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TCACM 1374.149-2021 猪苓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2635827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0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CACM 1374.149-2021 猪苓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TCACM 1374.149-2021 猪苓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TCACM 1374.149-2021 猪苓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TCACM 1374.149-2021 猪苓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TCACM 1374.149-2021 猪苓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TCACM 1374.149-2021 猪苓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CCS C 05 团体标准 T/CACM 1374.1492021 猪苓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of Polyporus Umbellatus 2021-10-15 发布 2021-10-15 实施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会 发 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CM 1374.1492021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猪苓规范化生产流程.2 5 猪苓规范化生产技术要求.4 5.1 生产基地选址.4 5.2 蜜环菌.

2、4 5.3 蜜环菌菌枝.6 5.4 蜜环菌菌材.6 5.5 猪苓种苓.7 5.6 栽培.7 5.7 有害生物防治.9 5.8 采收.9 5.9 产地初加工.9 5.10 包装、放行和储运.9 附录 A(规范性)禁限用农药名单.10 参考文献.1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CM 1374.149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

3、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顺星、李兵、张集慧、王云强、魏建和、王文全、王秋玲、杨小玉、辛元尧、王苗苗。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CM 1374.1492021 1 猪苓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猪苓的规范化生产流程,规定了猪苓的生产基地选址、蜜环菌、蜜环菌菌枝、蜜环菌菌材、猪苓种苓、栽培、有害生物防治、采收、产地初加工、包装、放行和储运等阶段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猪苓的规范化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4、,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扦样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16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202872006 农用微生物菌剂 LY/T 1276 割灌机 声功率级的测定 LY/T 1678 森林食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 T/CACM 1374.12021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通则 植物药材 中国大型菌物资源图鉴(2016 版)中原农民出版社 中国药用真

5、菌图志(2013 版)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3 术语和定义 T/CACM 1374.1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规范化生产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的要求,实施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优质安全的生产过程。3.2 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CM 1374.1492021 2 为实现中药材生产顺利、有序进行,保证中药材生产质量,对中药材生产的基地选址、种子种苗、种植或野生抚育、采收与产地初加工以及包装、放行与储运等,所做的技术规定和要求,是实施中药材规范

6、生产的核心技术要求和实施指南。3.3 菌材伴栽 infested wood stick cultivation 以蜜环菌侵染的壳斗科木椴作为营养源进行的猪苓栽培。菌材伴栽中的“菌材”为广义菌材,包括生产菌种直接作为菌材(5.2.5)、菌枝为菌材(5.3)和椴木培养的菌材(5.4)等三种形式。狭义的菌材特指 5.4 中的蜜环菌菌材。3.4 半野生栽培 near wild cultivation 半野生栽培是将菌材、猪苓种苓伴栽于适宜于蜜环菌生长的灌木旁,蜜环菌与灌木须根建立共生关系,并从中吸取营养成分,供自身和猪苓菌核的生长发育,以实现降成本而增加产量的猪苓栽培方法。4 猪苓规范化生产流程 猪苓

7、的规范化生产流程见图1。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CM 1374.1492021 3 猪苓规范化生产流程:关键控制点及参数:图 1 猪苓规范化生产流程图 东北、华北、西南、西北等地域均可栽培;海拔 900 m1600 m 的山区,坡度 2050;沙壤土,富含腐殖质;土壤温度不低于 8;含水量5060、pH 值在 5.06.7;附近有壳斗科或桦木科树林 猪苓种苓选择人工栽培或野生的黑苓 蜜环菌菌种生长速度快,菌索分枝多,外壳厚皮层薄,菌索粗壮、内部充满菌丝。继代培养不宜超过 4 代,及时复壮 青冈树或桦树枝条,直径 1.0 cm1.5 cm,长 2 cm3 cm;枝条:麦麸为3:1,水适量;1

8、21 灭菌 3 h,超净工作台接种蜜环菌。20 25 培养 50 天60 天,菌索长满培养瓶,并侵入枝条木质部,液体变为蜜黄色胶状样 青冈树或桦树枝条,直径 1.2 cm,长 6 cm10 cm。3 月8 月,坑穴多层培养:60 cm60 cm30 cm 坑,从下往上依次摆放 1 cm 厚树叶、树枝、生产菌种、树枝、薄沙土,重复 6 层8 层,盖 6 cm8 cm 厚沙土及树叶,培养 40 天60 天 菌材栽培用木椴直径 5 cm10 cm、长 40 cm50 cm;半野生栽培用木椴直径 4.4 cm6 cm、长 15 cm25 cm,砍鱼鳞口。坑穴多层培养:树叶、树棒菌枝、沙土的顺序重复叠加

9、 4 层5 层,盖土 6 cm10 cm,树叶适量 菌材伴栽:坑穴或贯通沟,每穴 3 根5 根菌材或 3 根菌材 2 根木棒或 35 根木棒加 1 瓶2 瓶生产菌种或当量菌枝,0.25 kg0.5 kg 猪苓种苓,树叶、腐殖质和沙土厚度约 3 cm5 cm 半野生栽培:海拔 1000 m1600 m 的山区,次生的小灌木薪炭林且有密集交错的粗细树根。坑穴深约 13 cm15 cm,见树根为好;每穴放适量菌枝或短菌棒,0.2 kg0.4 kg 猪苓种苓 防动物拱食、人畜踩踏;除草;预防旱涝;加盖树叶 栽后 3 年5 年采挖,春、秋两季均可 清洗去除杂质,铺开、自然晾晒干燥或低于 60 的鼓风干燥

10、 不应使用磷化铝和二氧化硫熏蒸 防止异物混入、污染、雨雪淋湿等 环境检测 猪苓种苓、蜜环菌菌种选择、鉴定和检测 生产菌种 菌枝 菌材 菌材伴栽或 半野生栽培 采挖 产地初加工 放行 生产基地选址 栽后管理 运输 包装和储存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CM 1374.1492021 4 5 猪苓规范化生产技术要求 5.1 生产基地选址 5.1.1 产地选择 猪苓适宜栽培的地域较广,东北、华北、西南、西北等地均可栽培。5.1.2 地块选择 应符合以下要求:a)地块应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海拔、坡度、提供有机质的植物、土壤、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b)栽培基地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源

11、限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生产区域;c)海拔 900 m1600 m 的半阴半阳的二阳坡或海拔 1700 m3500 m 的偏阳坡范围内的山区均可,尤以海拔 1200 m1600 m 的山区栽培最为适宜;d)适宜选择半阴半阳的二阳坡地,坡度在 2050之间;e)半野生栽培的林地树种以壳斗科和桦木科树种最适宜;f)栽培地土壤以沙壤土最适合;g)土壤温度 8 9(距地面 5 cm)时,新苓生长开始;当地温达到 12 以上时,菌核生长旺盛,若温度继续上升,生长也随之加快;秋末冬初低温低于 8,则生长基本停止,猪苓进入休眠期;h)相对水含量在 5060、pH 值在 5.06.7 之间

12、则适合猪苓生长。5.1.3 环境检测 按照 GAP 要求,基地的大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土壤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环境通用要求应符合 LY/T 1678 的规定,生长期间应持续符合标准的要求。5.2 蜜环菌 5.2.1 菌种选择 可选用与猪苓共生的蜜环菌类群,如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Vahl)P.Kumm.)、高卢蜜环菌(A.gallica)和奥氏蜜环菌(A.ostoyae)等,应与中国大型菌物资源图鉴和中国药用真菌图志收载的形态特征一致。如使用农家品种或选育品种应经过鉴定,其品质应符合 5.2.2 的要求

13、。5.2.2 菌种质量 合格的蜜环菌菌种应具备以下特性:蜜环菌菌丝、菌索生长速度快;菌索分枝多,生长势强;菌索的外壳较厚而皮层较薄;菌索粗壮且髓部疏松菌丝丰富;荧光较强。5.2.3 菌种的保藏 5.2.3.1 生产中采用斜面菌种胶塞低温保藏法,即在无菌条件下,以马铃薯琼脂糖培养基(potato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CM 1374.1492021 5 dextrose agar,PDA)斜面试管(棉塞)培养蜜环菌菌种,再将棉塞换成灭菌的胶塞,用蜡封口,置 4冰箱中保藏,一般不超过 6 年8 年。5.2.3.2 无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发棒”的方式保藏,即 5.4 的菌材培养方式,可将蜜环菌

14、菌种延续1 年2 年。继代应控制在 4 代内。5.2.4 菌种退化与复壮 5.2.4.1 蜜环菌经数代无性繁殖后易退化,表现为:菌索外壳极薄而皮层厚,失去弹性,易碎;中心髓部菌丝极少,有的菌索呈空壳;培养获得率降低;荧光减弱。5.2.4.2 最优的复壮方法是培养优良蜜环菌菌株的子实体,分离组织或孢子,选择生长旺盛、发光度强、生长快、发酵培养得率高的菌株以更换退化的菌株。复壮的菌种应符合 5.2.1 和 5.2.2 的要求。5.2.5 生产菌种 5.2.5.1 生产菌种培养方法 选壳斗科的青岗树或桦科的桦树的枝条,直径 1 cm 1.5 cm,切成长 2 cm3 cm 小节,枝条水洗至无杂质,装

15、瓶,加净水至稍过枝条,121灭菌 3 h;冷却至室温后,无菌条件下接入蜜环菌种(应符合 5.2.2 的要求)。25室温、避光培养。5.2.5.2 生产菌种质量 生产菌种无污染;蜜环菌菌索已从瓶口生长至瓶底,菌索粗壮、分枝多且生长旺盛,蜜环菌菌索全部长满枝条,即菌索侵入枝条木质部,瓶中液体变为黄或褐色胶样状。5.2.5.3 标签、包装 5.2.5.3.1 每批生产菌种应挂有标签,标明品种、生产单位、菌龄、等级、数量、生产日期、批号、标准号、检验证书号等。5.2.5.3.2 单层直立放置在塑料麻袋或纸箱中,包装(袋)箱应该结实牢固并设有透气孔,最小规格包装及外包装应符合 GB 202872006

16、的相关规定。5.2.5.4 检验方法 目测法进行外观检验。比对法进行质量检验。5.2.5.5 检验规则 每批产品交收前,生产单位都要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内容包括生产菌种的质量、标志和包装。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后方可验收。同一生产单位、同一品种、同一包装日期的生产菌种作为一个检验批次,抽样应符合 GB/T 3543.2的规定。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CM 1374.1492021 6 5.2.5.6 判定规则 若检验结果符合 5.2.5.2 的要求,则判该批生产菌种为合格。若检验结果不符合 5.2.5.2 的要求,允许对不合格项目重新取样复测,复测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5.2.5.7 检疫、运输 按照 GB 202872006 规定进行检验,跨县级行政区域调运种苗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出运手续,并应附有农用微生物菌剂检疫证书。运输过程应防止雨淋、日晒及高温。气温不宜低于 8。向上放置,轻装轻放,避免培养瓶倒置和破损。不应与对生产菌种有毒、有害的其它物品混装、混运。5.2.5.8 贮存 生产菌种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防止日晒雨淋,避免不良条件的影响。5.3 蜜环菌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