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0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 33/T 3732014 代替 DB33/T 373.1-2006,DB33/T 373.2-2006 青梅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Prunus mume 2014-07-08 发布 2014-08-08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3/T 373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33/T 373.1-2006无公害青梅 第1部分:产地环境要求、DB33/T 373.2-2006无公害青梅
2、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与DB33/T 373.12006,DB33/T 373.2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增加了术语和定义(3);直接引用 LY/T 1678森林食品 产地环境通用要求替代 DB33/T 373.1-2006无公害青梅 第1 部分:产地环境要求;在建园中,增加了园地基础设施的相关内容(4.2);在品种选择中,增加了青梅主栽品种简介(附录 A);在定植中,修改了定植穴规格(见 5.1,DB33/T 373.2-2006 中的 4.2),增加了栽后管理(5.6);在肥水管理中,根据幼树、结果树、衰老树分别规定了施肥时间、施肥量和施肥方法(6.4
3、.1、6.4.2、6.4.3);在树体管理中,增加了修剪方法和高接换种(8.2.1、8.2.5);在采收与贮运中,增加了采收时期(10.1);增加了档案管理(11);增加了标准化生产模式图(12)。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长兴县林业局、长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政、沈泉、费健斌、刘彬、刘金方、毛桃、潘国良、陈海。DB33/T 373.1-2006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T 373.1-2002。DB33/T 373.2-2006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T 373.2-20
4、02。DB33/T 3732014 1 青梅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梅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建园、定植、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运、档案管理及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我省青梅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LY/T 1678 森林食品 产地环境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结
5、果枝 直接着生花或花序并能开花结果的枝条。3.2 拉枝 调整枝条角度和方位的措施。3.3 抹芽 将枝条上萌发的芽抹去。3.4 摘心 摘去新梢先端幼嫩的部分。3.5 DB33/T 3732014 2 短截 剪去枝梢的一部分。3.6 疏剪 将枝条从基部疏除。3.7 回缩 在多年生枝条上短截。3.8 幼树 从苗木定植成活到开花结果这段时期的树。3.9 结果树 从开始结果到开始出现大小年直至产量明显下降期的树。3.10 衰老树 从产量明显下降开始到大部分植株不能正常结果以及死亡的树。4 建园 4.1 园地选择 宜选择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且排水通气良好,pH 值 4.56.5 的低丘缓
6、坡或平地。年平均温度 15 18,年平均降水量 900 mm2 000 mm,花期平均气温 5 以上。产地环境应符合 LY/T 1678 的规定。4.2 园地基础设施 4.2.1 道路 应按地形设置主干道和辅助道,主干道路面宽3 m5 m,辅助道路面宽1 m2 m。4.2.2 排灌系统 宜建蓄水池等灌溉设施。排水沟渠应保持通畅,雨季不积水。4.2.3 防护林带 DB33/T 3732014 3 选用适应性强、生长迅速、防护性能好、树冠直立,且与青梅无共生性病虫害的树种。防护林宜设在道路两侧及园地四周。4.2.4 生产管理用房 应建有生产管理用房,果品用房应与农药、化肥和施药器械等用房分开。4.
7、3 品种选择 4.3.1 主栽品种 应根据立地条件和经营目的选用优良品种为主栽品种。青梅主栽品种参见本标准附录A。青梅苗宜选择地径1 cm以上良种壮苗。4.3.2 授粉品种 根据主栽品种花期确定相近的授粉品种,应选择授粉结实率高的优良品种作为授粉品种,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配置比例为4:1。5 定植 5.1 整地 平地或坡度10缓坡地宜全垦整地,深度30 cm 以上;坡度10的坡地须修筑梯田或鱼鳞坑。定植穴规格0.8 m 0.8 m 0.6 m,每穴施1 kg2 kg 腐熟饼肥或施腐熟栏肥5 kg,加钙镁磷肥0.5 kg与土拌匀,覆土10 cm待种。5.2 定植时间 11月上旬至翌年3月上旬。5.
8、3 定植密度 应根据不同的品种特性和立地条件确定,每亩(667)栽植33株42株,株行距4 m 4m或4 m 5m。5.4 栽植 栽种时应扶正苗木,适当浅栽,分层踏实。栽后根部适当覆土,形成“龟背状”。梅苗嫁接口须露出土墩上面。5.5 定干 距地面40 cm50 cm 留6 个7 个饱满侧芽定干,剪口应平滑倾斜。5.6 栽后管理 栽植后浇透定根水。及时检查成活情况,出现死苗应补栽。6 肥水管理 6.1 中耕除草 DB33/T 3732014 4 每年5月、9月各进行一次中耕除草,深度5 cm为宜。6.2 林下复合经营 幼树期选择有利于养地肥地且与青梅无相同病虫害的浅根性矮杆作物或豆科植物,如花
9、生、大豆等进行套种。套种植物应在树冠以外。6.3 水分管理 干旱季节应及时灌溉,并做好土壤保墒。雨水较多季节应及时排水防涝。6.4 施肥 6.4.1 施肥方法 在树冠滴水线处,采用环状沟施或放射沟施肥。施肥深度化肥20 cm,有机肥30 cm以上,施后覆土。6.4.2 幼树 定植当年新梢抽发后每株追施尿素0.1 kg。第二年至结果初期萌芽前每株施三元复合肥0.5 kg。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施基肥,株施饼肥1.0 kg或厩肥5 kg10 kg,加钙镁磷肥0.5 kg1 kg。6.4.3 结果树 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树势和结果量而定。年施肥以3 次为宜,12月上旬至1月中旬施花前肥,施肥量为
10、三元复合肥20kg/亩(667m2)40 kg/亩(667m2);5月中旬至6月中旬施采后肥,施肥量为三元复合肥60 kg/亩(667m2)80 kg/亩(667m2);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施基肥,施肥量为厩肥1500 kg/亩(667m2)2000 kg/亩(667m2)或饼肥150 kg/亩(667m2)200 kg/亩(667m2)。6.4.4 衰老树 施肥管理应以恢复树势为目的。年施肥以3 次为宜,12 月上旬至1月中旬施花前肥,施肥量为尿素150 kg/亩(667m2)加三元复合肥10 kg/亩(667m2)20 kg/亩(667m2);5月中旬至6月中旬施采后肥,施肥量为三元复合肥
11、60 kg/亩(667m2)80 kg/亩(667m2);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施基肥,施肥量为厩肥1500 kg/亩(667m2)2000 kg/亩(667m2)或饼肥150 kg/亩(667m2)200 kg/亩(667m2)。6.4.5 根外追肥 4月下旬至5月初,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加0.3尿素液2 次3 次,间隔7 天10 天。7 花果管理 7.1 授粉 现有授粉品种不足时,选取亲和力高、结实率高的品种花粉,于花期用喷粉器或喷雾器连续进行2次3次人工喷粉;或于花期每亩梅园放养蜜蜂箱。7.2 疏果 4月上旬疏果,每一短果枝留1 个2 个果,中长果枝每5 cm6 cm留1 个果。8 树
12、体管理 DB33/T 3732014 5 8.1 整形 以自然开心形为宜,主干高40 cm60 cm,均匀分布3 个4 个主枝,6 个8 个副主枝,25 个30 个大侧枝,树高控制在2.5 m 以下。8.2 修剪 8.2.1 修剪方法 8.2.1.1 生长期修剪 从春季萌芽后到落叶前,整个生长季节内进行,主要方法有摘心、抺芽、拉枝等。8.2.1.2 休眠期修剪 从落叶后到翌年春季萌芽前进行,主要方法有疏剪、短截、回缩等。8.2.2 幼树 定植当年的秋末冬初进行第一次定形修剪,主枝40 cm50 cm 处短截,并调整其分枝角度,使3个4 个主枝在不同方位均匀分布,与主干的基角呈4550。对较直立
13、的强枝或大枝采用拉枝法开张角度。第二年后,每年秋末冬初进行修剪,在主枝上培育第一副主枝和第二副主枝,形成丰产骨架。8.2.3 结果树 采果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及时疏除过密枝、细弱枝和病虫枝等,改善树冠内部通风透光条件;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剪除徒长枝、枯枝和病虫枝,对超过30 cm的长果枝短截1/41/3,根据树势,适当疏删短、中果枝。8.2.4 衰老树 根据树体衰老程度,适当回缩或饱满芽处短截,促使萌发新枝,形成健壮树冠。8.2.5 高接换种 对衰弱树、劣树进行截干或截大枝处理,选择适合当地生产的优良品种作为接穗进行嫁接。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
14、,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创造不利于害虫害孳生而有利于种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保持梅园生态平衡。优先采用营林措施、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9.2 防治方法 9.2.1 营林防治 加强梅园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及时清园和修剪,冬季剪除病虫枝和枯枝,集中烧毁处理,清除病虫源和传播源,改善梅园环境。DB33/T 3732014 6 9.2.2 物理防治 9.2.2.1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9.2.2.2 应用诱捕器、粘虫板等诱集灭杀天牛、蚜虫、蛾类等害虫。9.2.3 生物防治 9.2.2.3 保护利用瓢虫、寄生蜂、食蚜蝇等天敌。9.2.2.4 选用生物源农药防
15、治病虫害。9.2.3 化学防治 加强病虫发生动态的监测与预报,适时用药。农药使用应符合 GB 4285、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不应在采收前 30 天喷施任何药剂。9.3 主要病虫害防治 青梅主要病虫害见防治方法参见本标准附录B。10 采收与贮运 10.1 采收时期 采收时期根据其用途而定。制作脆梅类的,应在5月上旬,果实充分肥大,果皮表面出现光泽,种仁已形成且充实,约七成熟时采收;制作软梅类的,应在5月中旬,果皮表面颜色开始退绿,约八成熟时采收;制作梅酱类的,应在5月下旬,果皮表面颜色略呈黄色,八成以上成熟时采收;制作乌梅干的,应在六月上旬,果实充分黄熟,有少量自然脱落时采收。
16、10.2 采收方法 以人工采摘为主,轻摘轻放。10.3 贮运 采摘后尽快装运,不宜堆放。11 档案管理 建立完整、真实的青梅生产栽培全过程档案资料,主要包括栽培地位置、面积,投入物品名称、来源、数量、使用方法、使用时间,青梅种植管理、收获、处理和销售等内容,长期保存。12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青梅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参见本标准附录C。DB33/T 3732014 7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青梅优良主栽品种简介 A.1 长农 17 果实圆形,大小整齐美观,平均单果重25.07 g;果皮深绿色;果肉厚,肉质紧而脆,汁少,味酸,无苦涩味,含可溶性固形物7.0,总酸量3.72;核较小,果实可食率90.5。品质上等。结果性能好,退绿期5月30日至6月10日成熟。该品种树势健壮,抗逆性强,早结果,丰产稳产。果大,品质佳,适于鲜食和加工各种梅制品。综合性状优良。A.2 萧山大青梅 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21.7 g;果皮深绿色;果肉质地紧密而细,汁中,味酸,无苦涩味;含可溶性固形物6.8%,总酸量4.31%;核中大,果实可食率87.3%。品质上等。花粉量大,自花结实率高,果实退绿期5月17日至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