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3.100C 52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国家 职 业 卫 生 标 准GBz/T240.7-2011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7部分:皮肤致敏试验Pr o c e d u r e s a n d t e s t s f o r t o x i c o l o g i c a I e v a l u a t i o n s o F c h e l i c a Is Pa r t 7:s k i n 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 t e s t11-OB-19发布2012-03-01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发布GBz/T240.7-2o 11
2、曰根据 中 华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制定本部分。GBz/T砰0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现分为以卞四十四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第3部分:急性经皮毒性试验;第4部分:急性吸人毒性试验;第5部分: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T第6部分:急性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第7部分:皮肤致敏试验;第8部分: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第9部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第10部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第11部分:体内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第12部分:体内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第13部分:哺乳动物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第14
3、部分: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工一第15部分: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第16部分:亚急性经皮毒性试验;第17部分:亚急性吸人毒性试验;第18部分: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第19部分: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第20部分:亚慢性吸人毒性试验;第21部分:致畸试验;第22部分:两代繁殖毒性试验;第23部分: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第24部分:慢性经口毒性试验;第25部分:慢性经皮毒性试验;第26部分:慢性吸人毒性试验;第27部分:致癌试验;第28部分:慢性毒性/致癌性联合试验;第29部分:毒物代谢动力学试验;第30部分: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局部淋巴结法;第31部分:大肠杆菌回复突变试验;第32部分:酵母菌基因突变试验
4、;第33部分: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第34部分:枯草杆菌基因重组试验;第35部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程序外DNA合成(UDS)试验;第36部分:体内哺乳动物外周血细胞微核试验;亠刖GBz/T240.7-2011 第j 7部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第38部分:体内哺乳动物骨髓细胞姊妹染色体交换试验;第39部分g 精子畸形试验;一第如部分:繁殖/生长发育毒性筛选试验;第41部分:亚急性毒性合并繁殖/发育毒性筛选试验;第妮部分:一代繁殖试验;第43部分:神经毒性筛选组合试验;第d。部分:免疫毒性试验。本部分为GBz/T240的第7部分。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部分
5、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部分起草单位|贵阳医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拄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洪蜂1潘雪莉、李朝林、孙金秀、侯粉霞、刘海龙。GBz/T240.7-2o 11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7部分:皮肤致敏试验1 范围GBZ/T240的夺部分规定 了动物皮肤致敏试验 的 目的、试验概述、试 验方法、评 价报告和结 果解释。本部分适用于检测化学品对皮肤的变态反应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 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所注 日期 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T2
6、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40.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的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1部分:总则3 术语和定义GBZ/T240.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诱导接触 d u c t 二o n e x p o s u r e机体通过接触受试样品以达到诱导产生过敏状态目的的试验性暴露。32 诱 导 期 i n d u c t i o n p e r i o d机体通过接触受试样品而诱导出过敏状态所需的时间。3.3犭 次 犭 乏 招 艮 角 虫 c h a e n g e e x p o s u r e机体接受诱导暴露后,再次接触受试样品的试验性暴露,以确定皮肤是否会 出现过敏反应。4 试验
7、目的确定重复接触化学品对哺乳动物是否可引起皮肤变态反应及其程度。5 试验橛述实验动物通过多次皮肤涂抹诱导接触受试样 品Od、7d、14d(诱导期)后,给予激发剂量 的受试样品,观察实验动物,并与对照动物比较对激发接触受试样品的皮肤反应强度。1GBz/T240.7-20116 试验方法6.1 实验动物和饲养环境6.1.1 动物种属首选健康、成年的白色豚 鼠,体重250g 300g。如选择其他种属,试验者需提供选择的依据。6.1.2 动物实验室和饲养动物实验室应符合国家相维生素C的食物。6.1.3 动物数E和性别动物数量和性别(Bu e h l e r t e s t)和豚求试验组至少只鼠最大反应
8、试验(G豚鼠,对照组至少1鼠,如果试验结果难 以确定受试样品鼠。6.2 试验方法可使用已知的动物出现皮肤过己苯乙巯基苯氨基苯二硝基法至少有30%DER3316.3 剂 逼设 计试验剂量水平可以足以引起皮肤轻度刺激反应的浓度,激发剂量水溶性受试样品可用水或丙酮(激发接触)作介质。可用80%乙醇(诱导接触)6.4 试验步骤6.4.1 局部封闭涂皮法(Bu e h【e r t e s t)动物数:试验组至少20只,对照组至少10只。6.4.1.1 剂量水平在试验中设阴性对照组,在诱导接触时该组仅涂 以溶剂作为对照;在激发接触 时该组涂 以受试样品。对照组动物应与受试样品组动物为同一批。在实验室开展致
9、敏反应试验初期、或使用新 的动物种属或品系时,需同时设阳性对照组。6.4.1.2 诱导接触试验前24h 实验动物背部左侧去毛,去毛范围为3c m 3c m。2;GPMT至x y l c i2-r n e r c a p(e t h y 4-d i n i t动物(2只 3只)的 预试验获得。诱昆肤刺激作用的最高剂量。活性剂作为介质于第0天、第7天、第14天分别将0.2部左侧2c m 2c m 的区域,以2层纱布和物,清除残 留受试样品。6.4.1.3 激发接触6.4.1.4 结果观察与评价在24h、48h 后分别观察分。当受试样品组动物出按表2判定受试样品的6.4.1.5 如果结果GBz/T2
10、40.7-2o l 1m L 0.4m L新配制 的受试样 品(最小刺激浓度)涂布在背1层玻璃纸覆盖,再以无刺激胶带封闭固定6h 后,移去敷贴验组。按表1对局部皮肤反应评敏反应 阳性,并计算致敏率,对照组进行 比较。皮肤反应。用盲法观察对照红肤反夕积贪2时,判为 孩动翅出现2时,判为可以1周后重新激发,用最初的对红斑和焦痂轻微 的红斑明显红斑(严重红斑(肿(-约1c 石注:皮肤致敏程度皮肤致敏反应试致敏率/%注:致敏率是反应评分为1或以上的动物数 占该组动物总数的百分比,I级致敏度没有意义,在实际使用下无致GBz/T240.7-20116.4.2 豚鼠最大反应试验(Gu i n e a g M
11、a x i m i z a t i o n Te s t,GPMT)采用完全福氏佐剂(Fr e u n d Co m p l e t e A曲v a n t,FCA)皮内注射方法检测致敏的可能性。6.4.2.1 动物数试验组至少用10,对 照组至少5只。如果试验结果难 以确定受试样品的致敏性,应增加动物数,试验组20只,对照组10只。6.4.2.2 剂量水平试验剂量水平可以通过少量动物(2只 3只)的预试验获得。诱导剂量为能足以引起皮肤轻度刺激反应的浓度,激发剂量为不能引起皮肤刺激作用 的最高剂量。6.4.2.3 试验步骤6.4.2.3.1 诱导接触(第0天)诱导接触应按如下步骤操作:a)受试
12、样品组:将颈背部去毛区(2c m 4c m)中线两侧划定三个对称点,每点皮 内注射0.1m L下述溶液。第1点 1:1(体积 比)FCA/水或生理盐水的混合物;第2点 耐受浓度的受试样品;第3点 用1:1(体积 比)FCA/水或生理盐水配制的受试物,浓度与第2点相同。b)对照组:注射部位同受试样品。第1点 1:1(体积 比)FCA/水或生理盐水 的混合物;第2点 未稀释的介质;第3点 用1:1(体积 比)FCA/水或生理盐水配制的质量浓度为50%的介质。6.4.2.3.2 诱导接触(第7天)将涂有0.5g(m D受试样品的2c m 4c m 滤纸敷贴在上述再次去毛的注射部位,然后用两层纱布,一
13、层玻璃纸覆盖,无刺激胶布封闭固定48h。对无皮肤刺激作用的受试样品,可加强致敏,于第二次诱导接触前24h 在注射部位涂抹10%十二烷基硫酸钠(SLS)0.5m L。对照组仅用介质作诱导处理。6.4.2.3.3 激发接触(第21天)将豚 鼠躯干部去毛,用涂有0.5g(m L)受试样品的2c m 2c m 滤纸片敷贴在去毛区,然后再用两层纱布,一层玻璃纸覆盖,无刺激胶布封闭固定24h。对照组动物作 同样处理。如激发接触所得结果不能确定,可在第一次激发接触一周后进行第二次激发接触。对照组作同步处理。6.4.2.3.4 观察及结杲评价激发接触结束,除去涂有受试样品的滤纸后24h、48h 和72h,观察
14、皮肤反应(如需要清除受试残 留物可用水或选用不改变皮肤已有反应和不损伤皮肤 的溶剂),按表3评分。当受试样品组动物皮肤反应积分1时,应判为皮肤致敏反应 阳性,按表2对受试样品进行致敏强度分级。4表3 皮肤致敏反应试验评分标准反 应评 分无反应散在或小块红斑1中度弥漫的红斑、轻度水肿严重的红斑、水肿3GBz/T240.7-2o l 17 评价报告除GBZ/T240.1规定的一般项 目外,评价报告还应包括以下方面:a)阳性试验信息,包括阳性对照物1试验方法和试验时间;评分等级系统的简要描述;o 诱导和激发使用的介质,如果不是水和生理盐水,说明使用的理由。任何可能与受试样品反应 或增强、或妨碍吸收的原料均应报告;d)诱导和激发使用受试样品的总量,每次使用的技术;o 结论。8 结果解释试验结果应能得出受试样品的致敏能力和强度,这些结果只能在很有限的范围内外推到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