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39.060 D 59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3142010 九华玉 Jiuhua jade 文稿版次选择 2010-12-30 发布 2011-01-30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1314201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池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九华玉业有限公司、池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传德、吴培慧、李志成、徐观奇、方勤、王曼丽。DB34/13142010 1 九华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九华玉的定义、特征
2、、分类、标识、包装和贮运。本标准适用于九华玉。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6552 珠宝玉石 名称 GB/T 16553 珠宝玉石 鉴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九华玉 jiuhua jade 产于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麓周边的以大理岩为主要成分的玉石。3.2 玉料 jade 未经雕琢工艺加工的九华玉石原料,包括山料和籽料。3.3 玉饰品 jade jewelry 九华玉石材料经过雕琢加工具有一定形态和赋予一定
3、意义的首饰与摆件。4 特征 4.1 鉴定 按照 GB/T 16553 给出的方法鉴定。4.2 矿物组成 DB34/T 13142010 2 九华玉主要由碳酸盐类矿物组成,主要成分为方解石,可含有白云石、蛇纹石、菱镁矿、绿泥石等矿物。4.3 化学成分 方解石:CaCO3;可含有 Mg、Fe、Mn 等元素。4.4 光学性质 4.4.1 颜色 九华玉颜色丰富,常见基本颜色色有:白、青白、青、黄、红、墨,另带有灰褐、橙红、浅黄等杂色。4.4.2 光泽和透明度 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蜡状光泽。透明、半透明至不透明,大多数为微透明。4.4.3 折射率 1.4861.658。4.4.4 吸收光谱 可因不纯净显
4、示吸收。4.4.5 光性特征 非均质体;方解石:一轴晶,负光性。4.4.6 双折射率 冰洲石为 0.172,集合体不可测。4.4.7 紫外荧光 多变。4.5 力学性质 4.5.1 解理 具三组完全解理。4.5.2 密度(2.750.05)g/cm3 4.5.3 摩氏硬度 34。4.5.4 放大检查 粒状结构,可见三组解理发育。DB34/13142010 3 4.5.5 特殊性质 遇盐酸起泡。4.6 工艺特点 4.6.1 质地细腻,手感柔润 4.6.2 坚韧细密,硬度适中 4.6.3 色彩丰富,色泽纯正,浓淡兼备 4.6.4 光滑润泽,抛光性好 5 分类 5.1 总则 根据玉色不同,参照 GB/
5、T 16552,将九华玉分为六大类。5.2 白九华玉 颜色以白色为主,可略泛灰、黄、青等色调,质地致密细腻,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少数透明,大多半透明至微透明状。5.3 青白九华玉 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间的品种,颜色以白色为基础色,带有灰绿色、青灰色、黄绿色、褐色、灰色等浅中等色调,半透明至微透明状,质地细腻致密,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半透明状。5.4 青九华玉 颜色有青至深青、灰青等中等深色调,半透明至微透明状,质地细腻致密,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5.5 黄九华玉 由浅至深不同的黄色调,经常为绿黄色、粟黄色、带有灰、绿等色调,半透明至微透明状,质地细腻致密,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5.6 红九华玉 由于次
6、生作用形成的,受氧化铁、氧化锰浸染呈红褐色,黄褐色、褐黄色、黑褐色等色调,半透明至微透明状,质地细腻致密,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5.7 墨九华玉 颜色呈灰黑黑色,致色因素是因为含有一定量的石墨包体。黑色多呈浸染状、叶片状、条带状、聚集,可夹杂白或灰白色,多不均匀,半透明或微透明状至不透明,质地细腻致密,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6 6 标识、包装、贮运 6.1 标识 DB34/T 13142010 4 6.1.1 九华玉在流通领域必须有质量标识明示。6.1.2 标识内容应包括:品名、质量合格证、注册商标、防伪标识、生产商和销售商名称和地址,执行标准编号。6.1.3 标签标识应印刷清晰,字体工整,易于保存,不易损坏。6.1.4 标签标识应与实物相符。6.2 包装 成品九华玉外包装采用锦盒、精制木盒或仿制木盒内包装,内衬泡沫塑料、绒布或彩锦等软质定型装裱材料。6.3 贮运 6.3.1 装运时须小心轻放,防止重压、碰撞、摔滚。6.3.2 存放在干燥,无腐蚀物(气)的环境中。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