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笔杆子以文筑初心,功夫在诗内2023年笔杆子以文筑初心,功夫在诗内 对于从事材料工作的同志而言,初心就是忠诚奉献,担当就是以文辅政,最终就要看行动。沉浸于撰文办事,偶尔翻唐诗宋词,想想历代文人墨客在九江吟诗作赋一万多首,特别是自古有一千多位诗人相聚登上九江庐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对于从事材料写作,从这些“诗内”可以得出一些启示、品出一些真谛、悟出一些要诀。 一、读书不觉已春深 “读书不觉已春深”,是说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就到了春末。这首诗出自唐代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全文为: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这首诗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要珍惜
2、时间,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从事材料写作,亦是如此。 一要长期积累。无论是世情、国情、党情、社情,还是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都要广泛积累储备,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央作出的一些重大决策部署、出台的一些重要文件精神,要做到常学常新,悟深悟透。 二要平时练笔。俗话讲:“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强调了多练的重要性。写材料也一样,感官上的看与认识上的想、口头上的谈与书面上的写是有干差万别的。如果平时不练不写,一旦材料任务来了,不会作诗只会吟,也只能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三要临阵磨枪。从事材料写作的同志,大多是“杂家”,而不是“专家”。平时的学习可能很泛,一些专业领域的
3、知识不一定清楚。如果要写专业性很强的文稿材料,对这方面的部署要求、文件精神、趋势现状等相关知识,也要临时突击、赶紧猎取,正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二、五岳寻仙不辞远 “五岳寻仙不辞远”出自唐代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意思是攀登五岳寻仙问道不畏路远。从事材料写作,一定要像“寻仙”一样,不辞辛劳,加强调查研究。当年毛泽东同志历时一个月,徒步700公里,足迹遍及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5个县对农民运动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才有了后来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有些人对调查研究不以为然,认为网络一搜、键盘一敲、鼠标一抖,就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如果是这样复制出
4、来的材料,更多的是闭门造车、空穴来风,是没有太多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就是“没有灵魂的”。如何通过调研来寻“仙”? 一是盯着重点寻。对中央和地方正在推进的重点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调查研究,重点寻找上级与下级、理论与实践、本地与外地等方面的最佳结合点,为推动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二是紧扣难点寻。对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一些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要深入一线“解剖麻雀”,用行动消除距离,用脚步丈量民情,争取把政策吃得更透、把问题找得更准、把思路理得更清、把对策想得更实。 三要围绕亮点寻。既找外地的经验亮点,从“他山之石”提炼“干货”,也找本地的工作亮点,从基层实践总结“鲜货”,为领导决策提供
5、参考。 三、东谷笑言西谷响 “东谷笑言西谷响”出自晚唐时期诗人马戴的题庐山寺,大意可理解为在东边的峡谷说说笑笑,西边的峡谷马上就会有回响。用来形容材料写作再贴切不过了,因为搞材料要与领导的思想观点同频共振,做到“身在兵位,胸为帅谋”。 一是从领导的要求中领会意图。领导的要求是根据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的指示,本单位的情况以及相关环境的影响等得出来的,在听取领导要求时,要善于抓住重点,触类旁通,提高材料观点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二是从领导的言行中捕捉观点。在与领导一起调研、参加会议等过程中,要注意准确记录领导的所讲所思,对一些非正式场合的谈话和交流、平时比较零碎的看法和意见,既要“听其言
6、”,也要“观其行”。如果没有机会随同聆听,可以通过录音整理来收集资料。 三是从领导的工作中发掘信息。对领导亲自撰写的文稿,阅读各种文件、报刊时作的批示,以及对各类文稿材料提出的修改意见等,要悉心研究、揣摩推敲。当然,材料写作尽管是遵命性写作,但这并不意味着起草过程只是简单地传递、记录领导的意图,而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地延伸领导的意图,有遗漏的予以弥补,有偏差的予以校正,使之系统化、具体化。 四、手持青竹拨层云 “手持青竹拨层云”出自王阳明的游东林次邵二泉韵,从字面上来理解,手拿一杆青竹把天上的层层云雾拨开,去看一看究竟是什么一番景象。用这句诗来形容材料写作,就是在动笔之前要先拨开层
7、层云雾,然后再来厘思路、列框架、爬格子。究竟要拨开哪些云呢? 一是出于什么目的?目的,是材料的灵魂。每篇材料都有特定的目的性,它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要么是动员部署、解决问题,要么是报告情况、说明原委,要么是提出建议、给出对策,等等,不管是哪一种,首先都要搞清楚为什么而写,才能万变不离其宗,直奔靶心而去,而不是“王顾左右而言他”。 二是有些什么对象?听众和读者是谁,他们想知道什么、了解什么、获得什么,这也是事先必须弄明白的。一般来讲,材料可分为上行、平行和下行三种,不同的对象形式不同、要求不同、口吻不同,必须有意识的从受众的角度找到切合点,千万不能混为一谈。 三是用在什么场合?所写的材料,是讲话
8、用的还是汇报用的,是座谈用的还是见面用的,是坐主席台用的还是圆桌会上用的,是室内用的还是室外用的,等等,都要区别对待。比如,见面和室外用的材料,更多要方便记忆和发挥。只有把这些云雾拨开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五、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的题西林壁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写材料特别是领导讲话也是如此,不同角度会呈现不同形态,所谓“文无定法”。但如何像匡庐一样,于不同视觉中成就奇秀甲天下?关键要把握好一个“度”字。 一是立意的角度。写材料最忌讳的就是千篇一律,如果一个材料年年写,一个格式、一种形式、一套模式,“年年岁岁花相似”,那就会听着打瞌睡、看着两
9、眼花。必须在立意上变风格,要么观点独树一帜,要么框架别具一格,要么内容耳目一新,这样才能引人入胜。 二是逻辑的法度。注重考虑文章前后的逻辑、虚实的逻辑、篇章的逻辑、段句的逻辑等。比如,有些材料要“实写”,不实就空洞无物,不能服人,必须用数据和事例说话;有些材料可“虚写”,无虚便就事论事,没有深度。此外,在字句的着墨、标题的打磨、段落的摆布上,有时也要考虑“黄金分割点”,比如有的材料必须“好菜先上”,好的句子和观点要“开门见山”,才能“先声夺人”。 三是思想的高度。这是材料的灵魂所在,必须通过问题的深层剖析、本质的深刻揭示、规律的深入把握、见解的深透阐述来提炼,给人以启迪和共鸣。有时,还可以赋予
10、一些文学色彩、理论色彩、情感色彩,善于用比喻、对仗、借代等修辞来增强材料的生命力,用警句、故事、例证等方式来增强文稿的可听性,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刻为浅显、转枯燥为生趣。 六、千年苦守不离去 “千年苦守不离去”出自清醇一滴香,相传吕洞宾修道成仙后,长住庐山仙人洞,千年苦守,只为清醇一滴香。专门从事文稿工作十多年,感觉写材料也是一种坚守,一种修行。 一要甘当熬更守夜的“苦行僧”。对写材料的同志而言,要么在加班,要么在加班的路上。周末,本可以陪伴家人,却要加班;深夜,本可以恬然入睡,却要通宵;假日,本可以游历风景,却要待命。大稿要稿急稿一来,吃工作餐、泡方便面、睡上下铺是常态。干这样的差事,必须吃得了苦,苦中寻乐,以苦为乐。 二要甘当精耕细作的“孺子牛”。有人讲,写材料是一个“手艺活”。业精于勤荒于嬉。必须发扬“工匠精神”,从立意、框架、标题,到提法、句子、标点等,都要精益求精,就像黄牛耕田“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耕一垄良田,换一番秋藏。 三要甘当冲锋陷阵的“臭皮匠”。俗话讲“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从事公文写作特别是写讲话材料,往往涉及面广,要经过几个人攻坚,几道关定夺,必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也只有这样的“群狼战术”,才能确保文稿的高质量高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