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150 CCS B 52 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 22/T 33102021 池塘生态养殖水质调控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water quality control of pond ecological farming 2021-11-26 发布 2021-12-15 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22/T 3310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2、。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莉芳、刘新宇、夏长革、全亚男、邹瑞兴、刘艳辉、何景毅、赵静、周桂清、王洪鹤。DB22/T 33102021 池塘生态养殖水质调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池塘生态养殖水质调控的程序。规定了环境条件、调控技术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记录与档案等追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池塘生态养殖水质调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22213
3、-2008 水产养殖术语 NY/T 2798.13-2015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13部分:养殖水产品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DB22/T 1650 漂白粉水产养殖使用规范 DB22/T 1880 池塘鱼类安全越冬技术规范 DB22/T 2522-2016 北方精养池塘鱼菜共生操作技术规程 DB22/T 2706 水产养殖中生石灰使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213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生态养殖 eco-farming 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
4、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来源:GB/T 22213-2008 中 2.15 3.2 生物浮床 biological floating bed 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养殖,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改善养殖水体和生态环境的一种设施。DB22/T 33102021 2 3.3 生物絮团技术 biofloc technology 通过人为向养殖水体中添加有机碳物质(如糖蜜、葡萄糖等),调节水体中的碳氮比(C/N)提高水体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利用微生物同化无机氮,
5、将水体中的氨氮等含氮化合物转化成菌体蛋白,形成可被养殖对象直接摄食的生物絮凝体,能够生态友好的解决养殖水体中腐屑和饲料滞留问题,实现饵料的再利用,起到净化水质、减少换水量、节省饲料、提高养殖对象存活率及增加产量等作用的一项技术。4 池塘生态养殖水质调控技术流程图 池塘生态养殖水质调控程序分为2个阶段。其中调控技术分为3个步骤。程序流程图如图 1 所示。图1 池塘生态养殖水质调控技术流程图 5 环境条件 DB22/T 33102021 应符合 NY/T 2798.13-2015 中的 3.1.1 的规定。6 调控技术 6.1 物理方法 6.1.1 机械增氧 6.1.1.1 配备设备 可选用下列任
6、意一种设备:a)养殖池塘按照每亩 0.5 kw1.0 kw 的标准配备增氧机。b)按照每亩 0.2 kw 的标准配备微孔增氧设备。6.1.1.2 增氧方法 6.1.1.2.1 自动控制增氧设备,当溶解氧低于 5 mg/L 时,自动启动。6.1.1.2.2 人工控制增氧设备,遵循“三开两不开”原则:a)在晴天高温季节,中午开机 3 h4 h;阴天时次日清晨开机;阴雨连绵时半夜开机;b)傍晚不开机;阴雨天白天不开机;c)白天太阳光强、温度高、久晴无雨,应早开、多开增氧机。6.1.2 水体交换 6.1.2.1 水源、水质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应符合 GB 11607 规定。6.1.2.2 水深 春季
7、池塘水深为 0.8 m1.2 m;夏秋季节池塘水深为 1.5 m2.0 m,在高温季节应加深到 2.0 m2.5 m;冬季池塘水深 2.5 m 以上。6.1.2.3 加换新水 加换新水,可有效调节水质,且温差不得超过 3,并符合下列要求:a)加注新水:6 月9 月,每 7 d10 d 注水 1 次;早春和晚秋每 10 d15 d 注水 1 次,每次注水 20 cm30 cm;b)更换池水:当透明度低于 20 cm 时,应抽出老水 1/31/2,然后注入新水。当发生泛池、池水恶化也应及时注水或大量换水;c)越冬池加注新水:应按照 DB22/T 1880 执行。6.2 化学方法 6.2.1 清塘
8、6.2.1.1 生石灰清塘 应按照 DB22/T 2706 执行。DB22/T 33102021 4 6.2.1.2 漂白粉清塘 应按照 DB22/T 1650 执行。6.2.2 定期施用生石灰 根据水质情况,在高温季节,每 15 d30 d,水深 1.0 m 的池塘每亩全池泼洒生石灰 10 kg20 kg。6.2.3 化学增氧 特殊情况下使用,常用化学增氧剂及用法见表 1。表1 常用化学增氧剂 名称 用量(g/m3)用法 作用 过氧化钙 1.0 全池泼洒 增加池水溶解氧,降低水体中的氨氮,提高水体pH,沉淀有机物和胶体。过碳酸钠 0.0750.15 全池泼洒 增加池水溶解氧 过硼酸钠 1.0
9、 全池泼洒 增加池水溶解氧 6.3 生物方法 6.3.1 科学混养 根据主养鱼品种,合理搭配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一般主养鱼占 70%80%,搭配的滤食性及其它杂食性鱼类占 20%30%。6.3.2 使用微生态制剂 在水温 25 以上,选择晴天上午,定期施用 EM 菌、乳酸菌、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微生态制剂,可参照商品说明书使用。6.3.3 应用生物絮团技术 6.3.3.1 养殖品种 滤食性的鲢、鳙和杂食性的鲤、鲫等养殖品种为宜。6.3.3.2 碳源的种类 糖蜜、红糖、葡萄糖、淀粉、谷物等。6.3.3.3 碳氮比 适宜碳氮比为 10:1 20:1。6.3.3.4 注意事项 a)采用
10、生物絮团技术应不停的曝气,保持充足的溶解氧和水体搅拌性;DB22/T 33102021 b)碳源的补充宜少量多次使用,每周补充 1 次为宜;c)水温 15 35 时,可形成生物絮团,20 30 为宜;d)高温季节谨慎使用。6.3.4 设置生物浮床 6.3.4.1 浮床的制作 按照 DB 22/T 2522-2016 中的 6.1 执行。应安装水培植物根系保护网。6.3.4.2 生物浮床种植植物 包括菜、粮、花、果等,例如空心菜、水芹菜、生菜等;6.3.4.3 种植方法及管理 按照 DB22/T 2522-2016 中的 6.4 执行。6.3.4.4 注意事项 栽培植物浮床覆盖率以10%20%为宜。7 记录与档案 做好池塘生态养殖水质调控的记录,并建立档案,及时归档。档案保存期不少于 3 年,做到可追溯。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