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韵京畿直隶文化】 直隶文化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交通、信息的中心,而环绕在北京周围,那么是古老而充满现代活力的河北省。自元代建都北京至明、清,河北省先后为中书省、京师和直隶省,地位显赫,一直担负着拱卫京都的使命。中文将都城周边的区域称“畿,河北因之被称为“京畿之地或“直隶重地,呈现出鲜明的“京畿文化特色。 中国经历了数千年封建社会的开展,不同朝代由于中心区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秦汉唐文化之于陕西,宋文化之于河南,明文化之于南京,清文化虽发起于关外,入关后统治中心在北京,但其遗迹最多、烙印最深、保存最完整、类型最丰富那么是在河北。 河北的清文化遗存丰富,有清代第二政
2、治中心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大型皇家狩猎场木兰围场,有清代封疆最权重位高的衙署保定直隶总督署,北方最大的书院保定莲花书院和定州贡院,有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寝清东陵和清西陵,有塞外军事、商贸重镇张家口、古驿站鸡鸣驿和坝上皇家畜牧场,有清末洋务运动的标志性企业、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开平煤矿,有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第一条干线铁路芦汉铁路、第一条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修建的京张铁路,有中国最早实行军事正规化教育、培养出大批中国军政要员的北洋行营将弁学堂后更名保定军校,有最早宣布向外国人开放的避暑胜地、被誉为中国近代旅游发祥地的北戴河海滨、“自开商埠秦皇岛港,有写出旷世奇书红楼梦的清代大文学家曹雪芹
3、,编撰四库全书的一世才子纪晓岚,有兴盛于清并走向世界的吴桥杂技、沧州武术和广府太极,有著名的保定、正定、顺德、大名、宣化、河间、广平等府城 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了河北省以快速开展的根底,如今河北省充分利用环绕北京、得天独厚的地缘条件,在效劳北京的同时,与北京构成了合作、交流、竞争、互动的良好开展格局,在资源、物流、信息等多方面交融、互补、共赢、共享,充分利用梯次度差、实现京津冀区域协调开展,展现出强劲的开展势头和美好的开展前景。 避暑山庄 始建于1703年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寺庙群,历史上是清王朝的陪都,是北京以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今天,它是世界文化的遗产,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它集
4、天下景色于一园,移天缩地于一方,以其博大的构思,倾诉着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的恢弘主题。在避暑山庄的周围以众星拱月之势,构筑着宏伟壮观的寺庙群,以巨大的体量、堂皇的色彩和飞扬的态势,衬托、渲染、辉映着山庄,蕴含着清朝三代帝王的治国思想,见证着建立多民族国家和平共处秩序的历史进程。 帝王陵寝 跨越两个半世纪时空的清王朝,在最后凝固成两处帝王们的陵寝,即唐山遵化的清东陵与保定易县的清西陵。它们记载着清王朝曾经的辉煌与衰败,共同构筑出目前我国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整、布局最为合理、种类最为齐全的皇家地下陵寝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始建于公元1661年,总面积约78平方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
5、、体系最为完整、布局最为得体的皇家陵墓群,15座陵寝群共葬有皇帝、皇后、嫔妃、阿哥、公主等161人。清西陵为雍正所辟,占地800多平方公里,拥有14座陵寝、宫殿千余间,石雕建筑百余座。 直隶总督署 有清一代,河北作为京畿要地,与北京血脉相连,数次关乎国家命运转折的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保定的直隶总督署,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历史上为八督之首,亦被称为省府第一衙门。自雍正八年至清朝灭亡,180年间,直隶总督凡99任、75人,皆为国家重臣。因此,也有“一座总督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 因畿辅之利,保定教育昌明。雍正十一年直隶总督李卫奉旨于保定肇建莲池书院,雍正帝曾六次巡视书院,曾国藩曾
6、于此写下著名的劝学篇示直隶士子。光绪二十八年,袁世凯又在保定创办“北洋行营将弁学堂,至辛亥革命止,共创方法政、测绘、军需等各类学堂16所。保定军校,为近代中国培育了一万多名军官,其中,1800多人有将军军衔,被誉为中国近代军事的摇篮。 新畿辅 中国和世界正在一起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河北与北京,同样被裹挟在这时代的大潮之中,破浪前行。 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国内生产力布局由南向北的变化,“大北京战略、“新畿辅概念的相继提出,天津“一轴两带城市空间规划的设想,以及河北在交通、产业、生态、空间布局等方面积极对接京津的政策实施,都在不断刷新着人们对这一区域未来的期望。京津冀都市圈,占地183704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占全国总人口的5.79,占全国经济总量的9.7%。将自身定位为京津冀开展“第三极河北,正伴随着中国经济新一轮开展的强烈脉动,迸发着崭新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