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B53/T 447.12012 BMY 牛 第 1 部分:品种 2012-12-01 发布 2013-03-01 实施ICS 65.020.30 B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35938-2013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53/T 447.12012 I 前 言 DB53/T 447BMY牛分为以下部分:第 1 部分:品种;第 2 部分: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第 3 部分:人工授精技术规范;第 4 部分:胚胎移植技术规范;第 5 部分:体外胚胎生产技术规范;第 6 部分:饲养管理规范;第 7 部分:饲草加工调制技术规范;第 8 部分:育肥技术规范;
2、第 9 部分:疾病防治技术规范;第 10 部分:档案管理;第 11 部分:胴体生产、评定及分割技术规范。本部分为DB53/T 447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亐开兴、黄必志、袁希平、王安奎、刘建勇、金显栋、和占星、杨国荣、王喆、张继才、赵刚、曹兵海、昝林森、许尚忠、李俊雅、王雅春、杨章平、王根林。DB53/T 447.12012 1 BMY 牛 第 1 部分:品种 1 范围 DB53/T 447的本
3、部分规定了BMY牛的品种特征、生产性能、种牛等级鉴定、良种登记等内容。本部分适用于BMY牛的品种和种牛等级鉴定。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BMY 牛 是指由婆罗门牛(Brahman)、莫累灰牛(Murray Grey)和云南黄牛(Yunnan Yellow cattle)三个品种杂交后经横交选育形成,用三个品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命名,具有耐热、抗寄生虫、产肉性能高、繁殖性能好等特性,适应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的肉牛品种。2.2 宰前重 肉牛屠宰前禁食24 h、禁水12 h后的活重。2.3 胴体重 肉牛屠宰后去除头、皮、尾、内脏(不包括肾脏和肾脂肪)、腕、跗关节以下四肢及生殖
4、器后的重量。2.4 屠宰率 畜禽活重(屠宰前禁食24 h、禁水12 h后活重)和宰后胴体重量的比率。2.5 净肉率 胴体剔骨后净肉(包括肾脏和胴体脂肪)占屠宰前绝食24 h后活体重的百分比例为净肉率。2.6 眼肌面积 第1213肋骨间背最长肌的横切面面积(cm2)。2.7 大理石纹 肉牛发育到一定的生理成熟阶段在小肌束之间形成的脂肪沉积,这种沉积沿小束肌肉走向分布成树枝状图案,酷似大理石的图案条纹,反映出肌肉肌间脂肪含量的多少和分布均匀情况,与肌肉的多汁性、风味及嫩度等密切相关。2.8 相对育种值 DB53/T 447.12012 2 以群体公牛子女的生产性能平均值为100,将所测公牛子女的生
5、产性能平均值与群体公牛的生产性能平均值进行比较所得的相对比值。2.9 体高 亦称鬐甲高,即鬐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高度。2.10 体斜长 肩端前缘到坐骨端外缘的直线距离。2.11 胸围 沿肩胛后角量取的胸部垂直周径。2.12 腹围 沿腰角前缘量取的腹部垂直周径。2.13 臀围 从一侧膝关节前缘绕臀到另一侧膝关节前缘的水平围长。2.14 肉用指数(beef performance index,简称 BPI)肉牛成年时个体活重(kg)与体高(cm)的比值。2.15 坐骨端宽 两侧坐骨端外突的水平宽度。2.16 良种登记 将符合本品种标准的优良种畜的系谱、体型外貌、照片和生产性能等资料以个体为单位进行
6、登记保存。3 品种特征 BMY 牛体型中等,各部结合良好,细致紧凑;毛色以红、黑、灰为主。四肢较长,蹄质坚实,尾细长。头稍小,多数无角,耳大,眼明有神;颈细长;公牛胸垂发达、脐垂尤为发达,肩峰明显,背腰平直,胸宽深,胸肋开张,廓大而圆;母牛胸垂明显,乳房匀称,乳头大小适中,被毛细致,乳静脉明显。BMY 牛成年公牛体高、体斜长分别为 139.2 cm7.4 cm 和 167.9 cm13.2 cm,母牛为 126.4 cm6.5 cm和 162.7 cm10.4 cm;成年公牛体重 700 kg1000 kg、母牛 450 kg700 kg。4 生产性能 4.1 肉用性能 BMY 牛初生重公犊
7、31.0 kg4.2 kg,母犊 29.2 kg5.7 kg;36 月龄公牛体重 620 kg 以上,母牛 400 kg以上。在维持饲养标准 170%的条件下,12 月龄24 月龄日增重公牛 1.1 kg、母牛 0.9 kg,24 月龄屠宰率公牛 63%、母牛 59%,净肉率公牛 54%、母牛 51%,眼肌面积公牛 85 cm2、母牛 70 cm2。肉质细嫩、DB53/T 447.12012 3 多汁,大理石纹明显。公牛的 BPI 为 5.370.51,母牛为 4.010.34。4.2 泌乳性能 在常规饲养条件下,BMY牛的泌乳期为245 d305 d,产乳量为752.23 kg133.22
8、kg。4.3 繁殖性能 母牛初情期8月龄10月龄,初配年龄12月龄或体重在250 kg以上,发情周期为21 d(17 d23 d),发情持续时间为12 h27 h,妊娠期为282 d。公牛18月龄或体重在300 kg以上可配种或采精。5 种牛等级评定 5.1 外貌评定 5.1.1 按附录 A 中表 A.1 的要求对 BMY 牛进行外貌评分。5.1.2 BMY 牛的等级评分及换算按附录 A 中表 A.4 进行评定。5.1.3 凡有肢势不正、狭胸、凹背、凹腰、弓背、草腹、尖尻、立系、卧系等缺陷且表现严重者,不评定等级。5.2 体尺评定 5.2.1 按照附录 A 中 A.5 的规定测量 BMY 牛的
9、体尺。5.2.2 按附录 A 中表 A.2 对体尺进行等级划分。四项体尺标准,按等级最低的一项确定等级。5.2.3 按附录 A 中表 A.4 将体尺等级与所得分数段比较来划分。根据体斜长、胸围、坐骨端宽等数值确定分值;体尺数值超过特级下限值时,按体斜长、胸围、坐骨端宽等项中最低一项在特级下限分值的基础上加分,结合参考其它两项数值,体斜长每增加 1 cm 加 1.5 分,胸围每增加 1 cm 加 1.0 分,坐骨端宽每增加 1 cm 加 3 分。5.3 体重评定 5.3.1 按附录 A 中表 A.3 的要求对 BMY 牛进行体重等级评定。5.3.2 按附录 A 中表 A.4 将体重等级折合为分数
10、,再按所得分数区间划分等级。体重在各等级之间的给分依体重的实际数值大小而相应变化;体重超过特级底限时,在特级给分底限分值的基础上加分,公牛每增加 15 kg 加 1.0 分,母牛每增加 10 kg 加 1.0 分。5.4 综合评定 5.4.1 后备种公牛和后备种母牛综合判定 5.4.1.1 后备种公牛和后备种母牛的综合评定指数根据外貌、体尺和体重三项指标,各性状依其重要性进行加权,其加权系数为:外貌=0.3、体尺=0.3 及体重=0.4。综合评定指数按式(1)计算:I=0.3W1+0.3W2+0.4W3 .(1)式中:I综合评定指数;W1外貌评分;W2体尺评分;W3体重评分。DB53/T 44
11、7.12012 4 5.4.1.2 按附录 A 中表 A.4 将综合评定指数换算成综合等级。5.4.2 种公牛的综合评定 5.4.2.1 以后裔测定为主,如未经后裔测定,可按外貌、体尺和体重三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定。5.4.2.2 种牛后裔测定采取相对育种值及同期同龄比较法,按附录 B 执行。5.4.2.3 根据附录 B 中 B.2 计算相对育种值,相对育种值 110%以上者为良种公牛。5.4.2.4 根据附录 B 中表 B.1 确定公牛等级。5.4.3 种母牛的综合评定 5.4.3.1 按照附录 B 的规定,采取相对育种值进行评定。5.4.3.2 根据附录 B 中 B.2 计算相对育种值,相对育
12、种值在 100%以上者为良种母牛。5.4.3.3 根据附录 B 中表 B.1 确定母牛等级。6 良种登记 6.1 良种登记的条件 6.1.1 BMY 牛的良种登记按照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种畜禽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规定执行。6.1.2 良种登记的种公、母牛应符合下列条件:a)种公、母牛综合评定等级为特级;b)种公、母牛必须健康无病,繁殖力正常;c)种公、母牛的父母等级在一级及以上。6.2 良种登记办法 6.2.1 凡符合上述条件的种公、母牛,公牛年龄应在 36 月龄以上,母牛在 24 月龄以上,由核心群、扩繁场(点)填写良种登记表(参见附录
13、C 中表 C.1)上报 BMY 牛育种委员会审查。6.2.2 申请登记的种公、母牛,须附(35)寸左侧全身彩色照一张。6.2.3 经审查合格的良种公、母牛,由 BMY 牛育种委员会统一编制良种登记号,并上报省级相关主管部门审查备案。6.2.4 已登记的良种公、母牛,如有死亡或淘汰,应及时上报 BMY 牛育种委员会备案,并上报省级关主管部门备案。相 DB53/T 447.12012 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BMY 牛外貌、体尺、体重评分与等级换算 A.1 BMY牛外貌评分表 BMY牛外貌评分表见表A.1。表A.1 BMY 牛外貌评分表 单位:分 公牛 母牛 项 目 满分条件 满分 评分 满
14、分 评分 外形特征 品种特征明显、毛色纯正;皮肤柔软有弹力,被毛纤细而光滑;公牛雄性特征明显、性欲旺盛,肩峰明显,颈胸垂发达、脐垂尤为发达;全身肌肉明显;母牛胸垂明显。15 15 头颈部 公牛头大,额平直,颈部粗而厚实;母牛头清目秀,颈长适中。颈部垂皮发达,直至胸前。15 15 鬐甲 公牛鬐甲高而宽,肩峰明显;母牛鬐甲较低。9 7 前躯 胸 胸宽而深,前胸突出,垂皮发达,肩长而斜,肩胛宽平。6 6 背腰 背部宽长;腰部宽而平直,长短适中,背腰结合良好。6 6 中躯 肋骨 肋骨开张不外露,公牛腹部呈圆筒形,母牛腹部匀称,不下垂。5 5 腿、尻及尾 尻部长宽而平、肌肉发达,后腿肌肉丰满;公牛为粗壮
15、有力;母牛尾细长。10 10 后躯 生殖器 公牛睾丸两侧对称,明显下垂,发育良好。母牛乳房发育良好,乳头长而距离宽,乳静脉粗而明显,分支多,前后延伸附着良好,被毛细致。9 11 肢蹄 肢蹄端正结实,两肢间距宽;蹄质坚实,蹄壁光滑,蹄缝严实。10 10 整体结构 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肉用体型明显,体躯长而宽深,发育良好。公牛头型宽短、颈粗,肩峰高耸;母牛头型清秀、颈长短适中,被毛浓密、细致。15 15 合 计 100 100 A.2 BMY牛体尺等级评定表 BMY牛体尺等级评定表见表A.2。其中体高、体斜长、胸围、臀围等按照A.5.1规定的方法测定。DB53/T 447.12012 6 表A.2
16、 BMY 牛体尺等级评定表 单位:cm 性别 公 牛 母 牛 年 龄 等级 体高 体斜长 胸围 臀围 体高 体斜长 胸围 臀围 特级 145 165 201 125 130 146 177 120 一级 141 161 195 122 127 141 173 118 48 月龄 二级 135 158 193 120 128 133 167 115 特级 141 160 196 122 130 140 171 117 一级 136 155 189 115 127 134 170 110 36 月龄 二级 130 152 184 110 123 132 166 108 特级 130 139 187 115 125 133 168 105 一级 127 135 182 110 122 130 165 103 24 月龄 二级 124 130 178 98 118 127 160 100 特级 122 130 155 104 115 125 159 100 一级 117 124 148 100 112 120 155 96 12 月龄 二级 113 121 145 94 107 116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