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讲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跟踪练能力提升1(2023年洛阳三模)材料奢香(13581396年),彝族,自幼受到家庭私塾的培养教育,明洪武八年(1375年)嫁给贵州宣慰使赞霭翠为妻。明初,因云南尚在元朝梁王的控制之下,朱元璋制定了“先安贵州,后取云南”的战略方针。霭翠和奢香夫妇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归附明王朝。当明王朝远征云南时,霭翠和奢香提供马匹、粮食、通道等以助军资。洪武十四年,霭翠病逝,其子年幼,奢香开始代理宣慰使之职。当贵州都督、马皇后的侄子马烨“欲尽灭诸罗,以代流官,故以事挞香,激为兵端”时,奢香洞悉奸谋,安抚属下,明确表态“反非吾愿”。随后,奢香赴京上诉,和平解决事端
2、。奢香回黔后,大力宣扬朝廷威德,组织人力修筑驿路,“开偏桥、水东,以达乌蒙、乌撒及客山、草塘诸境,立龙场九驿”,先后沟通了川、滇、黔三省交通,密切了与中原和川滇各省的联系,“西南千古险阻隔塞始通”。驿道修通后,她多次派遣儿子赴京师入太学学习汉民族文化,得到朱元璋的褒奖。洪武二十九年,奢香夫人病逝,明太祖谥封其为“大明顺德夫人”,并按照彝俗的风格修造奢香墓。 摘编自李红香等彝族女土司奢香夫人研究概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奢香夫人为维护国家统一所做的主要努力。(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奢香夫人的历史贡献。解析:(1)据材料“霭翠和奢香夫妇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归附明王朝。当明
3、王朝远征云南时,霭翠和奢香提供马匹、粮食、通道等以助军资”“随后,奢香赴京上诉,和平解决事端。奢香回黔后,大力宣扬朝廷威德,组织人力修筑驿路”“驿道修通后,她多次派遣儿子赴京师入太学学习汉民族文化,得到朱元璋的褒奖”。 (2)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等角度进行回答。答案:(1)努力: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归附明王朝;帮助明王朝统一云南;深明大义化解分裂危机;修建龙场九驿等交通要道;派遣贵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任意四点即可)(2)评价:结束了云南的割据局面,促进了国家统一;避免了民族冲突,维护了民族团结;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南地区的治理与开发;推动了民族
4、文化交融,促进了西南地区文化的发展。(任意三点即可)2(2023年合肥三模)材料宋朝时期,读书人认为史书“于科举非所急”,多不愿去读。传统的纪传体史书叙事以人物为主,同一事件分别记在数传或志文之中,前后重复,头绪繁杂,时间概念也不明确。同时,纪传体叙事既举大端,又备细事,卷帙繁重。当时号称“博览者”也只是读读史记汉书后汉书这些史学名著,至于三国至隋以及五代历史,大家都是“懵然莫识”。封建君主日理万机,要他观古知今、以史为鉴,绝非易事。 司马光(10191086年)学识渊博,研究遍及经学、小学、诸子学,而尤以史学见称于世。他用20余年的时间与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人完成了资治通鉴这部不朽史学名著,
5、标志着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的编纂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也奠定了司马光在史学领域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成书之日就受到宋神宗的好评,此后倍受历代帝王和学者们的重视。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摘编自李昌宪司马光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治通鉴问世的历史意义。解析:(1)据材料“读书人认为史书于科举非所急,多不愿去读”“传统的纪传体前后重复,头绪繁杂,时间概念也不明确”“司马光学识渊博,研
6、究遍及经学、小学、诸子学,而尤以史学见称于世。他用20余年的时间与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人完成了资治通鉴”分条概括即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书编纂、司马光的历史地位、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以及资治通鉴本身的价值等方面思考。答案:(1)背景:科举制的盛行;纪传体史书的弊端;司马光等人的学识和主观努力。(2)意义:推动了古代编年体史学的发展;为后世史学家修史提供了典范;奠定了司马光在史学领域的地位;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了借鉴;成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3(2023年济南二模)材料王惟一(9871067年),北宋翰林医官尚药奉御,受诏于1027年设计铸造了两具针灸铜人。铜人以成年男子体型为标准,内
7、藏脏器,外壳可拆可装,体表刻有穴位,旁注穴名。 穴位深约1.2分,教学或考试时,体表用蜡封闭,内灌水(或说汞),针刺中穴,针拔水出,否则便进不了针。这是世界医学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一种创举。王氏还撰写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卷,绘有针灸偃侧人形图。该书载腧穴657个,除去双穴重复则有腧穴354个,与西晋针灸甲乙经相比,增加三个双穴和二个单穴。在穴位排列上,兼顾经络穴位的系统性和便于临证应用两方面。宋政府曾将此书颁行天下,又将其文字和24幅图形刻于石碑,与针灸铜人并列于汴梁大相国寺,供民间医家参观学习。 摘编自常库存中国医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惟一取得的医学成果及其原因。
8、(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王惟一的历史功绩。解析:(1)第一小问医学成果,据材料“设计铸造了两具针灸铜人”“还撰写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卷”总结两个成果。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他设计铸造了”“王氏还撰写了”可得出个人的努力;据材料“与西晋针灸甲乙经相比,增加三个双穴和二个单穴”可得继承前人成果;据材料“宋政府曾将此书颁行天下”可知政府的支持。 (2)思考历史功绩时,可以结合王惟一医学成果及作用分析。答案:(1)成果:铸造针灸铜人;撰写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原因:继承前代医学成果;政府重视支持;王惟一个人的努力。(任答两点即可)(2)历史功绩: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进步;推动了古代卫生
9、保健事业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农耕经济发展与封建政权稳固;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使中医逐渐成为国粹。4(2023年保定二模)材料胡瑗与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为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胡瑗在湖州州学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选择“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学习儒家经典,有比较高的学术道德修养,可充任较高级的统治人才。治事斋又称治道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科,学生可以选学一个主科,还要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培养各职能机构和部门的专业技术或管理人才。朱熹提出,学习的内容应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平天下”“礼乐制度、天文地理、兵谋刑法之属,亦皆当所须而不可阙,皆不可以不之习也
10、”,从而使“士无不通之经,无不习之史,皆可为当世之用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胡瑷、朱熹的教育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胡瑷、朱熹的教育发展理念。解析:(1)从材料中“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科,学生可以选学一个主科,还要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培养各职能机构和部门的专业技术或管理人才”等得出胡瑗主张进行分科教育,实行主修、选修制度;结合材料中“诚意,正心修身为当世之用”等得出朱熹主张学习与修身结合,注重治世之道,提倡务实,反对空言,重视全面学习。(2)结合“有比较高的学术道德修养培养各职能机构和部门的专业技术或管理人才”等和所学知识可得助
11、于培养实用型人才,注重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根据所学知识可得,丰富了儒家的教育思想,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参考,为宋代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答案:(1)胡瑗主张:进行分科教育;实行主修、选修制度。朱熹主张:学习与修身结合,注重治世之道;提倡务实,反对空言;重视全面学习。(2)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注重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丰富了儒家的教育思想,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参考;为宋代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5(2023年天门期末)材料马钧,生活在汉朝末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他很喜欢思索,同时注重实践。马钧早年生活比较贫困,长时间住在乡间,比较关心生产工具的改革,并且做出
12、了突出贡献。马钧一生中最早的贡献是改良了织绫机。原来的织绫机五十根经线的五十蹑,六十根经线的六十蹑,马钧统统将其改成十二蹑。经过这样一改进,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了四、五倍,织出的提花绫锦,花纹图案奇特,花型变化多端,受到了广大丝织工人的欢迎。这大大加快了中国古代丝织工业的发展速度,并为中国家庭手工业织布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那时候,魏国和蜀国经常打仗。蜀国大军事家诸葛亮发明了一种可以把箭接连发射出去的连发射远器连弩。魏军在战场上拣到,颇感惊奇,当时已经年老的马钧将连弩进行了改进,功效提高五倍。马钧的发明,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译编自(晋)傅玄马先生传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
13、括马钧取得重大发明成就的原因。(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马钧的重大发明带来的影响。解析:(1)据材料和所学当时战火频仍的社会环境,从马钧个人的品质、对前人成果的继承以及战争的推动等方面回答。 (2)据材料“大大加快了中国古代丝织工业的发展速度,并为中国家庭手工业织布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魏军在战场上拣到,颇感惊奇,当时已经年老的马钧将连弩进行了改进,功效提高五倍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归纳概括。答案:(1)原因:马钧个人的品质及其生活经历;对前人发明成果的总结和改进;长期战争推动了技术的流通。(2)影响:推动了手工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家庭手工业织布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我国
14、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对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6(2023年河南中原名校高三质量考评)材料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下来,联想到万有引力起源问题。牛顿洞幽烛远,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其成就无法超越;他心无旁骛、超然物外,不屑卷入论战的是非漩涡;他把错杂纷纭的现象统一起来,揭开了沉睡已久的自然之谜,凭借惊人的思维能力让大自然变得井然有序;他是一个脚踏实地、诉诸经验的梦想者,一个有着天马行空般想象的经验主义者,一个能自如使用数学、实验、观察等科学手段的先驱者。面对这样一位巨人,人们唯有服膺于他的学说,匍匐在他的脚下毫不奇怪,1776年,伏尔泰直言不讳地宣布:“如今我们都是他的门徒。”甚而
15、笛卡尔主义者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崇拜者的行列。牛顿逝世后,丰特奈尔为法兰西科学院撰写的牛顿颂词仿佛是在描绘高不可及的自然力量:多么神奇的一位数学家,解开了神秘复杂的宇宙之谜! 摘编自彼得盖伊启蒙时代(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物理学取得成就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看待牛顿的物理学成就。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吸取伽利略等物理学方面的成果这是客观原因;据材料“牛顿洞幽烛远,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其成就无法超越;他心无旁骛、超然物外”“他是一个脚踏实地、诉诸经验的梦想者,一个有着天马行空般想象的经验主义者”可得出主观原因。 (2)据材料“多么神奇的一位数学家,解开了神秘复杂的宇宙之谜”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答案:(1)客观原因:前人的研究成果为牛顿奠定了基础。主观原因:科学的研究方法;勤奋的探索精神;持之以恒的求知态度;等等。(任答两点即可)(2)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为启蒙思想家提供了科学基础,促使理性时代的到来;但仍然受封建神学的束缚,研究的是客观世界中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5