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专题:“美术与书法”博士教育与人才培养SPECIAL TOPIC学科目录调整与中国美术学院的“美术与书法”学科建设封治国摘要新版 学科目录 的出台,是2011年以来中国高等艺术教育规模最大的一次学位学科调整,它完全打破了以往的结构与布局。本文以中国美术学院的“美术与书法”学科建设为例,阐述该校在学科目录调整后的相关思路与举措,通过关于专业博士培养的讨论,介绍中国美术学院在实践与理论复合型博士培养上所走过的路程,并以此说明高等艺术院校保持自身定力和谋求自主发展的重要意义。关键词美术与书法;艺术学;专业博士;实践与理论复合型博士培养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了最新版研究生教
2、育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新版目录”)。在征求意见阶段,该目录曾引发了极为广泛的社会争议和学术讨论,但最终公布的结果表明,一切均尘埃落定。在本次学科目录调整中,“艺术学”门类的变化可谓最大。首先,作为学科门类的“艺术学”(13)竟然与作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1301)相同命名(在征求意见稿中,门类13的表述是“艺术”),这多少令人有些费解。但仔细分析之后,新版的一级学科“艺术学”,并非是对老版“艺术学理论”的命名简化,而是将这一学术型学位不仅设置于理论研究的框架内,也贯穿于各类实践性极为突出的专业学位类别之中。其次,专业学位的地位空前强化。艺术专业硕士学位点由原来的1个调整为6个专业学位类别
3、,这一变化充分表明了对艺术学科实践特性的尊重,也代表了对艺术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的重新理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均平等提升至博士研究生培养层次。在新版目录公布后,国务院学位办立即就本次调整进行了权威解读,突出强调了“加强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科专业支撑”和“进一步推进分类培养”的重要意义。因而,“戏剧与影视”“戏曲与舞蹈”“美术与书法”等新的专业学位类别,均直接体现了上述思想。新版目录公布至今,学术界及各高等艺术院校反应不一,讨论、质疑、争论仍在继续。可以想见,在新目录杠杆的撬动下,任何一个改变都将引发各高校学科建设思路及发展策略的调整。中国美术学院作为国内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近
4、两轮学科评估中表现优异,“美术学”“设计学”均并列“A+”。新版目录公布之后,我校第一时间搁置争议,迅速召集学术委员会及学科建设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以理论务虚会的形式研究对策,院长高世名教授提出“保持定力,主动作为,积极谋划”的战略思路,并先后组织多次专题会议进106美术学报ART JOURNAL2023.01行工作部署。以下就我校“美术与书法”的学科建设工作,略谈几点主要思路和举措。一原学科目录下的“美术学”是中国美术学院“双一流”建设学科。早在1929年,我校便首开中国美术研究生教育之先河,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代表着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学科高度。我校“美术学”曾两度被评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
5、2017年、2022年分别入选教育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我校传统“美术学”学科建设布局,素来以中国画与书法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跨媒体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简称“四学院一中心”)为主要依托。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编制及“十四五”美术学发展规划中,我校进一步明确了以下奋斗任务。以视觉艺术东方学为目标,坚持“全球视野,本土关怀”的双轮驱动策略美术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全面建设以艺术创造为内核、以社会美育为担当的新人文教育体系,筑造“世界艺术与教育的东方高地”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研究与实践高地”。随着“美术学”一级学科变更为“美术与书法”专业学位学科之后,我校没有
6、陷入其中的学术讨论和争论,而是冷静地审视书法学科在中国美术学院的历史与未来,并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将中国画与书法学院进行拆分,适时成立独立的书法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发源地,至2023年正好六十甲子;将书法与美术并列,从另一个意义讲,也是对60年中国书法高等教育发展之路的充分肯定。我院副院长沈浩教授在薪火传承关于书法学科建设的思考一文中谈到了他的观察和思考,他提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开设书法的高等院校已近300所,其中可招收本科生者142所,可招收硕士生者120所,可招收博士生者37所。书法学作为学科目录中的特色专业,依托各高校的学缘和教育特色呈现多元化跨学科的建设状态
7、。不同层次的书法教学设在美术学的有之,设在设计学的有之,设在哲学的有之,设在教育学的有之林林总总。这样的建设状况在一方面体现了书法内涵的丰富性,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书法学专业建设标准的模糊和丧失作为艺术学组成部分的书法学科,其学科主体是书法艺术,以学养书应是书法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强调实践与理论并重,发挥读书养性的潜在作用,立足书法艺术,广泛吸收文字学、金石学、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理论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逐步形成符合书法1沈浩:薪火传承关于书法学科建设的思考,美术观察,2022年第9期,第14、15页。2曹意强:艺术门类的设置与我国创新思维的培养,新美术,2010年第4期,第79页
8、。3请参见东南大学李倍雷在 艺术学科新目录下艺术教育认知 一文中的相关讨论。4关于“总体艺术学”“一般艺术学”“特殊艺术学”“门类艺术学”等概念,请参见甘锋关于“艺术学”设置的几点思考、夏燕靖关于新学科专业目录“艺术学”学科的几点解读 等相关学术论文的讨论。5钟涵:“具象表现绘画”教学观摩记,钟涵艺术文稿选 下册卷四,中国油画院编,2013年,第591页。6司徒立:关于实践类博士生教学的一封信代序,司徒立艺术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8年,第265页。7同上注,第266页。8许江:会通履远绘画基础方法论首届博士毕业展序,转引自 绘画论许江序:重建绘画的辞典,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8年
9、,第2页。9许江:重建绘画的辞典,第3-4页。10周星:关于在中国设立艺术专业博士学位的思考,原载 艺术教育 2017年3月号,转引自“学习强国”网站。107专题:“美术与书法”博士教育与人才培养SPECIAL TOPIC艺术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的专业语言和研究方法,强化书法学科独立存在的立身之本。1中国美术学院成立书法学院,正是基于60年高等书法教育的实践基础。事实上,书法篆刻创作、书学与印学理论研究、书法史与印学史研究、书法教育及书法传播等方向的设置,共同构成了中国美术学院书法教育深厚且完备的学科体系。本次新版目录的调整,为我校的书法教育迈向更高平台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与此同时,我校在杭州市
10、及萧山区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拓新的湘湖校区,并将该校区的办学定位为“国学门”;依托杭州市深厚的文化底蕴,联动南山校区中国画学院、书法学院的师资力量,接续中国艺术的古典道统,活化历史文脉,更为深入地推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和“中国书学”两大学术体系的建构。高世名希望,湘湖将成为我校“中华文明基因工程”的主要策源地。经过多年酝酿与论证,我们将创设汉字、山水、器道、造园四大研究中心,在全球视野下探讨中国人的“视觉国学”。毫无疑问,新版学科目录“美术与书法”的设置,并未成为我校学科建设的障碍,反而促进了我们更加冷静地审视和思考中国美术学院高端学科的发展新路径。二“艺术学”是新版目录下唯一保持了“学
11、”的一级学科,而无论是音乐、舞蹈,还是美术、设计,原先的“学”均被取消,这是引发讨论最为集中的一处变化。刘伟冬等学者认为,以往的“艺术学理论”成为本次目录调整中最具颠覆性的环节,因为它所变更的不仅是命名,而是连研究范畴都作出了规定。早在2011年,当“艺术学”升格为独立门类后,有关“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的争论便极为激烈,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它尤其体现在该一级学科下面始终未能设置二级及以下学科,所谓“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内涵与外延极为模糊。曹意强等学者亦曾强调,即便是所谓的“艺术学”,其实也是一个讲不通的概念“它在试图强调对艺术的学术研究意味的同时,实则已将其研究的对象即艺术创作排除在外了
12、。”2新版目录发布后,也有学者认为,相比较原先不太规范的“艺术学理论”,“艺术学”显得更加名正言顺,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压缩了理论型的学科层次并集合了类别所说的门类涵盖了史、论、评的学术体系”3。关于“艺术学”在学理层面的名实之辩,本文暂不展开,读者可自行参阅相关学者的研究文章。从现有结果看,作为唯一一级学科的艺术学,从某种层面相对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更加凸显了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二者的紧密关系(对于这点,不少学者持相反态度)。中国美术学院原学科目录下的“艺术学理论”学位点,主要以艺术人文学院、艺术教育与管理学院为依托,下设艺术史与艺术理论、艺术史学史与方法论、视觉文化与艺术批评、艺术教育与艺
13、术管理等学科方向,其目的是为了在“艺术学理论”这一相对笼统而模糊的概念下,努力保持我校在原有艺术史、艺术理论及艺术哲学等方面的传统优势,体现学科的相对纯粹性。这样的定位,与中国美术学院悠久的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研究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和我校作为国内美术史研究重镇的历史地位亦一脉相承。新版学科目录出台后,我校经审慎考量后认为,“艺术学”已不仅仅是艺术人文学院、艺术教育与管理学院的学科建设范畴,它理应进入到美术与书法、戏剧与影视及设计各个专业学位学科的内部。因此,我们在历经多次讨论后达成共识,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学”学科建108美术学报ART JOURNAL2023.01设,除了继续强化原有的史论研究部
14、分,国、油、版、雕及跨媒体等传统“美术学”学科,均应在专业学位点建设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强化相关理论研究。从应对策略上说,即“美术与书法”等专业学位学科,也完全可以更好地继续推进学术型人才培养。以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为例,我们既可以招收油画、版画、壁画、综合绘画方向的专业型研究生,也可以招收有志于上述专业的学术型研究生。相对于艺术人文学院,这些学生大都具有相当的实践基础,又有志于在油画史、版画史及相关领域(论、评)有所作为,这种思路与我校向来提倡的“四通”人才(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培养理念完全吻合,新版学科目录的调整正好有助于强化此战略布局。在这一共识下,进一步推进并落实分类培
15、养政策便势在必行,而我校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人才优势,恰好具有坚强的师资保障。2022年11月,我校召开新版学科目录对应调整申报工作会议,借此对各学科的学术型师资与专业型师资进行科学梳理,从未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大局出发,统一认识,强调新形势下分类培养的重要意义。经过本次梳理,我们发现了问题存在的短板,对当下的师资结构也有了新的思考,并及时对部分师资不均衡的学院与学科进行了重新调配。会上,大家还对下一步分类培养的贯彻与实施展开了充分讨论。尽管新版目录强化了专业学位,将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体系改变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与专业学位类别、二级学科与专业领域三个层级。但是,它并不完全意味着对艺术理
16、论学科的全面削弱和将专业学位“职业教育化”。我校并不纠结于“艺术学”一级学科与各专业学位学科是否为“总体艺术学”“一般艺术学”和“特殊艺术学”“门类艺术学”之间的关系4,而是着眼于学科内部的整体发展,充分展现“艺术智性”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所体现的价值,二者并行不悖,各具其特点。从强化分类培养的角度看,新版目录的“艺术学”将促进我们进一步思考、审视现有的学科评价体系尽管这或许并非“艺术学”的本义。三既然专业学位类别由原学科目录的1个变为6个,按目前的逻辑和发展态势,则专业博士学位的出台也就指日可待。这一点,国务院学位办在针对新版学科目录进行解读时亦已经极为明确“另设置了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设计6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那么,对中国美术学院而言,我们又该进行怎样的策略性应对?我校是全国第一批硕士、博士授予权单位,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尤其是自2000年开始,我校在全球范围内首开实践与理论复合型博士研究生培养先河。必须指出的是,这一复合型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路,绝不是简单的“实践专业博士”,而是直接指向“学者型艺术家”的定位。它的出现与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