能素质明显提高
2、,市场化、社会化的职业培训体系初步形成,职业培训规模不断扩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逐步完善。截至目前,全市技工学校开展到2所,在校生800人,年招收技校生300人;就业训练中心1所,年培训2720人;各类职业培训机构6个,年培训各类社会急需人才2022余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受到用人单位、学校和劳动者的普遍认可。今年以来,全市有162023人次通过各类培训和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其中高级技能人才开展21人。 二、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经济社会开展要求相比,我市的职业培训特别是技工教育仍然比较薄弱,一些长期制约职业培训开展的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一是技术工人供求总量矛盾
3、和结构矛盾共存。一方面,不少企业还存在重文凭、轻技能,重科技人才,轻技能工人的现象,企业宁愿花高价招收博士、硕士和学士,也不愿给技术工人适当的薪酬,致使人才使用与岗位需求脱节;另一方面,职工个人片面追求高学历,对学习技术、提高技能热情不高。从目前人力资源市场中技能人才供需情况看,结构性矛盾十分锋利,甚至出现了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断层现象。二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培训新机制还没有其正建立。随着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加快开展、新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不断推进,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上也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但由于市场信息与学校办学之间灵敏性的差异、成熟专业建立的周期长、投入大等原因,导致职业
4、教育专业调整往往滞后于经济结构变化,专业调整跟不上用人单位的需求,造成了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较差,出现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就业难的现象。三是职业培训的市场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随着全国高等院校扩招步伐加快,录取比例逐步提高,高中毕业生接受学历教育的时机增加,将使得技工院校面临着更加剧烈的生源竞争。四是社会上还存在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技能培训的现象。将技术工人当成体力劳动者,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工人和干部的身份差异依然存在,对技术工人缺乏认可,技术人员享受不到人才应有的待遇。 三、几项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的投入,努力改善培训条件。要加大对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培训
5、的投入,进一步调整就业再就业资金的使用方向,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要局部用于职业培训。要研究制定职业类院校融资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支持职业培训事业的开展,鼓励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吸纳社会资金用于学校建设。企业要按规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要全部用于职业技能培训。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职业培训的能力。一耍根据我市经济和社会开展需要,结合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转移培训实际,加大就业资金用于实训补助的力度,重点技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着力提高职业培训根底能力建设。二要对现有职业技能培训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对已有培训机构通过评审认证等途径引导其参与企业用工的培训,并要突出与我市产业需求相一致的职业技能
6、培训。在市区,由政府统筹,依托企业、社区效劳中心等建立技能培训基地。在农村,把职业培训平台向乡镇劳动保障效劳中心一级延伸,使有培训需求的农村劳动力能就近参加培训,减少农民因参加培训而增加的一些不必要的生活方面的开支,提高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三是发挥企业在职业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在加强对本企业职工培训的同时,承担起接收在校学生实习的工作,并为学校建立定点生产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 (三)加强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力量。一是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国家和省、市财政经费组织的师资培训,通过参加集中培训和组织教师到企业跟班顶岗实践锻炼等方式,培养一批技工院校骨干教师,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深化技工院校用人和分配制度改草,加强骨干教师的引进力度,大幅度提高他们的相关待遇,确保职教师资引得进、留得住。要通过认证和资质评定的方法,积极鼓励引导培训机构聘请优秀师资到由社会兴办的培训机构担任专、兼职师资,提升这些由社会力量兴办的培训机构的师资水平。 (四)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职业培训与劳动就业的联系。全面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挥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者就业和技能成才过程中的导向作用,引导和推动企业面向生产效劳岗位需要,结合工作过程和生产现场对劳动者的能力和业绩进行评价。同时,要结合开发就业岗位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需要,开展好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