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质量检测(二)(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3山东聊城模拟)“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材料主要表明秦朝()A等级制度日趋固化B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创立官僚政治体制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解析:选C。依据题干“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取代了以前的贵族政治,官僚体制建立,故选C项。2秦统一六国后对官吏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即下级官员须定期把自己所辖范围的户籍、钱谷、刑狱、狱状等汇编成
2、册,呈送上级,报告治理状况。据此可知,这一制度旨在()A完善选官制度B增加政府收入C强化君主权力D加强中央集权解析:选D。上计制度有力地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旨在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上计制度是一种监察制度而非选官制度,排除A项;上计制度是指地方定期向中央汇报工作,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状况的了解,不能增加财政收入,排除B项;上计制度是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政治制度,直接推动中央权力的增强,排除C项。3秦统一中国后,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6口计,总数在70万以上。其主要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B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C强化关中地区中心地位D加强中央对
3、地方的控制解析:选C。据材料“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举的目的是充实关中地区的人口,从而强化关中地区的中心地位,故选C项。4.记述出处“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秦律田律“或盗采桑叶,臧(脏)不盈一钱,何论?赀(罚,编者注)徭三旬。”秦律“漆园种植三年被评为下等者,对漆园的管理者啬夫除予以经济处罚外,还要处之于行政撤职,永不起用。”据云梦秦简秦律杂抄据以上记述能被认定的史实是秦代()A“重农”是生态保护的主要出发点B律法制定与执行异常严苛C确立了完备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D重视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解析:选D。重农在于注重农业生产,而材料仅涉及
4、山林、堤水、漆园等,未明确涉及农业生产,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法律的执行,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涉及“山林”“堤水”“桑叶”“漆园”相关的法律,无法从中看出秦代有着完备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故C项错误;据材料“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或盗采桑叶”“漆园种植”可知,秦代重视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故D项正确。5汉惠帝时期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监御史()A代替郡守执掌地方管理B行使御史大夫的职能C成功防止地方侯国割据D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解析:选D。监御史的主要职责是对地方行使监察权,故A项错
5、误;御史大夫对中央官员行使监察权,而材料监御史负责监察地方,故B项错误;C项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由材料“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可知,中央通过监御史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6汉代农民“外出为庸(佣)”的现象颇为普遍,如“第五访少孤贫,常佣耕以养兄嫂”“申屠蟠家贫,傭为漆工”“栾布穷困,卖庸于齐,为酒家保”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土地集中日益严重C租佃关系普及深化D水陆交通长足发展解析:选B。由材料“汉代农民外出为庸(佣)的现象颇为普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高度集中使得百姓缺乏土地而外出谋
6、生,故选B项;汉代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A项;明朝以后租佃关系普及,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水陆交通,排除D项。7汉武帝设刺史,职权为“奉诏六条察州”。西汉中期后,京房(人名)曾经向皇帝奏报新的对官吏考核的方法,皇帝“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刺史复以为不可”。由此可见,在汉代中后期()A刺史制度渐趋完善B刺史地位显著提高C刺史监察范围扩大D刺史职权有所异化解析:选D。根据材料“奉诏六条察州”“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刺史复以为不可”可知,刺史除了奉诏察州外,还参与考核官吏,这说明刺史职权有所异化,故选D项;材料仅体现了刺史职权的变化,不能表明该制
7、度走向完善,排除A项;“显著提高”表述不当,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刺史职权的变化,不能体现其监察范围的大小,排除C项。8(2023北京西城区一模)有学者指出,华夏民族大一统的伟业,到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其中,与汉武帝相关的措施是()A建立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统一文字和货币B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实施开明的民族政策,思想上尊道、礼佛、崇儒D平定三藩之乱,将四书五经作为科举考试内容解析:选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大一统,故选B项;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统一文字和
8、货币,排除A项;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思想上尊道、礼佛、崇儒,排除C项;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排除D项。9(2023百校联盟质监)据历史记载,汉初封功臣侯“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文景之世,“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这一变化表明()A封建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B重农抑商政策受到了冲击C编户制度保证了国家的税收D人口膨胀冲击了经济秩序解析:选A。“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表明经济得到了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人口增加,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经济的发展导致人口增加,没有涉及编户制度保证国
9、家的税收,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经济的发展导致人口增加,没有涉及人口膨胀冲击经济秩序,故D项错误。10(2023天津十二区县联考)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已有相当发展。汉武帝以后,民间资本被迫大量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主要载体,以农为主、工商为辅。这种变化反映出汉武帝时期()A民间资本发展较快B工商业环境宽松C国家强化经济控制D农工商协调发展解析:选C。据材料“民间资本被迫大量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主要载体,以农为主、工商为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采取盐铁专卖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对经济的控制,迫使民间资本向农业转移,故选C项。11班固白虎通德论提出“三纲六纪”思想,三纲即:
10、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即: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昆弟有亲,族人有序,师长有尊,朋友有旧。据此可知东汉“三纲六纪”思想()A推动儒家社会秩序观的发展B顺应了确立专制主义的需要C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D注重谶纬神学世界观的养成解析:选A。依据材料“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即: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昆弟有亲,族人有序,师长有尊,朋友有旧”可知,东汉“三纲六纪”思想推动了儒家社会秩序观的发展,故A项正确;专制主义的确立是在秦朝,故B项错误;西汉时期构建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故C项错误;依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纲六纪”思想为东汉班固提出,与谶纬神学无关,故D项错误。1
11、2“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与“君权神授”同为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这表明()A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B“灾异示警”有效制约了君主集权C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D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解析:选D。题干主要论述的是“灾异示警”和“君权神授”为广大的统治阶级所接受,没有提及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灾异示警”有效制约了君主集权,故B项错误;题干述及的是“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的精神支柱,没有提及言谏制度的来源,故C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
12、,“灾异示警”和“君权神授”是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同时统治阶级也接受了这一思想,并且“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意即统治阶级借助宗教思想稳定了统治秩序,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贸之路,它沟通了旧大陆上兴起的诸种文明。在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之后,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更趋频繁。在丝路沿线相继兴起的中国古代诸王朝从秦汉到明清绵延不绝,与印度、波斯等古代诸帝国,通过不断地扩张、征服,推动了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的全球化进程的到来。在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发展中,东方与西方、中国与外国、陆地与海洋、人类与自然等领域,互动几乎无处不在
13、。如族群的迁徙、多民族的融合、各种宗教的传播、艺术的相互影响、物种与技术的交换、风俗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等,都是经过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互动带来的结果。摘编自王永平全球史视野下的古代丝绸之路等材料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明晰和相应举措的出台,国内外将“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战后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的说法也日益增多。国内媒体多从经济视角出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会产生马歇尔计划在欧洲经济复苏和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西方学者和媒体则多从政治与安全视角出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国际力量中心转移背景下,中国经营势力范围、争夺地区主导权的政治安全战略。“一带一路”倡议首先是共同发展的战略
14、,不针对第三方,不经营势力范围。相比之下,马歇尔计划则在援助中附加了诸多不平等条件,获得干预西欧各国内部经济政策的有力手段。与马歇尔计划相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需要应对沿线国家多样化的利益诉求,还面临诸多域外因素的干扰。“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获得沿线各国政府层面的积极表态,但在学者和民众层面认知度并不高。摘编自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多元文明发展的特征,并从全球视野的角度说明古代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
15、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解析:(1)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一“在丝路沿线相继兴起的中国古代诸王朝从秦汉到明清绵延不绝”“沟通了旧大陆上兴起的诸种文明”得出古代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交往长久不衰;根据材料一“在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之后,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更趋频繁”得出互动贯穿于丝绸之路多元文明发展的始终。第二小问意义,从对中国的对外交往、文化的交流及世界联系的加强等方面分析。(2)相同点从二者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及国际地位方面分析;不同点根据提出国家的目的对比分析。(3)第一小问问题,主要从沿线国家发展的差异性、从人民对“一带一路”认识的不足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方法,从积极宣传、采取一些有利政策等入手分析。答案:(1)特征:古代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交往长久不衰;互动贯穿于丝绸之路多元文明发展的始终。意义:加强了中国与欧亚非等国家的往来;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丝绸之路的开通扩大了人类交往的范围;互动促进了全球文明的发展,古代丝绸之路是一部人类文明交往与联系的全球史。(答出两点即可)(2)同:两者都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复苏和地区一体化;两者在不同时期都扩大了倡议国在国际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